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4 個備選答案中,選擇1 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并將其選項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 分,共30 分)
1.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市場體系不斷健全,宏觀調控繼續改善,政府職能加快轉變”。下列行為屬于宏觀調控經濟手段的是()
A.國家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B.物價部門核準公共交通的價格
C.國家修訂個人所得稅法 D.工商部門給新辦企業發放營業執照
閱讀下列資料,回答2~4 題。
2008 年1 月中下旬,我國南方10 多個省(區、市)持續降雪,出現低溫冰凍的極端天氣現象,造成嚴重災害,給人民生活、生產帶來極大困難和損失。有專家指出,極端天氣如果發生在遠古或者發生在人煙稀少的地區,就不會構成如此嚴重的災難。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災害,和時值“春運”,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展較快地區以及防災準備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關系。鑒于此,我國政府提出,經濟越是發展越要高度重視防范災害的工作。
2.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極端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這表明()
①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不斷發展使人與自然的矛盾也隨之深化和發展
②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不斷發展使人與自然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類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與自然界的聯系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
④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使人類超越自然而逐漸成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災害一般是在各種不利因素同時出現時發生的,對人們生產、生活各方面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不利影響。這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
①聯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結果
②聯系是多樣的,因此應該全面地認識與事件有關的各種聯系
③聯系是客觀的,因此事件的發生與人的活動無關
④聯系是有條件的,因此應該注意具體地分析事件發生的各種條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抗災救難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這個思想的哲學依據是,人能夠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①認識自然規律,精確預見自然的未來變化
②認識人類行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適當的行動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結果產生
④采取適當的行動改變自然規律和相關的條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假設某國2007 年生產M 商品10 億件,單位商品的價格為10 元,M 商品價值總額和價格總額均為100 億元。如果2008 年從事M 商品生產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他條件不變,則2008 年M 商品的價值總額和價格總額分別為()
A.100 億元和110 億元B.110 億元和110 億元
C.110 億元和121 億元D.121 億元和121 億元
6.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制造出諸如醋酸纖維、聚苯乙烯、合成橡膠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數量已達百萬種。這一情況說明()
A.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和發展依賴于人的意識
B.人們有意識地創造人工自然物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然物的規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脫離天然物而存在
D.人類通過實踐可以改變自然物的具體形態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7.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人民在抗震救災中爆發出的巨大力量贏得了世界贊譽。海外媒體發表評論說,一個領導人在兩小時內就飛赴災區的國家,一個能夠出動十多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數百億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而排長隊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這表明()
①提高國際影響力是發展綜合國力的關鍵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
③動員和組織能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
④物質力和精神力都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8.美國發生的引起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蕩的事件是()
A.信用卡拖欠危機B.投資過剩危機
C.消費信貸危機D.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
9.某市市委決定將“民生凈福利”作為評價政府工作的指標。這一舉措體現了()
A.科學發展觀的主旨是以人為本
B.民主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C.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心系群眾
D.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10.泰戈爾說:“真理之川從他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這說明()
A.真理與謬誤相互區別 B.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
C.真理與謬誤相互融合 D.真理以謬誤為基礎而存在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2008 年8 月8 日開幕的北京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節日。回答
11~12 題。
11.奧運會將通過各種方式展現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體現奧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這是因為()
①尊重文化差異是繁榮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③各國都遵循各種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理念,不僅激勵人們在體能上刻苦訓練以追求超越,更激勵人們通過體育科技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來實現這種超越。體育科技的發展,體現了人類對自身能力認識的發展,
推動世界紀錄不斷被刷新,這表明()
A.認識的不斷發展推動著實踐的不斷發展
B.認識具有自我超越的內在力量,并成為實踐發展的動力
C.認識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永無止境
D.認識到的真理總是在認識發展中不斷被否定
13.近年來,我國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下列屬于社會福利方面的措施的是()
A.提高失業保險金的標準
B.增加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
C.中央財政增加補助地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資金
D.在全國范圍內對適齡兒童實行免費常規疫苗接種
1978 年以來,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回答14~15 題。
14.在改革中,黨中央作出了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頒布了國有企業黨員發展、教育條例。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①堅持依法執政②加強組織建設
③堅持政治領導④堅持思想領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國有企業改革通過多次試驗、反復比較,經歷放權讓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階段,增強了國有經濟的控制力,鞏固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材料蘊涵的哲理有()
①事物的發展要經歷量的積累過程
②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③對社會關系的變革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④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要從根本上改變舊的生產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4 個備選答案中,選擇2~4 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并將其正確答案的選項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少選、多選、錯選該題均無分。每小題2 分,共10 分)
16.據媒體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家利用互聯網技術做了一次實驗,證明只要通過“電子郵件的
6 次信息接力”,一個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聯系上。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B.事物之間的聯系都是人為的
C.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實現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聯系的基礎
17.近年出現“國家公務員考試熱”,由于報名人數過多,網絡系統一度癱瘓。這表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應該()
A.樹立競爭就業觀 B.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C.樹立職業平等觀 D.改善勞動就業環境
18.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新的產業格局,其主要內容有()
A.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B.以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
C.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D.服務業全面發展
19.據報載,北京市××區開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動,通過文化資源孕育文明、群眾文化哺育文明、文化興趣培育文明等三種途徑,營造文明城區,這是因為()
A.文化和文明是沒有區別的 B.文化中的積極成分構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 D.文化進步程度與文明發展水平是同步的
20.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性問題,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依靠廣大農民群眾,因為()
A.廣大農民是我國現代化事業發展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
B.工農聯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證
C.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保證和支持著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和穩定發展
D.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