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有運動項目的改造
現有運動項目資源十分豐富,要大力開發,以適應和滿足中小學學生的實際需要。各地學校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情況加強對運動項目的改造工作,這是課程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方面。這里所說的運動項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簡化規則、簡化技戰術、降低難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2.新興運動項目的引用
根據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適當選用健美、攀巖、現代舞等新興運動項目。
3.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體育文化源遠流長,體育與健康課程應當大力開發和利用寶貴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資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維吾爾族的舞蹈、朝鮮族的蕩秋千、錫伯族的射箭、彝族的射弩、白族的跳山羊以及踢毽子、滾鐵環、抽陀螺等。
(四)課外和校外體育資源的開發
1.課外體育資源的開發
這里所說的課外泛指早晨上課前、課間和課外體育鍛煉時間等。各地要開展課前和課間體育鍛煉活動,可以把課間操時間延長到20~30分鐘,開展大課間體育鍛煉活動,改變課前和課間只做廣播操的單一活動內容,增加防治脊柱側彎操、眼保健操、跑步、球類活動、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等內容。各地學校應抓好課外體育鍛煉和校內體育比賽,應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班級、鍛煉小組或課外體育俱樂部是課外體育鍛煉的基本組織單位。鍛煉內容可以由鍛煉小組或班級確定,學生也可以自選鍛煉內容。
2.校外體育資源的開發
校外體育資源包括:
(1)家庭體育活動;
(2)社區體育活動和競賽;
(3)區縣鎮的體育活動和競賽;
(4)少年宮體育活動;
(5)業余體校訓練;
(6)體育俱樂部活動;
(7)節假日體育活動和競賽,如:傳統節日中的元旦拔河、長跑,春節的秧歌、舞獅,元宵節的騎竹馬、太平鼓、跳百索、抖空竹,清明節的踏青郊游、放風箏,端午節的旅游、賽龍舟,重陽節的登高等;再如:學校假日中的體育夏令營、體育冬令營、春游等,以及校定節日中"體育節"、"游戲節"、"舞蹈節"、"傳統項目節"、"健康"等。
(五) 自然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
我國地域寬廣,幅員遼闊,地況地貌千姿百態,季節氣候氣象萬千,蘊藏著豐富的課程資源,應注意大力開發和利用。
利用空氣,可以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有氧操等。利用陽光,可以進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進行游泳、溫泉浴等。
春季可以開展春游、遠足,夏季可以開展游泳、沙灘排球,秋季可以開展爬山、越野跑,冬季可以開展滑冰、滑雪。風天、雨天、雪天,可以練習長跑;晴天,可以練習騎自行車,可以登高望遠。
利用江河湖海,可以進行水上安全運動。利用荒原,可以進行步行拉練、野營等。利用雪原,可以滑雪、滑雪橇、滾雪球、打雪仗等。利用草原,可以進行騎馬、武術等。利用森林山地,可以進行安全的定向運動、攀爬活動。利用山地丘陵,可以進行登山運動和開展有氧耐力運動。利用溝渠田野,可以進行越野跑、跳躍練習等。利用海灘或沙地,可以進行慢跑、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等。利用沙丘,可以進行沙療、爬沙丘、滑沙等活動。
(六)體育信息資源的開發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如廣播、電視、網絡,獲取體育信息,不斷充實和更新課程內容。由于地區的差異性極大,在條件相對較差的學校,也可以利用教學掛圖、黑板繪制簡圖等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材編寫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工具。編寫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材,必須依據本《標準》,全面理解新的課程理念,充分體現課程性質和課程價值,根據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構建富有特色的教材體系。
(一) 教材編寫的原則
1.教育性原則
教材編寫要貫徹國家慕逃秸耄逑炙刂式逃木瘢欣諶嫣岣哐乃刂剩?br> 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
2.健康性原則
教材編寫要有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體育與健康的有關知識和技能,使學生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增進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
3.興趣性原則
教材編寫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經驗,并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表現和創造的欲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
4.發展性原則
教材編寫要滿足學生終身體育的需要。
(二)教材內容編寫建議
1.教材編寫要依據五個學習領域的內容標準,精選與學生身心健康緊密相關的教材內容。
2.教材要多樣化和具有開放性,要突出重點,不求面面俱到。教材內容要有利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教材內容的選擇要在繼承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基礎上吸收現代的體育文化。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要滲透在教材之中,現代的體育文化更應在教材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4.教材內容的選擇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有利于學生掌握安全運動的方法。
5.教材內容應處理好各水平階段的縱向銜接和與其他相關學科的橫向聯系,避免重復,以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
(三) 教材的呈現形式和體例
體育與健康教材包括多種載體,除學生課本、教師用書以外還應包括掛圖、卡片、圖片、幻燈、音像資料、多媒體教材等。其中1~6年級不編寫學生課本,7~9年級和高中階段各編寫一冊學生課本,但各學段均需編寫教師用書。
1.學生課本
學生課本的用途是在教師指導下供學生自學和實踐。因此,課本的版式設計要美觀,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生的切身利益緊密相聯,激發學生閱讀體育與健康教材的興趣,從而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體育與健康的有關知識。
(1)課本內容的呈現要改變以往從概念到概念的敘述形式,從問題出發,指導學生通過運動實踐和觀察、思考,自己去獲得知識和結論。要給學生留下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所突破,逐步學會學習。
(2)課本內容的表述要適合學生心理,既科學嚴謹,又生動活潑,有利于學生閱讀和思考。
(3)學生課本體例的建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課題:應標題鮮明,引人注目;
學習提示:應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感受課題的價值;
學習內容與方法:應引導學生體驗與感受,表現與創造,綜合與運用,參與和發展;
練習和自我測評:應引導學生反思、領悟學習內容,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自我評價的能力。不同版本的學生課本體例可各具特色。
2.教師用書
教師用書是課程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容應包括:
(1)教學目標、教學特點、教學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教學評價;
(2)課堂活動設計;
(3)對教學內容的擴充和深化,以及其他必要的補充知識和背景知識;
(4)學年、學期、單元、課時教學計劃案例。
教師用書的內容應與學生用書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