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公務員考試網
首頁 浙江公務員 福建公務員 江蘇公務員 廣東公務員 江西公務員 安徽公務員 北京公務員 上海公務員 天津公務員 湖南公務員 湖北公務員 河南公務員
河北公務員 海南公務員 重慶公務員 貴州公務員 遼寧公務員 吉林公務員 山西公務員 廣西公務員 云南公務員 陜西公務員 甘肅公務員 青海公務員 四川公務員
山東公務員 內蒙古公務員 黑龍江公務員 寧夏公務員 新疆公務員 西藏公務員 面試真題 筆試真題 考試大綱 考試經驗 國家公務員 事業單位招聘 教師招聘
國家公務員考試  廣州公務員考試  廣州公務員考試  最新公務員考試信息 最新教師招聘信息  最新事業單位招聘信息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公務員筆試資料 >> 公務員申論試題 >> 內容

2013年413公務員聯考申論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三)

時間:2014-5-3 15:27:22 點擊:

據統計,山東、福建、黑龍江、云南、海南、貴州、河北、寧夏、廣西、安徽、江西、山西、遼寧、重慶、湖南、湖北、四川、西藏等省市相繼發布信息,明確2013年4月13日進行筆試。根據往年聯考安排,今年4月公務員聯考時間也在4月13日,簡稱413公務員聯考。小編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復習,特收集整理了公務員申論模擬試題,供大家練習。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參考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給定資料

1. 農業面源污染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水體和土壤污染源,不僅退化了農業生態系統,危害農業安全,而且損害到居民健康,伴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必將進一步凸顯。為此,我國政府近幾年來開始高度重視以農業面源污染為主要特征的農村環境問題,并把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先后制定了多項法律法規規范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問題,從而把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管控提高到戰略高度。我國農業和農村環境日益惡化。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農業源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分別達到1324.09萬噸、270.46萬噸和28.47萬噸,分別占到全國排放量的43.7%、57.2%和67.3%。在某種意義上說,農業污染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2. 大范圍生態惡化、高風險自身污染,使農業、農村環境承受著雙重壓力。我國耕地總量占世界的9%,灌溉用水、化肥和農藥的消費總量卻分別占世界的14%、35%和20%。平均每公頃施肥量由上世紀50年代的4公斤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公斤,遠遠高于發達國家認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目前,我國使用的農藥中70%是殺蟲劑,殺蟲劑中70%是有機磷農藥,有機磷農藥中70%是高毒高殘留品種。土壤和農產品中重金屬含量屢屢超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相關調查也顯示,我國農藥年使用量約130萬噸,只有約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進入了水體、土壤及農產品中,使全國9.3萬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脅到人群健康。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灌溉面積由1978年的約40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30000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灌溉面積的10%,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面積已占灌溉區面積的64.8%。全國因固體廢棄物堆存被占用或毀損的農田為1300平方公里。中國的重金屬污染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來自環保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重金屬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鉛超標、182人鎘超標,引發32起群體性事件;2010年共發生14起重金屬污染事件,其中9起是血鉛事件;2011年僅1—8月就發生了9起血鉛事件。

此外,農村地區每年產生的約1.2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產生的超過2500萬噸的農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惡化。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突出表現為:生活污染加劇,面源污染加重,工礦污染凸顯,飲用水存在安全隱患,生態惡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未來一段時期,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我國經濟社會將進一步發展,人口將進一步增加,資源開發力度、農產品需求將進一步增長,農村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同時,我國農村環保工作薄弱,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健全,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監管能力不強,農村環境管理難以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只有統籌城鄉環境保護,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更大的氣力,做更大的努力,才能遏制農村環境污染擴大的趨勢,切實解決農村環境問題。

2. 近年來,在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化肥的使用量一直處于上升態勢。在有的地區,氮肥使用量、磷肥的使用量嚴重超標,使用化肥的強度也大大超標。由于過量使用化肥,一方面,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土壤受到重金屬、無機鹽、有機物和病原體等物質的污染且情況嚴重。另外,根據農業部門的調查,由于多數農民不掌握科學施肥技術,化肥有效利用率僅為30%-40%(發達國家為60%-70%)。有些地區甚至出現蔬菜、花卉、水果等作物的氮磷肥利用率僅10%的現象。由于氮肥過量使用,未被植物吸收的部分,通過地表徑流、淋洗和蒸發等導致了一系列環境問題。每年有若干數量的氮通過地表水徑流到江河湖泊,或進入地下水,或進入大氣。

