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政治教師招聘試題 >> 內容

專家指定命題中學政治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卷及答案解析(2)

時間:2011-9-1 9:24:30 點擊:

  核心提示: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恰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題后括號內。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最早在教學理論上提出班級授課制思想的是() 。 A.盧梭 B.夸美紐斯 C.裴斯塔洛齊 D.凱洛夫 2.提出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的心理學...
三、辨析題(判斷下面命題的正誤,并闡述自己的理由。10分)

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但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相悖的。

四、簡答題(12分)

最近十年,國際上生產柴油發動機的噴油系統的主流技術從機械式轉向電控式。面對這種技術變化,原來我國該行業最大的企業A擔心自己無力自主開發出能夠達到歐洲標準的技術,無法進入歐洲市場,于是決定與外國企業合資以引進技術。合資的結果是:外國企業控股67%;把企業A的幾百名技術人員全部納入合資企業;還規定企業A其他分公司的同類產品永遠不能進入歐洲市場。由于決策失誤,目前企業A已經瀕臨破產。

我國另外一家企業B則決定自主開發電動噴油系統。該企業在不斷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經過無數次實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成功開發出了達到歐洲標準的電控噴油系統。現在,其產品打進了歐洲市場,企業蒸蒸日上,成為國內該行業的領頭羊。

聯系上述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回答:技術落后的企業如何才能實現成功追趕?

五、材料分析題(18分)

材料一:1978年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進行理論和實踐創新,使我國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極大地激發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黃健民的經歷是改革開放以來普通百姓命運變化的縮影。20世紀80年代初,他由農村來到沈陽,從擦皮鞋、做木工到擺服裝攤,不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積極為公益事業作貢獻,并致力于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2007年他成為沈陽市第一位“農民工”人大代表。

材料二:中國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一個美國家庭做了“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試驗,結論是:沒有中國產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會變得艱辛。中國不僅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市場,2001年以來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約1000萬個就業機會;中國使用外資為國際資本提供了廣闊市場。30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對國際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2%。我們可以充滿自信地說:“世界曾等待中國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國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認識中國。”

結合材料一、二,運用政治常識說明中國有信心讓世界認識中國的理由。要求:邏輯清晰。

六、教材分析題(20分)

對高一政治第五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教育理論與實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夸美紐斯針對當時學校中個別教學法效果差、效率低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嶄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即班級授課制。根據這種制度,學生被組織成班級,每個班又分成幾個小組;一名教師向全班授課,一個教師可同時教幾百個學生;學生組長協助教師維持課堂紀律。

2.D[解析]操作性條件反射這一概念,是斯金納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斯金納把行為分成兩類:一類是應答性行為,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應,如學生聽到上課鈴聲后迅速安靜坐好的行為;另一類是操作性行為,是有機體自身發出的反應,與任何已知刺激物無關。桑代克是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聯結”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學的核心概念。華生是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建人,他的行為主義又被稱作“S-R”心理學,即刺激-反應心理學。

3.A[解析]在正常的條件下,個體的心理發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順序性。如認知的發展是從感知動作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到抽象概括思維。

4.B[解析]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包括學科間的相關點、相關性質、邏輯關系等;了解學科的發展脈絡;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

5.D[解析]倒攝干擾,又可稱為倒攝抑制,指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先學習的材料發生的干擾作用。前攝抑制,指先前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的材料的干擾作用。

二、判斷題

1.√[解析]杜威認為,教育能傳遞人類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把社會生活維系起來和發展起來,教育即生活。

2.×[解析]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科學技術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可以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手段。

3.√[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所以題中說法正確。

4.√[解析]略

5.×[解析]教學與智育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

第二部分 政治專業基礎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我國的小家電由于質量問題,即使價格低廉也不敢去歐洲市場競爭,這反映出使用價值影響了價值的實現。A、D兩項說法錯誤,B項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

2.A[解析]B、D兩項說法錯誤。市場經濟的盲目性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參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領域從事經營,單個生產者和經營者不可能掌握社會各方面的信息,也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因此,在進行經營決策時,也就是僅僅觀察市場上什么價格高、有厚利可圖,并據此決定生產、經營什么。題中的說法與盲目性的含義不符,故不選C項。

3.C[解析]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不斷發展使人與自然的矛盾也隨之深化和發展,而并非是失控;題中的材料是關于冰雪災害的問題,未反映出人類是自然界的主宰,而且說明在自然規律的作用下,人類要如何應對自然災害,②④兩項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4.D[解析]①②和③④分別是相反的觀點。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聯系是有條件的,①、③的說法是錯誤的,故選D項。

5.B[解析]人類可以認識自然規律,但不能準確地預見未來,更不能改變自然規律,因此,①、④說法錯誤,應選B項。

6.A[解析]略

二、多項選擇題

1.ABD[解析]想象要在一定的現實條件下才能轉化為現實,不是所有的想象都能轉化為現實,故C錯誤,不選。

2.AB[解析]題中四個選項的說法均正確,但C、D兩項與題中的材料無關,故不選。

3.BC[解析]居民通過選舉產生居委會,參與民主管理,并非選舉出基層政府,A項錯誤。D項“全體居民”范圍過大,與題意不符,不選。正確答案為BC。

4.BC[解析]題中指出新組建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并把國家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主要是為了實現公共服務職能和貫徹科學發展觀,A、D兩項拔高了題中所給材料的意義。

5.ABD[解析]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持續高速上漲的直接原因并不是雪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C項說法錯誤,不選。

6.ACD[解析]國際油價上漲對石油出口國來說是有益的,B項說法明顯錯誤,不選。

三、辨析題

(1)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有利于調動資本、技術所有者投資活動的積極性,既能解決資金、技術短缺的困難,又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所以,認為資本、技術參與收益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是正確的。

(2)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目標要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來實現,只要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一切反映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生產經營方式都可以使用。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吻合的。

(3)題中觀點肯定了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但否認了它與社會主義本質的一致性,是片面的。

四、簡答題

第一,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對企業自身的實際狀況應做全面客觀的分析,既要看到我們在技術上與國外同行的差距,又要看到我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實力和潛力,能夠在學習外國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

第二,要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要有敢于創新的勇氣與信心,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

第三,要正確處理內外因的關系。技術落后的企業,在學習外國技術的同時,更要重視內因,努力創新。

第四,要重視實踐的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只要在實踐基礎上反復探索、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成功追趕。

五、材料分析題

答案提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使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顯著增強。

六、教材分析題

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創造出來的全部財富,有相當一部分要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集中分配,這就涉及財政和稅收等問題。因為,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的集中性分配,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對市場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稅收則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本課的主要內容就是介紹積累和消費的關系、財政、稅收等基本知識。這是從社會產品分配的角度對社會經濟過程進行的分析,因而是全書的重點之一。

首先,從社會產品分配的理論來看,它是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內容。分配是再生產全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生產決定分配,沒有生產就沒有分配,分配的性質、原則和形式由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狀況決定。同時,分配對生產也有反作用,能促進或阻礙生產的發展。因此對分配中積累與消費的關系和比例,以及財政、稅收的性質和作用的分析,是經濟理論研究的重要方面。

其次,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踐來看,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運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徑組織財政收入,合理安排財政支出,使社會成員樹立依法納稅的意識,做到自覺納稅,都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具體措施。所以,本課涉及的內容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综合在线观看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码永久免费2020 | 亚洲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 玖玖资源综合视频在线 | 香蕉成人67194 | 综合亚洲国产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