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考試 >> 幼兒教師資格真題 >> 內容

2010年山東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心理學真題試題及答案(2)

時間:2012-4-4 10:55:26 點擊:

  核心提示:2010年山東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心理學真題試題及答案...
二、填空題(共15題,每題1分,共15分)
1.賈德的概括說所依據的主要是他在1908年所做的______實驗,這個實驗被看作是概括化理論的經典實驗。
2.兒童多動綜合癥,高峰發病年齡為______。
3.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為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和______三個層次。
4.情感過度依賴和退行性行為是幼兒期普遍存在的行為問題,主要原因是幼兒______。
5.當不良行為出現時,可以用兩種懲罰方式:一是給予某種厭惡刺激;二是取消幼兒喜愛的刺激或______等。
6.品德的心理結構中,______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
7.假裝游戲的根本特征是“替代性”、 ______ 。
8.荷蘭生物學家拜登代克提出了______ 。
9.______是教育心理學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之一。
10.皮亞杰認為,所有有機體都有適應和______的傾向。
11.所謂______,“是指動作的結構或組織,這些動作在同樣或類似的環境中由于重復而引起遷移或概括”。
12.性格的個別差異表現在性格特征差異和______ 兩個方面。
13.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類:應答性行為和______ 。
14.______是基于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積極強化的原理而設計的教學模式,并以此設計了教學機器。
15.布魯納主張學習的目的在于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他的理論常被稱為______。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對學生不可以采用懲罰的辦法。
2.學前教育心理學是一般心理學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
3.人類學習和動物學習沒有本質區別。
4.心理健康是指無心理疾病。
5.在新學習的材料正式呈現之前,介紹一些引導性材料是必要的,這些引導性材料被奧蘇貝爾稱為“組織者”。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學習需要與誘因的關系是什么?
2.簡述影響幼兒品德形成的一般條件。
3.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4.表演游戲和角色游戲的異同點是什么?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
2.結合實際教學談談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山東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教育心理學真題)參考答案

一、不定項選擇題
1.BCDE
【解析】幼兒教育心理學對幼兒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2.ACDE
【解析】本題是對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考查。皮亞杰將從嬰兒到青春期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3.CDE
【解析】自我意識是作為主體的“我”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尤其是人我關系的意識。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認識成分、意志成分和情感成分。
4.ABDE
【解析】本題是對個體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的考查。個體心理發展具有四個基本特征:連續性和階段性;定向性和順序性;不平衡性;差異性。
5.C
【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一般認為,IQ超過l40的人屬于天才。
6.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智商的計算方法。IQ=(智力年齡/實際年齡)×100。由計算可得答案是D。
7.ABCDE
【解析】本題是對幼兒記憶力特點的考查。幼兒記憶力的發展特點:(1)幼兒的記憶以無意記憶為主,且無意識記的效果優于有意識記;(2)幼兒的機械記憶占主要地位,意義識記開始發展;(3)幼兒形象記憶占主要地位,且效果優于抽象記憶,但兩者記憶效果的差距越來越小。
8.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下位學習”這一概念。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指將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圍較低的新概念或命題,歸屬到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圍較高的適當概念或命題之下,從而獲得新概念或新命題的意義。
9.BCD
【解析】以有意義學習和認知同化的觀點為基礎,奧蘇貝爾提出了幾個組織學習的基本原則和策略:(1)逐漸分化原則;(2)整合協調原則;(3)先行組織者策略。
10.CDE
【解析】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11.ABCD
【解析】本題是對幼兒游戲的特點的考查。幼兒游戲區別于其他活動的特點主要有:社會性、虛構性、自由性和愉悅性。
12.BCDE
【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有規則游戲一般包括游戲的目的、玩法、規則和結果四個部分。
13.ACDE
【解析】從認知發展的角度,可以把游戲分為:功能游戲、建筑游戲、假裝游戲和規則游戲。
14.ABCDE
【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美國心理學家帕滕從社會性發展的角度將幼兒的游戲分為6種:無所用心游戲、單獨游戲、旁觀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和合作游戲。
15.BCE
【解析】本題是對操作技能特點的考查。操作技能的特點有:客觀性、外顯性和展開性。
16.ABC
【解析】學與教是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由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三種活動交織在一起。
17.ABCDE
【解析】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涉及課堂紀律、課堂氣氛、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及社會文化背景等。
18.ACDE
【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瓦拉斯提出了創造性思維的四個階段: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和驗證期。
19.ABC
【解析】問題解決的特點有: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
20.BCE
【解析】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基本特征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21.ADE
【解析】本題是對游戲覺醒一尋求理論相關內容的考查。此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伯萊恩、哈特、埃利斯。
22.ACD
【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學習是在壓力、推力、拉力的作用下驅使的。
23.BCDE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操作技能的學習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知識經驗、講解與示范及練習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24.ABCDE
【解析】加里培林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成五個階段:活動的定向階段;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無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25.ABC
【解析】我國教育心理學家通過教學實驗,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26.ACDE
【解析】皮亞杰概括出了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性階段、公正階段。
27.ABCDE
【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
28.BCD
【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發展移情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表情識別;(2)情境理解;(3)情緒追憶。
29.B
【解析】根據成就動機理論,學生最有可能選擇的是成功概率約為50%的任務。
30.E
【解析】本題是對特殊事件的考查。l890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士首先通過記憶實驗來驗證形式訓練說。