目前大多數農民對化肥、農藥的安全使用標準、合理使用規則、特性等缺乏了解,隨意加大使用劑量,甚至超范圍使用。在有的高產地區,每年施用農藥30多次,每公頃用量高達300公斤,過量使用、利用率低的問題十分嚴重。在一些農業主產區,農藥施用次數過于頻繁。令人憂心的是,一些地方的農藥施用量每年仍以10%的速度遞增。此外,受利益驅動,偷偷使用已被禁用農藥的現象仍有存在,同時許多劣質、冒牌農藥的使用也加重了這一問題。

近年來,我國禽畜養殖業發展迅猛,由于缺乏對禽畜養殖及其污染物排放的有效管理,其造成的污染也已成為一個問題。目前,許多大中型禽畜養殖場在建立之初就缺乏對禽畜糞便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總體考慮,致使相當一部分禽畜糞便被直接排入河流或隨意堆放。一方面與農田流失的氮、磷等一同導致了河流、湖泊、近海海域的富營養化;另一方面,禽畜糞便中的各種病原體對水體污染影響巨大,成為引發水體有機污染的重要原因。禽畜糞便還污染了周邊環境,極易引發疾病流行。

目前由于使用的絕大部分農膜為不可降解塑料,在土壤中自然降解需要200年以上的時間。隨著使用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長,殘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時回收,天長日久,農膜、碎片不斷積累在土壤中,土壤的結構和可耕性遭到破壞,地力下降,必將對作物生產產生直接影響。以小麥為例,每畝地殘留2.5公斤,小麥畝產將減少7%,如果連續使用5年,每畝地將殘留12.5公斤,小麥畝產就減少約25%。大量殘留地膜難以降解,不僅影響農業生產,還將帶來難以解決的污染危害,嚴重污染農業環境,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不容忽視的威脅。

3.S省J市環保局在全市設立了10處鄉鎮環保所,對農業地區的污染源實行屬地化、就近管理。之后,隨著各鎮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J市環保局對環保所的設置進行了幾次調整。目前,J市有鄉鎮環保所7個,分別管轄24個鎮域的環保工作,主要負責監督轄區內新建項目履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情況,監察各污染源污染防治設施運行和環保措施落實情況,調查處理環境違法行為,受理和查處環境信訪案件。

環保所的設立提高了環境監管的全面性。用J市環保局局長的話說,就是做到了“橫到邊、豎到底,無縫隙、全覆蓋”。全市散布著大大小小的工業、禽畜養殖業等污染源900多個。能否做到全面監控不遺漏,是保證環保工作績效的前提。

J市環保局結合實際,確定了設立鄉鎮環保所的三個基本原則——“按片設所、突出重點”、“分而不離、直屬管理”、“重要事項、科室把關”。即在地理區位上,按照市政府關于各鎮組團發展的功能區劃設立環保所,一般一個功能區設一個環保所,污染源比較多的鎮,環保所管轄鎮的數量適當減少,人員適當增多。

通過這些措施,J市的環境管理實現了無縫隙、全覆蓋。環保所管轄的排污單位占到了全市的90.5%。完成的排污收費占到了40.7%,查處的環境違法行為占到了87.4%。老污染源都做到定期監察,重點污染源基本上做到每周一查,其他污染源也至少一月一查,保證了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轉率、排污達標率都保持在較高水平上。對新建項目全部做到了現場勘查和施工期跟蹤監察,確保了項目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到位,確保沒有埋設暗管,為其投產后依法、達標排放提供了保障。

4. 生物質產業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可循環的有機物質(包括農作物、林木等植物及其殘體、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物以及利用荒山荒坡、鹽堿地等邊際性土地和水面種植的專用能源植物)為原料,通過工業技術加工轉化,生產生物基產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的一種新興產業。近年來,在全球出現能源、環境危機的背景下,生物質產業發展受到高度重視。許多國家紛紛制定生物質產業發展戰略。目前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把發展生物質能源作為本國替代能源發展計劃。同時,世界跨國公司紛紛投入巨資介入生物質產業,搶占市場先機。

