文武公務員考試網
首頁 浙江公務員 福建公務員 江蘇公務員 廣東公務員 江西公務員 安徽公務員 北京公務員 上海公務員 天津公務員 湖南公務員 湖北公務員 河南公務員
河北公務員 海南公務員 重慶公務員 貴州公務員 遼寧公務員 吉林公務員 山西公務員 廣西公務員 云南公務員 陜西公務員 甘肅公務員 青海公務員 四川公務員
山東公務員 內蒙古公務員 黑龍江公務員 寧夏公務員 新疆公務員 西藏公務員 面試真題 筆試真題 考試大綱 考試經驗 國家公務員 事業單位招聘 教師招聘
國家公務員考試  廣州公務員考試  廣州公務員考試  最新公務員考試信息 最新教師招聘信息  最新事業單位招聘信息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公務員筆試資料 >> 公務員申論試題 >> 內容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預測試卷及參考答案三

時間:2014-5-3 15:48:44 點擊: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預測試卷三

一、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2.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時,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3.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填涂準考證號。

4.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在答題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二、給定資料

1.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災害損失日趨嚴重。

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國面臨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重要戰略發展期,從另一角度而言,中國也進入了矛盾凸顯期。據統計,僅就2010年上半年因自然災害所致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2113.9億元,受災人口2.5億人(次)。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強化防災減災工作”,“堅持安全發展”。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G省Z縣突發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泥石流堵塞白龍江形成堰塞湖,縣城部分被淹,電力、交通、通訊中斷。

三眼峪溝是這次泥石流災害最嚴重的一條溝。“以前,水溝兩邊的距離最寬將近10米,這幾年,房子建得越來越多,把水溝擠占得越來越窄。”村民沈某說,“有的地方,水溝還不到2米寬,人都能跳過去。”近年來,三眼峪溝兩邊的建筑越來越多,不僅縣上單位在溝邊建辦公樓、住宅樓,開發商在建商品房,溝兩邊的村民不斷地建新房,甚至還有外來人口在這里建房,是這幾年縣城建房最多的地方。村民惠某說:“由于沒有規劃,建房時都盡量向溝邊靠攏,使原本可以用來泄洪的河道越來越窄,泥石流的出口越來越小。”

此外,此次受災比較嚴重的東街村和北關村,村里的小路很多只有1米多寬,僅能通過一輛摩托車,所有的房子像多米諾骨牌,一旦發生意外,居民根本沒有逃生的通道。

泥石流因其突發性強而難以完全防止。科學及時的預警成為主要的預防手段。

1991年,Z縣設立了“長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預警系統Z縣二級站”,并建立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網絡,至今累計成功預報滑坡7處,最近一次預報是2008年6月8日。汶川地震后成功預報Z縣硬山滑坡災害,未造成人員傷亡。

但該系統主要面向廣大邊遠山區農村,尚不能全部覆蓋滑坡、泥石流嚴重地區。此次災難中,Z縣的兩個預警站就沒能發出預警。Z縣的預警站點名稱是鎖兒頭和泄流坡滑坡監測預警點,分別在災難事發地的上下游,但沒能覆蓋到事發地段。

預警點周圍的降水量較小,事發地段特大暴雨卻持續40多分鐘,降雨量97毫米。長江委水土保持局廖局長表示,預警點的輻射范圍有限,根據當地雨量無法對更遠處作出判斷。

此外,受資金、管理體制等制約,長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預警系統一直處于勉強維持現狀的艱難境地。站點運行處于一種低水平狀態。大部分設備仍然屬1990年系統建設之初購置,已嚴重老化。

據了解,今年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有1/3是監控點以外發生的,隱蔽性很強,難以排查出來。廖局長建議,在災害嚴重地區應適當增設監測站點,全面開展群測群防。“為提高預警系統監測預報能力,國家應繼續給予資金扶持。”

Z縣自發生泥石流災害以來接連降雨。一支支由縣人武部組織的民兵流動哨,對縣城周邊9個山體滑坡多發處和5公里白龍江沿岸水域嚴密監控,嚴防次生災害發生。

為防止次生災害,縣人武部聯合縣委、縣政府建立情報預警機制,協同縣公安局、水土保持局在全縣9處山體滑坡嚴重地段和白龍江沿岸3處水域,組織民兵實施24小時全天候流動巡邏、觀察、監測,確保一有情況即時預警。

2.暴雨、山洪、垮橋、停水,在過去的這段時間當中,洪災在中國的南北方肆虐,給很多的地方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損失。2010年8月3日,J省的T市、B市、A縣,因為受到了洪水的影響,停水了將近三天的時間。我們不禁要問,面對著似乎無法抗拒的天災,我們生活的城市真的做好了準備嗎?