二、填空題
1.水下擊靶
2.8一l0歲
3.診斷和治療
4.缺乏安全感
5.剝奪某種特權
6.道德認識
7. “假定性”
8.游戲欲望說
9.學習理論
10.建構
11.圖式
l2.性格類型差異
13.操作性行為
l4.程序教學
15.認知一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

三、判斷說明題
1.答:錯誤。
雖然對懲罰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從抑制不良行為的角度來看,懲罰還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態度與品德形成的。當不良行為出現時,可以用兩種懲罰方式:一是給予某種厭惡刺激,如言語批評或皺眉頭、搖頭等非言語暗示等;二是取消幼兒喜愛的刺激或剝奪某種特權等,如不許參加某種娛樂性活動或不允許幼兒做他想做的事等。要避免體罰或變相體罰,否則將損害幼兒的自尊,或導致更嚴重的不良行為,如攻擊性行為、情緒障礙等。懲罰不是最終目的,給予懲罰時,教師要以對幼兒的關心、尊重和熱愛為前提。
2.答:錯誤。
幼兒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幼兒教育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它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幼兒教育心理學是幼兒心理學與幼兒教育學的交叉學科。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是一般幼兒心理學原理在幼兒教育中的簡單應用。幼兒教育心理學擁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課題,那就是如何學、如何教以及學習與教學之間的相互作用。具體而言,幼兒教育心理學旨在如何理解幼兒各種活動的心理,以及根據這些理解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從而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3.答:錯誤。
首先,人的學習除了要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外,還要掌握人類世世代代積累起來的社會歷史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其次,人的學習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生活實踐中,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通過語言的中介作用而進行的;再次,人的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自覺的、積極主動的過程。
4.答:錯誤。.
心理健康是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地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說來,心 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種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無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條件,“具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則是從積極’的、預防的角度對人們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使心理處于最佳的發展狀態。
5.答:正確。
奧蘇貝爾認為,在新學習的材料正式呈現之前,介紹一些引導性的材料是必要的。這些引導材料被奧蘇貝爾稱為“組織者”,它充當了新舊知識聯系的“認知橋梁”。由于這些材料的呈現一般先于正式呈現的學習材料,故又稱為“先行組織者”。“組織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陳述性組織者,其目的在于為新的學習提供最適當的類屬者;另一類是比較性組織者,目的在于比較新材料與認知結構中相似材料的異同,從而增強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

