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公務員考試網
首頁 浙江公務員 福建公務員 江蘇公務員 廣東公務員 江西公務員 安徽公務員 北京公務員 上海公務員 天津公務員 湖南公務員 湖北公務員 河南公務員
河北公務員 海南公務員 重慶公務員 貴州公務員 遼寧公務員 吉林公務員 山西公務員 廣西公務員 云南公務員 陜西公務員 甘肅公務員 青海公務員 四川公務員
山東公務員 內蒙古公務員 黑龍江公務員 寧夏公務員 新疆公務員 西藏公務員 面試真題 筆試真題 考試大綱 考試經驗 國家公務員 事業單位招聘 教師招聘
國家公務員考試  廣州公務員考試  廣州公務員考試  最新公務員考試信息 最新教師招聘信息  最新事業單位招聘信息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公務員筆試資料 >> 公務員申論試題 >> 內容

2014年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試題(一)

時間:2014-5-3 15:30:05 點擊:

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二、給定資料

1.到2005年,浙江省義烏市的城市化率預計將達到55%,而1995年義烏的城市化率僅為18%。隨著突飛猛進的城市建設,預計三五年內義烏市的面積將達到50平方公里,而失地農民也將達到20萬人左右。義烏市領導告訴記者,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問題,是一塊很大的心病。原因有兩條:一是如果缺乏其他足以依賴的生活或養老保障,農民就會拒絕交出土地,政府的征地工作難以開展,矛盾糾紛多,城市化進程受到較大的阻礙。二是現在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以義烏為例,100個失地農民中就有13個60歲以上的老人。不管眼前還是將來,養老問題不解決,土地征用得越多,社會不穩定的隱患也就越多。

2有專家估計,目前全國失地農民可能超過2000萬人。

3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在各地城市化的進程中,僅開發區一項,規劃面積不僅超過了現有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甚至超過了臺灣島和海南省的面積。但目前國內現有的6015個開發區中,只有259個和1559個是由國務院、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分別批準的。而這直接影響到耕地的銳減,有數據顯示,1997年到2002年,6年間耕地減少9542萬畝,補充耕地3378萬畝,凈減少6164萬畝,年均減少1027萬畝。到2003年底,國家耕地面積已從原有的195億畝銳減到1851億畝。

4浙江省一項調查表明,如果征地成本價是100%,被征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至30%,企業占40%至50%,村級組織占25%至30%,農民僅占5%至10%。從成本價到出讓價之間所生成的土地資本巨額增值收益,大部分被中間商或地方政府所獲取。據農業和國土資源方面的有關專家測算,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各種形式征用農地的價格“剪刀差”,從農民身上至少“拿走”近5萬億元,嚴重剝奪了失地農民的利益。

5據安徽省國土資源廳介紹,新《土地法》實施后的2000年、2001年兩年間,安徽省共報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用地413萬畝(因部分重點建設項目用地批文未發,其用地數量未統計在內),其中征地388萬畝,涉及被征地農業人口5萬多人。他們中農業安置的僅為6700多人,占被征地農業人口的約13%。而其他農民則主要采取貨幣化安置辦法。后者絕大多數失去了全部土地或大部分土地,成為失地農民。貨幣安置能減輕國土部門和用地單位的工作量和安置帶來的壓力,失地農民往往從眼前考慮,也容易接受。但事實上有限的安置補助費根本無法解決大多數失地農民的長期穩定生活出路問題。由于被征地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普遍不高,參與市場競爭能力差,對市場的應變能力有限,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長期生活保障。加之部分農民缺乏長遠打算,往往在短期內把有限的安置費消費完,坐吃山空,相當一部分人落到了生活無著的困境。

6近年來,許多縣市政府實行統一征地,并對經營性用地實行招標和掛牌交易。這是普遍受農民稱道的好事,但是,政府轉身又成了“投機商”,一手操持“低征高賣”。浙江省上虞市百官鎮政府拍賣土地時價格上升到100多萬元一畝,總額達到15億元,而農戶的征地補償安置費只有25萬元一畝。“低征高賣”已經引起不滿,加之又是政府直接出面操作,對失地農民刺激很大,引發農民與政府的對立情緒。

7原郊區環繞合肥市四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鄉鎮企業和私營經濟比較發達,連續多年在全省縣級經濟名列前茅。合肥市的建設用地主要集中在原郊區。據統計,1999年~2001年合肥市郊區征地2055畝,涉及農業人口2100多人。這些被征地農民中有少部分外出打工和在鄉鎮企業工作,而大部分人都很難找到新的就業機會。2002年合肥市大規模的征地再掀高潮。8月,新組建的合肥市包河區在經市政府同意后,決定興建包河工業園區,一期工程面積331平方公里,征用觀音廟、大墻、花園3個行政村的土地,涉及人口6000多人。2002年9月,包河區工業園建設指揮部制定了征地拆遷安置的實施細則,其中規定人員生產安置為每人1萬元,并轉為非農業戶口。凡領取生產安置補償費的一律辦理司法公證手續,但對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等內容只字不提。房子拆了,土地沒了,數千農民一時手足無措。據國土資源部統計,1987年到2001年,全國非農建設占用耕地3300多萬畝,近七成是政府用行政方式征占土地。在征地工作中,不尊重農民的知情權、補償標準過低且不完全到位、不妥善安置失地農民等問題相當嚴重。

