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劇烈運動的開始階段,由于人體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跟不上運動器官需要,常發生各種不舒服的感覺,如呼吸困能,肌肉酸痛,動作遲緩,情緒低落,甚至不愿再繼續運動下去,這種狀態稱“極點”。
出現“極點”后,應繼續堅持運動,由于神經、呼吸和心血管等系統的功能進一步提高,呼吸變得均勻而加深,動作感到輕松,不舒服的感覺消失,出現“第二次呼吸”狀態。
61、關節扭傷、皮膚擦傷時,出血時,骨折和關節脫位時,各采用什么急救方法?
關節扭傷、皮膚擦傷時,要作傷部包扎。出血時,要立即止血。骨折和關節脫位時,要進行臨時性固定。
62、包扎法有哪幾種?
繃帶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
63、什么叫外出血?
血液自創口向體外流出。
64、加壓包扎法怎樣操作?
小血管出血時,在創口上放幾塊消毒紗布或折疊的清潔手帕,然后用繃帶或寬布帶作加壓包扎。
65、四肢動脈出血時,手指壓迫的部位在哪里?
(1)前額出血時,壓迫耳屏前上一橫指處;
(2)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角前約1.5厘米處
(3)肩部和上臂出血時,壓迫鎖骨上窩內1/3出;
(4)前臂和手出血時,壓迫上臂內側中點處;
(5)手指出血時,壓迫指根部兩側;
(6)大腿和小腿出血時,壓迫腹股溝中點稍下方;
(7)足部出血時,同時壓迫脛骨前下端和內后方。
64、骨折和關節脫位時,怎樣固定?
骨折時,不要隨意移動傷員或傷肢,要用夾板(或竹片、樹枝)和布條把傷肢固定。
關節脫位時,固定的原則和注意事項與骨折相同。較多見的是肩關節脫位,
可用三角巾或折成寬帶的襯衣把傷肢固定在軀干上。
65、怎樣搶救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溺水者?
(1)進行人工呼吸,以口對口吹氣法,操作時,傷員仰臥,頭盡量后仰。救護者一手托起他的下頜,掌根輕壓環狀軟骨,另一手捏住他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后,對準他的口部吹入,吹完后,立即松開捏鼻孔的手。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吹氣16~18次,兒童20~24次。
(2)進行心臟胸外擠壓,傷員仰臥在木板和平板上。救護者以一手的掌根
貼在病員的胸骨下半段,適度用力下壓,使胸骨體下段及相連的肋軟骨下陷3-4厘米,然后立即將手松開(掌根不離他的皮膚)。如此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擠壓60~80次,兒童80~100次。
如果傷員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時,要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
66、體育比賽的宗旨是什么?
和平、友誼、進步。
67、體育比賽為什么能如此吸引人?
這是因為體育比賽具有緊張激烈的對抗性,振奮精神的教育性,活躍身心的娛樂性和表現健、力、美的藝術性,它能使觀賞者心曠神怡,興奮陶醉。觀賞一些精湛超群的體育表演,觀眾會感到是一種愉悅的享受。
68、問:觀賞者應具備的觀賞道德是什么?
主要指觀賞者有正確的觀賞態度和行為。在態度方面,要了解體育比賽的宗旨是和平、友誼、進步,完善人的身心健康;理解“重在參與”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在行為方面,要遵守體育比賽的紀律,尊重裁判和對方選手,用語謙虛文明,即使在發現裁判員誤判、漏判,甚至錯判時,也不尋鬧事。
69、體力勞動的概念?
體力勞動,是指主要靠體力進行的生產勞動。
70、為什么說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
因為體力勞動與體育鍛煉兩者對身體所起作用有相當大的差別。體力勞動通常是身體某一局部的活動。體育鍛煉,是一種有意識的肌肉活動,它可以使全身各部分肌肉均衡獲得活動的機會,這樣,身體發展才會勻稱。
71、評價身體形態發育水平的常用指標有哪些?