四、簡答題
1.答:(1)學習需要是學生追求學業成就的心理傾向,是社會、家庭和學校對學生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中的主觀反映。所謂誘因,是指與學習需要相聯系的外界刺激物。誘因吸引學生進行定向的學習活動以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從而使需要得到滿足。(2分)(2)學習動機是由學習需要和誘因兩方面構成的。學生的學習行為往往取決于需要與誘因的相互作用。沒有一定的學習需要,學生就不會通過學習活動去追求一定的學習目標;反過來,沒有學習行為的目標或誘因,學生也就不會產生某種特定的需要。當學生達到了某種學習目標,滿足了相應的需要后,相應的學習動機就會有所降低。(3分)
2.答:(1)外部條件:①家庭教養方式。②社會風氣。③同伴群體。(2分)
(2)內部條件:①認知失調:人類具有一種維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維持自己的觀點、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當認知不平衡或不協調時,比如,新出現的事物與自己原有的經驗不一致,這時內心就會有不愉快或緊張的感受,個體就試圖通過改變自己的觀點或信念,以達到新的平衡。可以說,認知失調是態度改變的先決條件。②態度定勢。③道德認知。此外,個體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因素也對品德的形成與改變有不同程度的影響。(3分)
3.答: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1分)強化在刺激一反應之間的建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分)在刺激一反應聯結中,個體學到的是習慣,而習慣是反復練習與強化的結果。(1分)習慣一旦形成,只要原來的或類似的刺激情境出現,習得的習慣性反應就會自動出現。(2分)
4.答:(1)相同點:二者都是幼兒玩扮演角色的游戲,以表演角色的活動為滿足。(2分)
(2)不同點:在表演游戲中,幼兒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藝作品中的角色,游戲的情節內容也是反映文藝作品的情節內容。而角色游戲中的各種人物,反映的是幼兒自己的生活印象,游戲的角色、情節、內容可以由幼兒自己選擇創造。表演游戲是為游戲自娛而進行的。它與幼兒文藝表演不同,并不是以演給別人看為目的的,而是幼兒自娛自樂的一種游戲活動。即使沒有人看,幼兒也會饒有興趣地進行表演。(3分)

五、論述題
1.答:埃里克森的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八個順序不變的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屬于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成功而合理地解決每個階
段的危機或沖突,將使個體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征,發展健全的人格。(2分)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一1.5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發展對周圍世界尤其是對社會環境的基本態度,培養信任感,是青年時期發展起來的同一性的基礎。(2分)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主性。兒童初步嘗試獨立處理事情,如果父母鼓勵孩子探索的愿望,幼兒就會逐漸認識自己的能力,養成自動自主的性格。(2分)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主動性。此時如果父母或教師對兒童遇到的問題細心回答,對兒童的建議給予適當的鼓勵或妥善的處理,則兒童不僅發展了主動性,還能培養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對兒童的問題感到不耐煩或嘲笑兒童,兒童就會對自己的活動產生內疚感。(2分)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勤奮感。如果兒童在學習、游戲等活動中不斷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獎勵,兒童將以成功、嘉獎為榮,培養樂觀、進取和勤奮的人格。該階段影兒童活動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轉向同伴、學校和其他社會機構,教師在培養勤奮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2分)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及活動經驗而形成的有關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謹慎地選擇和決策,尤其體現在職業定向、性別角色等方面。(2分)
(6)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的教育意義:該理論指明了每個發展階段的任務,并給出了解決危機、完成任務的具體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師理解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所面臨的沖突類型,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因勢利導,對癥下藥。(3分)
2.答:(1)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3分)①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②給幼兒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2)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4分)①保護好奇心;②鼓勵幼兒積極提出問題、回答問題;③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④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
(3)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是創造性思維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3分)(4)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5分)①發散思維訓練。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有多種,如用途擴散、結構擴散、方法擴散與形態擴散等。比如盡可能多地說出別針的用途,即用途擴散。
②推測與假設訓練。這類訓練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對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幼兒深入思考,靈活應對。比如讓幼兒聽一段無結局的故事,鼓勵他們去猜測可能的結局。還可以讓幼兒進行各種假設、想象。
③自我設計訓練。教師考慮到幼兒的興趣及其知識經驗,給他們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與工具,讓幼兒利用這些材料,實際動手去制作某種物品,如賀卡、圖畫、各種小模型等。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活動,完成自己的設計。
④頭腦風暴訓練。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迸發火花,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具體應用此方法時,應遵循四條基本原則:_是讓參與者暢所欲言,對所提出的方案暫不作評價或判斷;二是鼓勵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觀點;三是以獲得方案的數量而非質量為目的,即鼓勵多種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勵提出改進意見或補充意見。
⑤解難練習訓練:經常向幼兒提出一些有著一定難度的任務或問題,使幼兒既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與能力,又須付出力氣進行思考或操作。幼兒經過努力克服困難完成活動的過程,可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亚洲经典中文字幕 | 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 | 日韩R级无卡亚洲一区 | 亚洲v国产v天堂网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看 |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