我國能源緊缺,同時生物質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生物質產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于我國人均耕地少,發展生物質產業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走以糧油為主要原料的道路,必須著眼于以非糧油作物為原料,推進農林副產品和廢棄物能源化、資源化利用。全國每年可利用的農林副產品和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熱值總量相當于8億噸標準煤,其中可以作為能源開發的約為4.8億噸標準煤。利用農林副產品和廢棄物發展生物質產業,不僅可以緩解我國能源緊缺的壓力,減少環境污染,而且可以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北京市延慶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示范工程自2002年起開始實施,在國家環保總局和北京市環保局的支持下,重點實施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程。這項工程包括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工程、戶用生物質氣化爐推廣工程、秸稈加工利用工程、玉米青貯工程等。自工程實施到2005年,年秸稈綜合利用能力達到17多萬噸,占全縣秸稈生產量的68%。

另外,延慶還實施了禽畜糞便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這項工程包括建設大中型沼氣站、戶用沼氣池、有機肥廠及畜禽養殖污水處理廠。

5.D市W縣把沼氣建設當作一項新興產業來抓,做出了大量文章。目前,該縣建設農村戶用沼氣2700多個,是D市建池最多的縣。W把沼氣建設與發展生態農業、開發利用農村新型能源相結合,帶動畜牧養殖、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農村循環經濟發展。縣里推廣“一欄畜、一口池、一片菜”種養模式,以沼渣、沼夜為有機肥料,發展“畜一沼一踩”循環經濟模式基地。全縣利用沼渣、沼夜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萬畝,塑料大棚5000畝,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達63種。沙溝村農民馬興國、馬軍兩人還制作了沼氣池模具,走村串戶,專建沼氣池。短短幾個月時間,兩人凈賺6萬元。為讓農民用好沼氣池,W建成沼氣池服務網點25處,配置沼渣、沼夜出料車25臺,配備專業技術服務人員375人,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負責為農民建池、抽渣、換料、維修等各項服務,還邀請省、市專家對施工人員進行了專門培訓,培訓沼氣專業技術人員1500人。

W縣蒙牛現代牧場擁有8000頭奶牛,每天排放牛糞達500立方米,這么多牛糞該如何處理利用?公司負責人梁華介紹:“受沼氣池的啟發,牧場打造‘畜一沼一電一菜’產業鏈,投資7500萬元,建設了兩臺裝機容量3200千瓦的蒙牛沼氣發電廠,牛糞直接用水沖入沼氣池,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一年可發電8000萬度,現在不僅能滿足牧場照明、辦公和生產,還能外送。”圍繞電廠沼渣、沼液利用,牧場正著手建設年產50萬噸的山東航天有機肥料廠。

6.“農民種植玉米讓企業收購玉米芯(玉米脫粒后的棒核)生產功能糖-產生生物質廢渣-代替煤炭用于發電-草木灰還田”,這條完整的“玉米芯生產鏈”是Q省L市以創新技術發展循環經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成功實踐。原本是廢料的玉米芯,趟出了一條節能減排的新路子。

在L農村,以前玉米脫了粒,玉米芯成了廢物,大都被農家焚燒,既浪費資源,又污所合作染環境。該市利用玉米芯資源豐富的優勢,與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開發新生物技術,用玉米芯研制出了低聚糖、木糖(醇)、低聚木糖以及多種衍生功能糖產品。功能糖食糖(醇)類產品的統稱,以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糖醇、功能性膳食纖維等為主要代表,具有熱量低,口感好,能促進和改善人體生理機能的效用。功能糖主要用于保健營養補品和食品工業,以及化工、藥品、能源等非食品工業,是新世紀的朝陽產品。如今,深受都市人青睞的“木糖醇無糖口香糖”就是功能糖的產品之一。

現在,L市年產功能糖超過50萬噸,帶動優質玉米種植基地500多萬畝。僅玉米芯一項,每年就拉動農民增收2.6億多元。中國發酵工業協會理事長石維忱說:“功能糖在L市實現規模化生產研發基地,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功能糖城’。”目前,禹城市以玉米芯為原料的功能糖生產企業,其 產銷量占到自內市場的80%、國際市場的25%。