通過測量身高、體重、胸圍、坐高、肩寬等身體各部位的長、寬、圍度及其重量等指標。
72、什么叫心率,高中生的正常心率是多少?
心率是指每分鐘心跳的次數,高中生的正常心率78次/min。
73、什么叫血壓,高中生的正常血壓是多少?
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側壓力。高中生一般在14/9.5千帕左右。
74、什么叫肺活量,高中生肺活量一般為多少?
在最大吸氣后,竭盡全力所能呼出的氣體量稱為肺活量,它是潮氣量,補吸氣量和補呼氣三者之和或深吸氣量與補呼氣量之和。高中生女生是2600毫升,男生是3700毫升。
75、簡述青春期形態發育的三種類型?
青春期身體形態的發育可分為早熟、正常、晚熟三種類型。早熟,發育年齡較早,身高突增早而短,但最后不一定比晚熟者高。晚熟型,發育年齡略遲一些,但突增時間長,最后有可能比早熟者高。正常型介于兩者之間。
76、什么叫青春期高血壓?
有些高中生安靜時血壓超過正常值,有的高達18.6∕12千帕,也不覺頭暈,只有在體檢時。才發現這種現象是由于青春發育期性腺和甲狀腺激素增加,內分泌機能不夠穩定,加上心臟發育加速,血管口徑生長落后于心臟的發育,加大了血液流動的阻力造成的。
77、什么叫身體素質,它的發展可分為哪幾個階段?
身體素質是在神經系統的指揮下,身體各器官系統功能的綜合表現。一般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等素質。它的發展可分為快速增長階段、停滯下降階段、緩慢增長階段和穩定階段。
78、簡述高中生的神經系統發育特點?
高中生腦的重量已和成年人基本相等。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基本發育完全,聯絡纖維增長很快,興奮與抑制過程逐步達到平衡;神經系統的靈活性提高,神經系統的機能逐步趨于完善;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的相互關系更為協調和完善,分析和綜合能力明顯提高。,但神經系統的穩定性不高。
79、高中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基本特征是由少年時期半幼稚、半成熟向逐漸成熟過渡。這一時期,認知能力,特別是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水平進一步發展與提高,主要表現圍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提高;個人的感情世界進一步豐富和復雜,愛美思想進一步發展;對自然界和社會有初步的總的看法,具備了形成世界觀的思想基礎。
80、如何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培養意志品質?
(1)提高認識,發展情感,加強實際鍛煉
(2)根據不同運動項目的學習,有意識地培養意志品質
(3)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意志努力的水平
81、如何根據體育鍛煉計劃的“四條原則”安排鍛煉計劃?
(1)從實際出發。要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身體狀況以及學習負擔、學校、家庭、社區體育場的設備的實際,選擇鍛煉內容。
(2)循序漸進。鍛煉過程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運動負荷和技術難度。
(3)持之以恒。要堅持經常,不可間斷。
(4)全面發展。要選擇多種方法進行身體全面鍛煉。
82、什么叫“超量恢復”?
體育運動致使體內能源物質消耗,經過一段休息后均可恢復到原有水平。休息后人體內產生的能量超過原有水平的變化叫超量恢復。
83、簡述制定鍛煉計劃與運動處方的步驟?
(1)制定前要對自己的體能、健康狀況、各項素質進行檢查與預測。
(2)根據檢查與測試結果確定鍛煉的內容。
(3)按鍛煉內容積極鍛煉。
(4)對鍛煉的過程進行評價。
(5)適當修訂鍛煉計劃與運動處方。
(6)按修訂后的內容進行鍛煉。
(7)經過一定時間或一個學期、一個學年以后再進行評價,檢查鍛煉效果。
84、什么叫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運動、勞動和日;顒又校谥袠猩窠浾{節下,各器官系統功能的綜合表現,如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等機體能力。
85、簡述耐力素質及其分類
答: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時抗疲勞的能力。它是人體各器官系統機能和心理素質的綜合表現,也是人的體質強弱的重要標志。耐力素質可分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
86、簡述速度素質及其發展的意義
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力、做動作的頻率和動作幅度的大小,是影響速度素質發展的主要因素。意義:發展速度素質,對于提高大腦皮層的反應能力和對身體快速指揮和協調能力,使身體更加靈活,作動作更加迅速,具有重要作用。
87、何謂身體素質的轉移?