2010年7月31日的大雨按照當地的水文站的測試,達到了4000多每秒立方米,是一個渾江的流量,這個流量屬于20年一遇的洪水,而且T市只有一個自來水廠,這個自來水廠一共有四條管線,但這四條輸水管要從河里穿過一個山,然后到水廠供給居民使用。四條管線同時過這個一共只有350米的山口,這里面就有幾個因素:首先是氣侯的條件,降雨達到了200毫米;其次就是地形,輸水管線要通過峽口;最后,這四條管線都只有一個出路。結果洪水沖毀了以后,就造成全市停水,因為沒有水源了。另外,自來水廠到T市的途中還要經過一道橋,這個橋也被沖毀了,所以導致救援和修復很難完成。

城市自來水系統作為城市的供水系統,在規劃建設和管道等鋪設時,應當考慮洪澇災害潛在的威脅,并在設計施工的時候要注意防范風險,合理的安排,包括在技術標準上要加以提高,以增強抵御災害的能力。T市全城自來水停水,30多萬人口面臨用水的困難,這說明現有的自來水系統確實存在問題,沒能經受起暴雨的考驗。

相似的事件還包括:2007年S省N市的7•18事件,因為降雨量大,N市最后死亡37人,37人中,有的是被水淹死的,有的是觸電死亡的。2008年的南方冰災,L市在半個月的時間里,供電全部中斷,幾十萬人口斷電兩個星期,交通也一度陷入了癱瘓。2010年5月份,G市由于一場暴雨,導致30多個地下車庫全部被水淹,很多馬路變成了河流,“車庫變水庫,馬路變河流”。

“面對各地頻頻發生的水災,它也在提醒我們,城市在規劃建設中,除了管網的布局以外,還需要對這種空間留有一定的余地,尤其是在城市規劃的空間上,不僅要滿足常態的需求,也要充分的考慮到像極端天氣、災害性天氣這種特殊的需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所一名工作人員稱,在城市里要給予河道、濕地、水體、綠地更多的空間,這樣一些空間在平時可以作為城市的景區來使用,洪澇災害來臨的時候,它就可以作為這種水體的很重要的一種儲備,從而減少城市的街區所遭受的壓力,否則,在遇到突發災害的時候,城市仍要繼續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大規模建設光鮮亮麗、富麗堂皇的大樓的同時,我們的管理者、建設者能不能更多地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當然,基礎設施的投入是非常高的,而且又不是馬上就能夠見效的,有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曾形象地比喻:“它是一個‘百年大計’。”

3.2005年8月29日,一場颶風登陸X市,數以萬計的房屋被淹和數十萬戶家庭斷電。據報道,此次颶風可能造成100多萬人流離失所。

分析災難的過程,科學家認為,颶風來臨時官方和市民都存在僥幸心理,是導致人員傷亡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X市坐落在M河三角洲上,城市三面環水,市內低于海平面,其安全依賴環繞城市約560公里的防浪堤。一位科學家說,早在兩年前他和其他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專家委員會,就建立了X市附近洪水數學模型,并估計防浪堤難以抵擋三級以上颶風引發的海浪,過去兩百年這座城市沒有被洪水淹沒純屬僥幸。

但官方并沒有聽取這一意見,反而削減了在建的防浪堤預算。市民們也將信將疑,2005年初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愿意在三級以上颶風警報時疏散。因此,在颶風登陸時,大部分市民依舊抱著僥幸心理躲在家中而不是及時疏散。而官方機構盡管發出了警報,也沒有做好防浪堤被洪水擊破的準備,洪水進入城市后也反應遲緩。

