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專家:早上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市場交易的原則》,選自高一經濟常識第七課《商品服務市場和消費者》。下面,我將從學生情況、教材內容、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設計、信息反饋五個方面進行分析。請多多指導!
根據新課程理念: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所以我們先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
一、學情分析
我們溫州以商品經濟發達而聲名遠播,我們的學生很早就開始接觸繁榮的市場,但是他們并一定理解這種繁榮景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同時,他們想象力豐富,具有很強的表演能力,通過教師的指導和他們的表演、參與,從而深刻理解支配市場交易活動有序進行的基本原則。
二、教材分析
(一)地位分析
本課題是《商品服務市場和消費者》這一課的第一節第二框的內容,在第七課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說它既是對《商品服務市場的內容及特點》這一框題的拓展延伸,又是學好《家庭消費與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一節內容的基礎。
另外,該課題與高一新教材《經濟生活》中第一課《生活與消費》以及第四課《面對市場經濟》的內容聯系密切,是新課程的改革的必修內容。
(二)邏輯結構:
本框題在內容主要按照“是什么—為什么”的邏輯順序而展開的,主要講了兩個問題:一是市場交易原則的含義和內容、二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和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立及依據
根據教參的分析與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教學重點為:市場交易原則的內容以及違反市場交易原則的危害。因為這些內容與社會現實聯系緊密,是教材與生活的鏈結點。教學難點為:堅持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與意義。該知識點要求學生理解遵循市場交易原則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這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
(四)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教材的具體內容,按照新課程的要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識記方面:市場交易原則的內容和作用;理解遵循市場交易原則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2、能力方面:通過指導閱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小品表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表演技能;特別是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具體的事例滲透市場道德觀,如正當競爭、誠實信用等。(2)規范市場秩序需要法制與道德建設相結合,學習中滲透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我國最早的教學論著作《學記》指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已經用樸素的語言揭示教學必須啟發學生思考和重視學習方法的道理。施教方法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育質量的高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與我們政治課的學科特點,在本課教學中主要采用三種教學方法:
一是案例教學法:通過典型案例,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二是指導閱讀法。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主動地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形成新的體驗和知識。三是自主、合作表演法:通過小品表演,一方面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一種合作與參與能力。
教法固然重要,而學法更加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新世紀的學生面對的是知識的海洋,教師的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學生的求知欲望,這就必須教會學生如何“取水止渴”,在學習過程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
具體包括“預學—議學—導學—實踐”四個環節。簡單地說,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預習、討論與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另外,根據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做好相關課件,準備好相關材料。還有課堂教學在時間的安排上:教學重點安排25分鐘,教學難點安排15分鐘,課堂小結與布置作業為5分鐘。
以上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將會滲透在以下的教學過程設計中。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設置情景、活躍氣氛,導入新課:
導課采用“杭州武林門兩次火燒皮鞋”這一案例,第一次是十幾年前溫州鞋以假冒偽劣、欺詐失信被燒,第二次是十幾年后在溫州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的帶領下燒毀那些假冒溫州名牌的劣質鞋。
該案例貼近我們溫州學生的實際生活,能迅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進而激起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問題,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溫州鞋享譽全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誠實信用,遵守市場交易原則,從而自然地導入到本課的主題上來。
(二)層層深入、剖析重點、突破難點、講授新課
第一、關于本課重點問題的分析與處理。
通過設計提問:“市場交易原則就是市場交易活動必須要遵循的規則和秩序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設計該問題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找到正確答案的能力。