8在199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了512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之后,中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下降,2003年已跌至431億噸;糧食年人均占有量從1996年的414公斤下降到2003年的333公斤。而由于生產銳減,每年形成025億噸至035億噸的缺口,2004年的缺口更高達05億噸。這幾年,全靠挖庫存維持糧食供求平衡。對于這一狀況,有專家推算,2030年,中國將有16億人口,如按人均消費400公斤計算,屆時全國需糧食64億噸,按現在的糧食產量,缺口將多達2億噸。糧食產量銳減的一個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糧食播種面積持續下降。而這與一些地方熱衷于各種形式的形象工程,盲目建設“開發區”、“工業園”,大量占用、征用良田密切相關。

9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在農村土地征用中,要嚴格控制征地規模,依法按規劃和程序征地,及時給予農民合理補償,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同時要依法加強用地管理。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標準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批準用地。繼續清理開發區,整頓規范土地市場”。緊接著,憲法第十條第三款“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用。”修改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10.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國興起大辦開發區的熱潮,最高峰時達8000多個。當時全國每年流失的耕地數量在1000萬畝以上,人為的征占大約為500萬畝,如果按當時人均2畝左右,失地農民就是一個很大的數了。

11.1996年開始,中央嚴令限制新增征用土地,并且要求土地總量平衡,這樣每年大約是200萬~300萬畝征占土地,如果按照大多數被征地區人均1畝耕地左右的事實,每年就有200多萬失地農民。

12.一些地方為了賬目平衡,采取到其他地方買指標的方式征地,還有一些地方化整為零,把國務院才能批的權限搞到縣一級就能批,動輒數百畝上千畝,甚至數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最近一些年,耕地流失的速度是驚人的,但由于實際操作中的混亂,在統計上反映不出來。

13.客觀地看,在城市化的早期,失地農民的問題并不嚴重,因為國家的安置方式包括了就業安置,這在計劃經濟年代非常有效,農民能夠很快在國營企業內轉為工人身份。隨著時間的推進,市場經濟建設帶來了企業用工方式的市場化,政府再也無法采取就業安置的辦法把農民“塞”進企業,失地農民的出路問題于是突出起來,逐漸演變為一個令人關注的社會問題。在工業化發展比較快、開發區建設比較多的浙江、廣東等省份,失地農民的問題早就有所表現。

14失去土地的農民,不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且就業和社會保障均無著落。根據九三學社對遼南某市郊區的調查,失地前平均每個勞動力年收入在1萬元左右,戶均收入2萬元左右。失地后,不僅收入減少,還由于搬進樓房,取暖費、電費、水費、物業費、飲食費等支出增大,平均每年每戶農民減收1.13萬元。因為生活拮據,甚至出現了失地農民以撿破爛為生的群體,有的農戶夜里連電燈都舍不得點,到農貿市場撿菜吃、到河邊洗衣服、在樓下支起鍋灶做飯的農民大有人在。特別是城鄉結合部或城市郊區農民,失去土地后,很大一部分成為游離于城鄉社會之間的“邊緣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在未經任何培訓的條件下進入城市,又因為這些城市并沒有做好接收吸納他們的準備,使得他們面臨被徹底“邊緣化”的危險。他們中間條件和運氣好一些的,經過百般周折和十分繁瑣的手續,即使找到一份工作,也要時常處于怕失業、怕生病、怕孩子失學、怕暫住證上找麻煩的惴惴不安的心態之中。處于這種心境的農民并不認同城市是自己的家,他們與城市間存在著難以消除的隔膜。

15就業是失地農民最好的保障,一些基層干部呼吁,政府作為征地單位應該負起更大的責任,如對失地農民進行免費就業培訓、拓寬農民就業門路、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等。也有專家指出,這些都是政府應該做的,但還有深層次的問題。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員估算,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利用低價征地高價出讓,從農民手中拿走的資金約為2萬億元。我國的城市化之所以飛速發展,大都市建設日新月異,很大程度上是農民在做貢獻,是農民降低了我們城市化、現代化的成本。如今,失地農民問題的出現,正是這種不合理的征地制度積重難返的產物。城市化在推進,土地在升值,但農民并沒有從中得益,這樣的現狀顯然需要改變。“失地農民問題本質上是農民權利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研究員黨國英指出,農民的四大權利(土地財產權、自由遷徙權、生產自主權、公平身份權)一直存在被忽視的問題,相關的改革也是時斷時續。失地農民之所以成為社會問題,正是因為政府沒有充分尊重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在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忽視了公平性問題。

三、申論要求

得分評卷人1就給定資料反映的問題,用不超過200字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20分)

(空格略)

得分評卷人2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材料所反映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不超過350字。(40分) (空格略)得分評卷人3就給定資料,自選某一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40分)(空格略)

作者:文武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網絡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文武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以上資訊來自互聯網,如果有侵犯版權請qq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文武公務員考試網不對該資訊信息的任何真實性負責。



  • 文武公務員考試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4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91在线 | 伊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22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亚洲欧美区线专区 | 亚洲乱码免费伦视频 | 日本人妖资源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