科學家們還指出,X市及附近城市發展中缺乏必要的防災意識,導致颶風造成出乎預料的巨大損失。

有相關專業人士列舉說,X市在城市建設中破壞了大片海邊灘涂,使城市在海潮和洪水面前缺乏必要的緩沖;為了促進旅游業和商業,該市把繁華商業區設在海邊,并建設海邊休閑觀光區和住宅區;市政府原先在X市周圍劃定了一些地區作為洪水緩沖帶,不準建設任何項目,但近兩年這個規定已被破壞。

這些規劃都把高價值項目集中在海邊,雖然促進了X市沿海地區的繁榮,但也好比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使城市在災難面前更加脆弱。該專業人士說,對X市這樣一個處在“鍋底”地形、位于颶風頻發區域里、只靠防浪堤保護的城市來說,這種繁榮實際是“脆弱而危險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員也認為,X市本應該更多地投資于防浪堤、城市排水系統等防災項目。

科學家們指出,X市城市規劃和發展中缺乏環保意識,嚴重破壞自然環境,也是災難中損失慘重的根源之一。

一位生態學家K說,X市是個在河口沖積平原上的城市,它的北部有湖泊,南邊是M河,東臨大海,城市周圍有大量自然濕地,這些濕地好比海綿,能夠大量吸收降水,能減少洪水侵襲的強度、保護城市,但X市在城市建設中排干了大部分濕地。M河挾帶的淤泥,本來可以緩慢地沉積在入海口,進一步增加城市的緩沖層,但現在卻被引入管道加速沖走。

此外,當地石化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在靠近港口的海邊設立了大量煉油廠、原油倉庫、化學品加工廠和倉庫。颶風襲來時,這些工廠和倉庫大部分都被風暴潮淹沒,使襲向城市的洪水變成了污水和毒水,更加重了對人們的危害。K說,但愿災難過后,人們不要再忽視保護自然濕地,不要在建設中大規模破壞環境。

4.B市地處華北地震帶北翼,受河北、山西地震帶“靜中總動”危險的包圍。20世紀以來,B市周邊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3次,人民生命財產蒙受重大損失。21世紀,地震仍將是B市主要自然災害之一。

B市地處我國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向中溫帶半干旱氣候過渡區,極易發生較重的旱、澇、風、雪、霧、雷等氣候災害。B市屬東亞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季節,西伯利亞冷空氣通過古北口、南口等山區峽谷長驅直入,侵擾B市,往往造成嚴重的沙塵暴天氣,已成為威脅B市生態環境的致災因子。

近些年,居民燃氣用戶燃氣爆燃致死致傷、工廠生產裝置爆炸起火事故時有發生。1997年連續發生的首鋼精苯車間3個苯罐起火、東方化工廠油品罐區特大爆炸、B市化工廠油車爆燃三起嚴重事故,曾轟動一時,其慘痛教訓,足以為戒。隨著B市城市建設的發展和對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燃氣以及燃油的使用將更加廣泛,其潛在威脅足以引起我們高度重視。2005年1月12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B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修編突出了一系列重點內容,其中專家所多年呼吁的防災減災綜合規劃已成為其中重要子課題。規劃中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單列一章,明確提出“B市是國家重點設防城市。必須按照‘平戰結合、平災結合、以防為主,準確預報,快速反應,措施有效’的原則,在完善單一災種防抗系統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和健全現代化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高城市整體防災抗毀和救助能力。”

新規劃提出,控制中心城特別是中心地區的人口與建筑密度,城市建設應避開地震活斷層、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蓄滯洪區,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輕災害毀傷后果。加強對危險品源科研、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的管理。在治理現有危險源的同時,避免產生新的安全隱患。對于現狀無法滿足安全規范要求以及具有重大安全隱患的危險源,根據規劃實施調整并盡快排除。重要目標應相對分散布局,充分考慮和滿足人防要求。市政公用設施要分散布置,地上與地下結合,環狀連通,多路輸送,增加抗災應變能力,兼顧人防要求。加強流行性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完善醫療急救網絡,為市民提供方便、及時和高質量的疾病預防、醫療、救治服務,提高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結合城市公園、綠地、廣場、運動場建設城市災害避難場所,確保場所面積充足和疏散通道暢通,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防災避險。建立和完善城市綜合防災減災的立體交通網絡和緊急疏散交通網絡,確保救災道路暢通。

