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注意合理的營養;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養成良好的睡眠和休息習慣,如早睡早起、安排好學習與休息的時間等;
自覺做到不吸煙,不酗酒,遠離毒品。
水平四
懂得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和運動對環境衛生的要求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懂得環境因素與運動、健康的關系;
能夠選擇適宜的運動環境;
避免在不利于健康的環境(如大霧、灰塵、噪聲等)中運動。
學習領域四 心理健康
體育活動不僅有助于身體健康,也能增進心理健康。本課程十分重視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質和調節情緒的能力。在教學中,要防止只重視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心理健康目標達成的現象;要努力使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既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又發展心理品質;要注意創設一些專門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別的手段,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在義務教育階段,應側重使學生了解和體驗體育活動對心理狀態的影響;高中階段,應側重使學生運用體育活動方法改善心理狀態。
(一) 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展的關系
【水平目標】
水平一
體驗體育活動中的心理感受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體驗參加不同項目運動時的心理感受,如緊張、興奮等;
體驗體育活動中身體疲勞時的心理感受。
水平二
體驗身體健康狀況變化時的心理感受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體驗身體健康變化時注意力、記憶力的不同表現;
體驗身體健康變化時情緒的不同表現;
體驗身體健康變化時意志的不同表現。
水平三
了解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了解身心之間的關系;
了解心理狀態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了解運動愉快感的獲得對人們堅持體育鍛煉的影響。
水平四
自覺通過體育活動改善心理狀態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在學習壓力大或煩惱時進行體育活動;
選擇參加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體育活動;
選擇參加有助于獲得運動愉快感的體育活動;
選擇參加有利于人際交往的體育活動。
水平五
自覺運用所學知識技能促進身心協調發展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自覺運用所學的生理和心理知識分析自己的身心發展狀況;
自覺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有助于身心發展的體育活動;
自覺地表現出為他人創設良好心理環境的意愿和行為。
(二) 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
【水平目標】
水平二
在體育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為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在體育活動中努力展示自我;
對體育活動表現出較高的熱情。
水平三
正確對待生長發育和運動能力弱可能帶來的心理問題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對生長發育的變化(如月經等)采取坦然的態度;
消除因身體形態問題(如太胖、太瘦等)可能產生的自卑感;
通過積極的體育活動消除因運動能力較弱產生的煩惱。
水平四
通過體育活動樹立自尊和自信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了解自尊和自信的意義;
認識體育活動對自尊和自信的影響;
通過積極的體育活動,逐步增強自尊和自信;
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適宜的自信心。
水平五
在體育活動中努力獲得成功感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通過合理設置目標使自己在體育活動中不斷獲得成功;
在不斷提高運動能力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感覺。
水平六
表現出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理解體育活動對形成積極生活態度的作用;
將體育活動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表現出珍惜生命、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生活態度。
(三) 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
【水平目標】
水平一
說出自己在體育活動中的情緒表現
達到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
體驗并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心情;
體驗并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