L市還提出“生物煉制”的理念,大力支持龍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該企業與當地大學合作開發了“酶解工業纖維廢渣生產燃料乙醇項目”,利用玉米芯廢渣生產燃料乙醇,實現了變廢為寶。這一產業鏈既環保又經濟,符合國家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戰略。在龍力公司新的生產線前,企業董事長程少博介紹說:“這是國內首條工業纖維素乙醇生產線,兩年內公司的纖維素乙醇項目將達到年產5萬噸的規模,年可消耗木糖渣20多萬噸。

產糖后的玉米芯廢渣還可以作為營養基料種植食用菌,從而扶持帶動起1600多個養菇專業戶。種植食用菌之后的廢棄物可以作為肥料還田。

這樣玉米芯加工就形成了閉合式的循環產業鏈,實現了“從土地到土地”的完整循環,形成了“低耗能、高產出、低排放、高效益、大循環、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以往,被剝離的玉米皮大部分都被拋棄或還田。因為這些玉米皮“燒鍋不著,漚糞不壯”。如今,這些玉米皮在Z縣錦秋街道轄區農民手中成了變質實用美觀工藝品的“寶貝”,農民用玉米皮做原料編織門簾、坐墊、箱包、花籃、拖鞋等。這種玉米皮工藝品純天然無污染,且結實耐用,不僅深受國內市場歡迎,還遠銷日本、韓國、法國、英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為當地農民拉長了玉米生產的產業鏈。在錦秋街道轄區,有上萬名婦女從事可使當地農民增收1200萬元。玉米皮系列編織品中以茶杯墊最為精美,以繡墩式儲物箱最為實用。玉米皮經染色后還能編出各種圖案和文字。

7.有資料顯示,目前有的地方農產品包括素菜、瓜果、畜禽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產地污染導致農產品重金屬超標現象嚴重。其中水稻產區最為嚴重,重金屬鉛大大超標,而且砷、鉻、鎘等重金屬也同時超標。一些城市郊區污水灌溉歷史長,加上生產過程中,一些農民將污泥、垃圾等固體廢棄物作為肥料,其中污染物也同時被施入田中造成污染。一些地區污染源種類繁多,產地綜合污染嚴重,導致農產品遭受復合污染的農產品基本都是多元素超標。各種大宗農產品普遍遭受污染,如水稻、花生、蔬菜、茶葉等都同時超標。

由于各市地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污染的類型、數量和負荷也不同。專家建議,應對農產品產地,尤其是重點污染區域,進行安全質量狀況普查。對點源污染嚴重,導致農產品遭受復合污染,受污染的農產品基本都是多元素超標。各種大宗農產品普遍遭受污染,如水稻、花生、蔬菜、茶葉等都同時超標。

由于各市地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污染的類型、數量和負荷也不同。專家建議,應對農產品產地,尤其是重點污染區域,進行安全質量狀況普查。對點源污染嚴重特別是污水灌溉區域的整治,有人提出必須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對污染嚴重已不適宜種植傳統農產品的區域,及時改種抗性強的農產品或非食用農產品,以確保食用農產品安全。對此,省市有關職能部門應給予政策支持。

對點源污染嚴重特別是污水灌溉區域的整治和種植結構調整問題,也有基層干部堅決反對。他們說:“哪個地方種什么,長什么,是一定的,而且是祖輩傳下來的,不能說變就變。”“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應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同時還要穩定民心、保障農民利益。”

8.有專家提出:“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應以飲用水源保護、生活污水治理、垃圾處置、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中小企業環境設施建設為重點,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實施。加大鄉鎮工業環境管理力度,對環境治理設施不完善的責令限期完善,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責其停產技改,對無污染處置設施的堅決取締;嚴格防止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的重污染項目向農村轉移,堅決控制發生新的污染和生態破壞,新建項目要實行“環境優先”原則,嚴禁新建重污染企業;盡快解決農林環境臟、亂、差問題;加強農家樂的污染治理;認真研究制定畜禽養殖污染和農藥、化肥、農膜污染防治等具體政策措施,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