為了進一步明確市場交易原則的含義,為下一步教學做好鋪墊,我們還要進一步強調:市場交易原則是市場交易活動的規則和秩序的根據,是根本性的規則。
然后自然過渡到市場交易原則內容這一知識點。
由于這部分內容是本課題的核心與重點,同時容量大、知識點多,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就會顯得枯燥乏味和缺乏說服力。因此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同時又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我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指導閱讀法相結合的方法,并配合學生的討論、表演。
在提供教學案例之前,先展示《民法通則》第二條和第三條的規定。第二條:民事活動要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第三條: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其目的是增強說服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案例一:給學生講授我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在我讀大學時期的一個暑假去河南漯河,因為我爸爸在那做生意,途中汽車經過安徽阜陽車站要轉車,是凌晨3點,下車后不久,我就被兩個年青人左右架著抬走,強迫我購買十個變質的燒餅。該案例的特點是老師自己的親身經歷,顯得生動有趣,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授“自愿”原則及其危害性方面非常恰當。同時,以此為契機,也讓學生說說自己類似的親身經歷,從而更有助于對該原則的理解。
案例二:學生的小品表演。課前先推薦幾位學生把教材70頁“茶”與“坐”這幅對聯的故事改編成小劇本,通過學生的精彩表演來說明“勢利眼”的做法不符合平等原則,是對市場經濟的破壞。當然小品表演只是形式,其真正的目的是通過小品表演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案例三:就地取材,利用教材71頁的漫畫“朦朧價”設計問題。再利用課本的“試一試”發揮學生的積極性,結合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例舉生活中違背公平原則的具體事例。設計該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善于利用教材的生動材料理解抽象的經濟學道理。
在該知識點的講解中,教師需要解釋:公平原則為什么是市場交易的靈魂。還要說明“平等”與“公平”的區別,指出平等原則側重講當事人的地位平等,公平原則側重講交易過程中要講究實事求是。
再一次利用“杭州武林門兩次火燒皮鞋的故事”,說明誠信溫州的重要性。教師指出“誠實信用”既是市場交易的原則,又是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同時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之一。
案例四:“今天,我們還能吃什么?——例舉毒大米、工業用油、劣質奶粉、蘇丹紅1號。”該案例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也是學生所關心的問題,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深刻認識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嚴重危害性。
當然,“誠實信用”不僅是經營者要遵守的原則,同時也是我們消費者的道德準則。為了落實這一思想教育的目標,利用課本第74頁的“想一想”,讓學生聯系實際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在學生中行成共識:“誠實信用”作為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應該深入到每一個交易者和消費者的心中,應該滲透到每一次交易活動中,這樣,市場交易才能逐步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有序發展。
第二,關于本課難點問題的分析與處理。
對以上重點問題的分析,是為突破難點打好基礎。本框題的難點是“堅持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和意義”。該知識點比較抽象,理論性強,所以要以老師講解為主。
關于“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教材是安排在市場交易原則含義的講解之后,但作用和意義本身就是相互聯系的,所以把兩則結合起來分析可以使本課題的邏輯順序更加清晰。其中,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比較容易理解,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閱讀完成。而對于“遵循市場交易原則是市場運行規律的客觀要求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這一點,理論性很強,教材又沒有展開分析,所以必須要通過老師講授來完成。
(三)拓展延伸
教材雖然沒有對市場主體如何貫徹市場交易原則加以明確分析。但是教材73頁提及的關于“承諾制”和“示范窗口”等內容已經涉及到該問題。因此,教師有必要就此問題進一步加以闡述,以豐富本框題的內容和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
剖析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并不表明教學過程就此結束,不能忽略由教師指導、學生參與而師生互動的課堂小結。
(三)師生互動、鞏固知識、課堂小結
為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堂小結讓學生來完成。并推薦一位擅長書法的同學書寫。一方面可以展現該同學的書法技能,發揮其特長;另一方面對于其他同學也起到了模范帶頭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準備采用條目式板書,條目式板書的作用是條理清楚、簡練,一目了然,并且能夠為學生做筆記乃至以后的復習提供方便。
二、市場交易原則
1、市場交易原則含義
2、市場交易原則內容
自愿--------基本原則 平等--------重要原則
公平--------靈魂 誠實信用-----現代市場交易的基本精神
3、堅持市場交易原則作用和意義
(六)作業布置
去有關菜市場和商場,觀察有沒有違背市場交易原則的行為,并加以記錄。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觀察能力,還可以培養思維能力,增強政治課的興趣。
六、信息反饋
課堂教學的信息反饋,對教師來說有助于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策略;對學生而言,有助于鞏固知識,提高學習能力。信息反饋的途徑有課堂觀察、課后作業以及座談會等。
以上闡述僅僅是我的粗淺見解,當然設計與操作總會有一定的距離。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