中國第一個應急避難場所在B市某遺址公園建成。場所劃分為7處,擁有39個疏散區最多可容納253300人,覆蓋周邊4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居民。B市某公園動工興建5處應急直升機坪,這是B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應急直升機坪。一旦地震、爆炸、特大火災等對B市安全形成嚴重威脅,救援直升機可直接降落進行救護。目前B市建成和在建“應急避難場所”19處,總面積達282萬平方米,可容納140萬人。

5.2010年8月13日下午3時,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山洪泥石流災害重創龍池景區,沿龍溪河18公里內,有50多條山溝同時暴發泥石流。同一天,同處龍門山斷裂帶上的綿竹市清平鄉等地,也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襲擊。殘酷的歷史似乎在原地重復,都江堰市龍池鎮、汶川縣映秀鎮、綿竹市清平鄉———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震痛世人的地方,又一次被災難無情地蹂躪。

但這一次,災難并沒有如愿肆虐。龍池,沒有接到直接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死亡的報告;清平,5400多名群眾成功轉移避險;映秀,8000多名群眾成功轉移避險……而全省受災區域,更是在第一時間安全轉移群眾約40萬人。

相較兩年前經歷的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此次應急救援可謂是一次成功的檢閱。

四川,本來就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多發地區。而一場汶川大地震,所附加的地質災害隱患更將持續10年之久。歷經巨大震殤,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關發文和批示不計其數,促成了一整套應急避險和救災的工作機制和體制的建立。

自汶川地震發生后兩年來,專家們一直在緊密跟蹤地震災區地質災害發育情況。早在2010年汛期來臨前,從4月中旬開始,各地就全面啟動了地質災害隱患集中拉網式排查。汛期來臨后,各地繼續深入開展排查,所有排查發現的隱患全部被及時納入監測防控中。

2010年8月10日,就在新一輪暴雨來臨前兩天,針對甘肅Z縣泥石流災害,省委、省政府召開緊急電視電話會議,緊急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4小時檢測,全面預警,不斷地升級。8月12日16時,成都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市氣象局及時向全市發布強降雨氣象預報。17時,都江堰市國土資源局根據都江堰市氣象臺預報信息,發布了地質災害四級氣象預警;都江堰市國土資源局向各鄉鎮電話傳真聯系,受災害威脅群眾開始轉移。13日15時,成都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市氣象局再次發布地質災害四級氣象預警,16時泥石流災害發生。僅成都,雖然發生災害的是都江堰,但實際上整個龍門山脈全部都已進入預警避難范圍,雖然那里最后可能沒有發生災害,但人民的生命財產卻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地質災害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當災難突然降臨,怎樣才能為群眾爭取到更多的轉移時間?

汶川特大地震以后,四川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地質災害聯防預警機制。橫向,是國土、氣象、水利等部門加強合作預警;縱向,則是完善省、市、縣、鄉、村、社6級監測體系,以農村村社、城鎮社區、基層單位和施工工地為單位組織群眾參與防災。

為了讓瞬間即發的突發地質災害的預警信息直達千家萬戶,各地逐步摸索出一套“土洋結合”的預警預報系統。“洋”,就是運用先進科技手段,建立手機短信氣象預警系統,由防汛責任人提前組織群眾轉移。“土”,就是運用傳統的敲銅鑼、高音喇叭喊話等報警方法,及時通知群眾轉移。

在都江堰市龍池鎮和虹口鄉,政府提前數天通過媒體發布限制游客和車輛進入的信息,使大量游客避免了傷亡。“要不是提前預警和及時轉移,不知道要傷亡多少人。”虹口鄉群眾說。