要盡快建立和完善政府、集體和個人多渠道的農村環境建設投融資機制,不斷拓寬投融資渠道,保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投入。依法征收排污費,堅持“誰污染,誰付費,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開征畜禽養殖業等排污費,并專門用于該產業污染的整治。針對飲用水安全隱患。出臺相關政策,加大財政投入,滿足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工程的實際需要。加大財政支付轉移力度,建立農村環境污染整治專項資金,財政投入應逐步向農村環保設施建設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傾斜。

加強農村結清、高效生物能源利用研究,啟動秸稈氣化等生物能源技術攻關和產品推廣,提高秸稈氣化效率,消除秸稈漏填焚燒現象,解決農村新能源和生態環保問題;充分利用低質土地種植能源植物,替代化工能源產品,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新的生活能源支持;大力發展現代生物產業,將高耗低效的資源型生產轉變為低效的資源生產轉變為低耗高效的科技型生產,充分利用作物秸稈、禽畜糞便、農業廢棄物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來生產生物基,以生物基地膜取代石油基地膜,減少農業生產污染。

充分利用宣傳、教育陣地,運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強化對農村基層干部的環境意識教育,加強對廣大農民和農村中小學生的環境教育。

有關部門應著力解決構建農村環境管理和法律體系,以農村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農田徑流污染、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和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積極研究和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快農村環境管理法律法規建設步伐,使農村環境管理有法可依,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環境法律保障。

9. 2011年環保“兩會”的召開,迎來了我國農村環境保護的春天。環保“兩會”和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和《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村環境保護的發展明確了新方向,提供了新動力,創造了新機遇。如何把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環保“兩會”精神和國務院文件確定的農村環境保護目標與任務落到實處,是我們今后一個時期探索農村環境保護新道路的主要任務。目前,我國農村環境的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十二五”期間,我們一方面要不斷深化“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政策,擴大連片整治范圍,爭取使連片整治能在各省普遍推行,推動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集中連片整治一批存在突出環境問題的村莊和集鎮。

從現有工作基礎來看,農業源環境統計工作體系尚未建立,缺乏相應的環境管理和環境統計人才隊伍及軟硬件設施。我國要盡快建立農業和農村環境統計長效機制,加強農業和農村統計基礎能力建設,配合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污染減排等各項重點工作,加強統計人才培訓,逐步建立農業和農村環境統計隊伍,配備相應的軟硬件設施。要建立健全農業和農村環境統計制度及工作機制,研究制定農業污染源調查技術方案和技術規范,通過標準化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形成較規范的農業和農村環境統計工作制度,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管理體制。

三、作答要求

一、請根據“給定資料1-2”,說明當前農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主要面臨哪些難題?(15分)

要求:概括準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200字。

二、“給定資料4 -6”介紹了農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綜合利用的一些做法。這些做法帶給我們哪些啟示?請聯系實際,談談開展農業副產品和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具體措施。(20分)

要求:有針對性、可行性,詳略得當,字數控制在400字以內。

三、“給定資料7”反映:對點源污染嚴重特別是污水灌溉區域,有人提出已不適宜種植傳統農產品,應及時改種抗性強的農產品或非食用農產品;有人堅決反對,認為種什么應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同時要穩定民心、保障農民利益。對此,你持何種觀點?為什么?(25分)

要求:觀點明確,符合實際,理由充分,字數不超過400字。

四、請結合給定資料與實際情況,以農村環境保護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充分,結構完整,語言流暢;字數800字-1000字。

參考答案

一、請根據“給定資料1-2”,說明當前農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主要面臨哪些難題?(15分)

要求:概括準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1、農村環境污染加劇。化肥、農藥使用不當,過度使用塑料薄膜,對畜禽排放物缺乏有效治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其主要由于農村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的。

2、工業污染蔓延迅速。固體廢棄物和重金屬污染嚴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鄉鎮企業布局不當,治理不力。

3、相關環保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能力不強,資金投入不足。其本質是農村環境管理難以適應形勢發展需要。

【賦分說明】

1、 按點給分。

2、 概括出“農村環境污染加劇”、“工業污染迅速”、“相關環保法律法規不健全”主旨句,每點2分,共6分。

3、 問題表現,給2分,共6分。

4、 問題原因,給1分,共3分。關鍵詞為“生產生活方式落后”、“鄉鎮企業布局不合理”、“環保法律法規不健全”。

二、“給定資料4 -6”介紹了農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綜合利用的一些做法。這些做法帶給我們哪些啟示?請聯系實際,談談開展農業副產品和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具體措施。(20分)