人體的各項身體素質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相互之間存在著轉移現象。由某一素質的發展而影響另一素質的發展稱為身體素質的相互轉移。如,力量速度的提高可以使速度素質相應地提高;各項身體素質都依賴于各器官、系統功能的整體水平,并為素質發展提供條件,而素質的提高又可以促進身體機能的發展。
88、簡述自我監督內容
主要包括:主觀感覺、客觀材料、運動成績等幾各方面。主觀感覺:自我感覺、運動情緒、睡眠、食欲等?陀^材料:脈搏、體重、握力、背力、肺活量等。運動成績:身體素質和運動成績。其他:包括傷病情況等。
89、什么叫身體指數,常用的有哪幾種?
身體指數是根據人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以及身體體形態與生理機能的相互關系,借助一定的數學工時將兩項和兩項以上的指標結合為某種指數,以反映身體某一方面的發育和機能水平。常用的有克托萊指數、肺活量體重指數。
90、簡述呼吸的概念
呼吸是指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它包括三個銜接環節:
(1)外呼吸,即外界環境與血液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包括肺通氣和肺換氣;
(2)呼吸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3)內呼吸,即組織毛細血管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
91、簡述最大吸氧量的概念
最大吸氧量是指人體在進行有大量肌群參加的力竭性運動中,當氧運輸系統中心泵功能和肌肉的用氧能力達到本人的極限水平時,人體單位時間(每分鐘)所能攝取的能量。
92、簡述物質代謝的定義
生物體與外界環境所進行的物質交換過程,稱為物質代謝。它包括物質在體內的消化、吸收、轉運和物質在細胞內的中間代謝及其尾產物的排泄。
93、什么叫體質,包括哪幾個部分?
體質是人體的質量,它是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體質包括體格、體能、和適應能力三部分。
94、簡述運動處方的定義
由醫師或教練員給參加運動鍛煉的人,按其年齡、性別、心肺或運動器官的功能、運動經歷和健康狀況等特點,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適當的運動內容和運動負荷稱為運動處方。
95、健康分組的依據是什么?
(1)健康狀況
(2)身體發育狀況
(3)生理功能
(4)運動史和身體素質狀況
96、簡述自我監督的定義和內容
自我監督史體育活動參加者,在鍛煉或訓練過程中,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和身體功能狀況經常進行觀察的一種方法。內容包括:主觀感覺和客觀檢查兩個方面。主觀感覺包括:運動心情、不良感覺、睡眠、食欲、排汗量;客觀感覺:脈搏、體重、運動成績。
97、何謂過度訓練?
過度訓練的全稱是“過度訓練綜合癥”,是指運動負荷與身體功能狀況不相適應,疲勞長期積累而引起功能紊亂或病理狀態。
98、簡述骨折的定義及原因
骨或骨小梁的連續性發生斷裂,稱為骨折。骨折原因:
(1)直接暴力:骨折發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2)牽拉暴力:肌肉猛烈收縮或韌帶突然緊張而引起附著部的撕脫骨折
(3)積累性暴力:多次或長期積累性暴力作用引起骨折。
99、簡述應激的定義
當機體受到感染、中毒、創傷、缺氧、高溫、冷凍以及進行劇烈運動時,會產生一些非特異性的全身綜合反應,以增加機體對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減輕對機體的損害,稱應激。它包括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個階段。
100、簡述應急的定義
當機體遭遇特殊緊急情況時,交感-腎上腺系統即被調動起來,通過調整身體各種機能,抵抗環境的變化或暫時渡過緊急時刻,稱為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