災后第一時間啟動的各級保障,是此次及時救援、將人員傷亡降到最低的有力保證。13日下午5點,龍池特大山洪泥石流發生不到兩個小時,由20臺發電車、20輛疏散群眾的公交車、15支醫療小分隊、50多臺消防車、幾輛裝滿食物的大卡車組成的應急車隊,一邊排險一邊向災區挺進。受災地區各醫院啟動預案,及時派出醫護人員,為受傷群眾進行治療,對災區進行防疫消毒,嚴防后續疫情發生。為防止二次受災,數十名地質專家組成的隱患排查小組在第一時間趕到,對可能發生災情的隱患點逐一進行排查。

有官員說:“地質災害防不勝防,但是我們還是要防上加防。”這話很好,怎么防?四川的經驗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三、作答要求

(一)請依據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以下兩題。(20分)

1.Z縣泥石流災害暴露出了Z縣在防災減災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請根據“給定資料1”分別進行概括。(10分)

要求:準確、全面。不超過200字。

2.“給定資料2”中提到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稱“它是一個‘百年大計’”。請結合給定資料,對“百年大計”的實質進行分析。(10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不超過150字。

(二)參考給定資料,針對“給定資料3”中X市在颶風災難中暴露出的問題,從政府角度,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方案。(20分)

要求:

1.準確全面,可操作性強;

2.條理清晰,表達簡明。不超過300字。

(三)假設你是四川省某縣政府工作人員,該地區存在極大的地質災害隱患,請你借鑒相關成功經驗,草擬一份防災減災工作方案。(20分)

要求:

1.對工作方案的要點進行提綱挈領地陳述;

2.條理清晰,有針對性;

3.無格式要求。不超過400字。

(四)參考給定資料,以“警惕”為題目,結合具體事例,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并根據自己選定的角度擬一個副標題;

2.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3.總字數800—1000字。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三參考答案:

(一)請依據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以下兩題。(20分)

1.Z縣泥石流災害暴露出了Z縣在防災減災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請根據“給定資料1”分別進行概括。(10分)

要求:準確、全面。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Z縣在防災減災方面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規劃不合理。一方面,Z縣在規劃中存在嚴重的房屋建筑擠占泄洪通道問題,導致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建筑布局存在房屋間距小、道路狹窄的問題,災難發生時嚴重堵塞逃生通道。二是預警系統不完善。Z縣預警系統覆蓋面窄、輻射范圍小,滑坡、泥石流嚴重的地區難以全部覆蓋;受資金、管理體制等制約,預警設備陳舊老化;監測站點少,地質災害難以排查,預警系統監測預報能力較低。

2.“給定資料2”中提到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稱“它是一個‘百年大計”’。請結合給定資料,對“百年大計”的實質進行分析。(10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不超過150字。

【參考答案】

“百年大計”實質上是強調要將防災減災納入城市規劃。J省多地受洪水影響停水三天,以及多地發生的相似事件暴露出了在頻發的自然災害中城市防災抗災能力較弱,防災減災未在城市規劃中得到充分重視的問題。“百年大計”正是強調,城市在規劃建設中應充分考慮防災減災建設問題,加大投入,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

(二)參考給定資料,針對“給定資料3”中X市在颶風災難中暴露出的問題,從政府角度,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方案。(20分)

要求:

1.準確全面,可操作性強;

2.條理清晰,表達簡明。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針對X市在颶風災難中暴露出的問題,應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提高防災救災意識。各部門定期開展防災救災學習工作會議,敦促政府工作人員落實防范工作;在群眾中普及防災救災知識,提高群眾自救意識。

二要完善防災建設規劃。加大防災減災的財政投入,完善海防堤、城市排水系統等防災項目建設;分散商業區、住宅區、娛樂區,禁止在洪水緩沖帶開展任何建設項目。

三要加強沿海環境保護。首先恢復被破壞的海邊灘涂和濕地;其次通過立法加強環境保護,禁止不合理地改變環境結構,規范污染企業的選址規劃。

四要建立救災應急機制。完善自然災害突發應急工作機制,明確政府各部門職責,詳細規定應急工作流程,并定期開展演練,提高應對突發自然災害的能力。

(三)假設你是四川省某縣政府工作人員,該地區存在極大的地質災害隱患,請你借鑒相關成功經驗,草擬一份防災減災工作方案。(20分)