要求:有針對性、可行性,詳略得當,字數控制在400字以內。

【參考答案】

啟示:大力發展生物質產業,緩解我國能源緊缺的壓力,減少環境污染,而且可以拓展農民增收渠道。(4分)

具體措施有:

1、結合地方實際,建設生物質產業發展項目。(2分)明確發展目標、戰略重點和保障措施,重點開發沼氣發電、沼渣、沼夜有機循環、玉米芯加工等項目。(2分)

2、加大對生物質產業的支持力度。(2分)制定激勵機制及稅收優惠制度,培育壯大地方龍頭綠色企業與街道村鎮轄區經營商戶。(2分)

3、加快生物質產業技術進步。(2分)加強與地方科研機構的合作,促進生物質產業技術的研發、儲備和推廣。(2分)

4、拓展衍生產品生產及銷售渠道。(2分)集思廣益,開拓創新,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工藝品、家居用品制作。(2分)

【賦分說明】

1、 按點給分。

2、 啟示部分指出“發展生物質產業”給3分,作用1分,共4分。

3、 具體措施方面:給出“項目”、“支持”、“技術”、“衍生產品”關鍵詞給2分。具體辦法言之有理給2分,每條4分,共16分。

三、“給定資料7”反映:對點源污染嚴重特別是污水灌溉區域,有人提出已不適宜種植傳統農產品,應及時改種抗性強的農產品或非食用農產品;有人堅決反對,認為種什么應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同時要穩定民心、保障農民利益。對此,你持何種觀點?為什么?(25分)

要求:觀點明確,符合實際,理由充分,字數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對于這兩種觀點應該辯證看待。

那些支持“哪個地方種什么,長什么,是一定的,而且是祖輩傳下來的,不能說變就變。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應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同時還要穩定民心、保障農民利益”的人用意是好的,都是以維護農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

但是唯物辯證法也告訴我們要聯系實際,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對于點源污染嚴重特別是污水灌溉區域,已不適宜種植傳統農產品,不能固步自封,必須解放思想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及時改種抗性強的農產品或非食用農產品,以確保食用農產品安全,也能夠使該地區可持續的發展,最大限度的保障農民的長久利益。但是在進行種植業調整時,一方面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可行方案,向廣大農民征求意見,并做好農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新作物的技術性引導和支持,以保障農民的增產增收,最大限度的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

【賦分說明】

1、 按點給分。

2、 指出用“辯證觀點”看待問題,給4分。

3、 肯定雙方的合理之處,4分。

4、 指出雙方的不足之處,8分。前者需要因地制宜,后者需要與時俱進。

5、 提出觀點,給4分。調整種植業結構。

6、 給出調整種植業結構的意義,2分。

7、 給出如何調整種植業結構,2分。

8、 整體語言流暢,論述充分,給1分表達分。

四、請結合給定資料與實際情況,以農村環境保護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充分,結構完整,語言流暢;字數800字-1000字。

參考范文: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構筑新農村建設的生態環境基礎 

【賦分說明】

1、本題分檔分等賦分。

一類文:(33-40),結合主題要點深入分析和論述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觀點鮮明;能恰當聯系實際,指出農村環保的癥結所在,并提出相應措施;條理清楚,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二類文:(24-32),緊扣主題,觀點比較鮮明,能夠認識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能夠圍繞一個問題,提出相應舉措,結構比較完整,語言通順。

三類文:(15-23),與主題相關,但觀點不夠明確,結構不合理或不完整(敘述過多,論證不足,論證邏輯不清),結構基本合理,語言不夠通順。

四類文:(0-14),文章與材料有關,但偏離主題;體裁錯誤;大段抄材料;立場錯誤;觀點不明;思路混亂;結構嚴重不完整;語言表達差。

2、為了閱卷方便,制作簡表如下:

注:①沒有標題,扣2分。②字數不到800,每少50字,扣2分。③錯別字,每出現三個扣2分。

作者:文武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網絡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文武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以上資訊來自互聯網,如果有侵犯版權請qq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文武公務員考試網不對該資訊信息的任何真實性負責。



  • 文武公務員考試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4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伊人久久 |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