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目的
考查了解報考人員對小學科學學科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應用能力。
二、考試范圍
(一)內容比例
考試范圍主要包括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和地球與宇宙等方面的內容。在新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導下,很多版本的教材都進入了學校,但其基礎知識部分都在課程標準的規范之內。因此,本次考試的內容將不以哪一個版本教材為例,而是以中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的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內容標準為主。命題在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適當滲透《科學課程標準》的理念,針對科學課程本身的特點,本著知識與能力測試并重的原則,還要對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的理解程度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其考試范圍為:中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學科《課程標準》中所包括的基礎知識內容和基本技能。所占比例為:物理30%,化學25%,生物30%,地理15%。其中初中知識占80%,高中知識占20%。
(二)性質和要求
主要考查應試者擔任小學科學教師必備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基本要求依次為了解、理解和掌握、靈活和綜合運用三個層次。
(1)了解:要求對所涉及知識的含義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認識,知道這一知識內容是什么,并能(或會)在有關的問題中識別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對所涉及知識內容有較深刻的理論認識,并能利用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3)靈活和綜合運用:要求系統地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能運用所涉及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的或綜合性的問題。
(三)復習參考書目
中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學科的《課程標準》及教科書。
(四)具體內容及相應能力要求
物理部分30%
1.掌握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了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知道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2.掌握機械運動、聲和光、電和磁等自然界常見的運動和相互作用,了解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3.掌握能量、能量的轉化與轉移、機械能、內能、電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內容。了解新能源的應用,知道能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4.掌握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清楚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指物理知識,而且還包含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5.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6.掌握實驗數據的收集,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化學部分25%
1.掌握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掌握基本的化學概念,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清楚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3.掌握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系,并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4.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生物部分30%
1.掌握有關細胞的基本知識,知道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清楚顯微鏡和模仿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
2.掌握生物與環境的基本知識,知道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并能舉例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3.知道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并能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4.掌握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基本知識。了解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之間的關系,知道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清楚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掌握生物圈中的動物基本知識。了解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6.掌握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的基本知識,知道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的方法,認識生物的多樣性,并清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7.掌握有關人體的基本知識,知道人體的營養來源及如何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了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地理部分15%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清楚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知道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的衛星云圖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3.掌握天氣與我們的生活基本常識,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4.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5.知道什么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掌握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6.知道自然地理差異及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有哪些影響。
三、試卷形式和難易度比例
1.考試形式:閉卷、筆試形式。試卷的問卷與答卷分離,答案須寫在答卷上,寫在問卷上無效。
2.考試時間及分值: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綜合部分50分,學科專業知識100分)。
3.試卷結構: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填空、判斷題、選擇題、看圖分析題、簡答題、問答題。
4.試題難易度: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比例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