要求:

1.對工作方案的要點進行提綱挈領地陳述;

2.條理清晰,有針對性;

3.無格式要求。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四川省歷來為地質災害嚴重多發地區,我縣也同樣存在極大的地質災害隱患。為確保群眾生產生活安全,扎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第一,全面啟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及政府工作人員,緊密跟蹤災害頻發地區的地質災害發育情況,對地質災害隱患進行集中拉網式排查,徹底查清現已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將排查發現的隱患全部納入監測防控中。

第二,建立地質災害聯防預警機制。國土、氣象、水利等部門加強合作,全面預警,實時監控,定時發布氣象預報信息,隨時做好轉移群眾準備。完善基層監測體系,以農村村社、城鎮社區、基層單位和施工工地為單位組織群眾參與防災,群防群測。

第三,充分做好救災保障準備工作。做好食品、藥品、電力等應急資源儲備工作,醫療、消防、公交、供電等部門隨時待命,保證災后第一時間啟動保障工作。同時各部門負責定期組織開展救災演練工作,熟練救災保障工作流程,提高防災救災意識,時刻保持警惕。

(四)參考給定資料,以“警惕”為題目,結合具體事例,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并根據自己選定的角度擬一個副標題;

2.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3.總字數800—1000字。

【參考例文】

警惕

——未雨綢繆,扎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我國自古就是自然災害最為頻發的國家之一,當今,在全球氣候變化異常的背景下,我國面臨的災害形勢也愈加嚴峻復雜,災害損失也日趨嚴重。汶川、玉樹、舟曲……無數的不幸充斥著我們的記憶,無數的不幸教會我們警惕。時刻警惕,未雨綢繆,在平安時期扎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從事前防御、事中應對、事后補救三方面考慮,建立科學完善的防災救災機制。

事前防御,建立科學的防災預警機制。科學技術是監測、預報災害的利器,一個信息全面、功能先進、覆蓋面廣的災情監測、評估系統在防災減災上必不可少。這就要求我們一要提高自然災害監測、預報的科技水平,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災害監測預報技術,推動預警設備的更新換代。二要氣象、國土、水利等部門落實責任,對地質、氣象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進一步加強合作,促進信息的交流與溝通。三要建立以基層社區、村社為基礎的省、市、縣、鄉、村、社6級監測體系,群眾與政府相結合,地方與中央相協作,積極發揮群眾防災預警作用,做到群防群測。

事中應對,建立科學的應急救災機制。地質災害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防不勝防,這就要求我們在災害突然降臨時,備有完善的應急機制。首先,各級政府在規劃之初即將應急救災工作考慮在內,建設與地方實際相適應的應急避險基礎設施,各地必須設有專門的避難場所,以便災害到來時第一時間轉移群眾,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其次,地方各級政府要制定詳細、具體的應急救災工作流程,明確各部門職責,確保應急救災的各項工作能在第一時間啟動并得到落實。最后,軍隊、醫療等單位平時定期開展應急救災演習,熟練救災工作流程,加強協作,保持警惕,增強防災救災工作意識。

事后補救,建立科學的災后保障機制。災后保障是抗災工作重要的收尾工作,更是邁向新生活的第一步。災后保障工作主要分為災后援助和災后重建兩方面。在災后援助工作中,一要及時疏通道路,保證援助物資運輸通道暢通,確保救災物資輸送及時;二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各類社會組織及個人為輔的援助體制,隨時發布受災地區信息,鼓勵社會各界關注災情,充分發揮社會救援力量。災后重建工作要以受災地方政府為主導,負責制定與地方實際相適應的重建規劃,各級政府相輔助,在政策上對受災地區有所傾斜,確保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災難讓我們愈加堅強,創痛后當時刻警惕,社會越來越尊重生命,愿意并且能夠為安全付出更多的成本,我們必將從災難中獲得快速前行的力量。

作者:文武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網絡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文武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以上資訊來自互聯網,如果有侵犯版權請qq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文武公務員考試網不對該資訊信息的任何真實性負責。



相關文章
  • 文武公務員考試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4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6热情精品国产高清 | 亚洲青涩天堂六月天在线视频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