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新課程精神結合教學實際,你是如何加強學生學法指導的?
答:1)提高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2)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3)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以及迎接挑戰的能力。4)通過布置適當形式的家庭作業,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以及對社會健康問題的責任感。5)發揚教學民主,經常聽取學生的意見,與學生一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以適當的方式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2、在投擲教學中,最應注意的是安全,你在實際教學中是怎樣做的?
答:1)建立課堂常規,強化紀律教育。如:未經允許不擅自離開隊伍,要求學生穿運動服上課,身上不能帶有小刀等鋒利硬物,不要佩帶胸針等飾品,不要留長指甲等;2)上課前要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后,再進行組織教學。3)上課要聽指揮、遵守紀律,嚴禁學生有嬉戲取鬧、任性蠻干、動作粗野,違反運動規則的行為。4)準備活動要充分。5)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程序、原則進行教學,對學生的位置要嚴格限制,讓學生遠離危險區,嚴禁對擲,要告訴學生等同組同學都投擲完以后再統一撿回器材,或者安排見習生幫助,隊伍中其他的人不可亂跑,搶擲。63、請就"怎樣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談談你的做法?
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形式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效果的檢驗等,都必須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讓學生多一些選擇、讓學生多一些想象、給學生多一份責任、給學生多一份信心。
4、組織一次小型體育比賽,需制訂一個比賽規程,制訂比賽規程必需具備哪些方面的內容?
答:組織一次小型體育比賽,制訂比賽規程必需具備以下內容:1、比賽名稱和任務;2、時間與地點、3、參賽辦法(分組、人數、資格等);4、比賽辦法(方法、確定名次等);5、比賽規則;6、獎勵辦法;7、報名日期和方法;8、對參賽單位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5、上好一堂《體育與健康(體育)》課將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為保證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并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就一節《體育與健康(體育)》實踐課的備課須考慮哪些內容?
答:就一節《體育與健康(體育)》實踐課的備課須考慮教材、學生、教法、場地、器材、時間、氣候、安全、教案等內容。
6、教育教學研究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意義的認識活動,它與一般的工作總結不同,需要經歷一個科學而嚴密的思維過程,一項具體的課題研究,從選題到獲得成果,一般需經過哪幾個步驟?
答:一項具體的課題研究,從選題到獲得成果,一般需經過以下幾個步驟:1、選擇研究課題;2、制定研究計劃(題目、目的意義、對象、方法、時間安排等);3、實施研究活動(材料要真實、充足);4、對研究材料加工、整理和分析;5、撰寫研究報告或學術論文。
7、某中心學校征地一塊,該地塊長110米、寬51米,現請你給該校設計一個周長為250米、有6條跑道的半圓式田徑場,(跑道寬為1 .22米)。計算出該田徑場直道總長、彎道總長、田徑場半徑、用地總長、用地總寬。并寫出計算過程。(取小數點后兩位)
解題結果:該田徑場的半徑為18米;彎道總長為135.07米;直段總長為114.93米;用地寬為50.64米;用地長為108米。
8、簡述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關系。
答: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學校體育的主要目標也是通過體育活動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的體質。因此,學校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在增進學生的健康方面是相一致的。
9、實現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
答: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定,學校體育工作是指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外運動訓練和體育競賽,是實現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通常也稱為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兩大方面組織形式。
(1)體育課。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它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教學計劃所開設的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體育教育過程。
(2)課外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是實現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的重要組織形式,它包括早操、課間操、班級體育鍛煉、課外運動訓練與體育競賽,以及在校外進行的遠足、郊游、夏(冬)令營等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10、簡述體育教學過程的一般規律。
答:體育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可分為一般教學規律和特殊教學規律兩類。
(一)體育教學過程的一般規律
體育教學過程的一般規律是指體育教學同其他學科一樣,所共有的普通規律。
1)社會制約性規律。2)認識規律。3)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4)教與學辯證統一的規律。5)教育、教養和發展相統一的規律。6)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相統一的規律。7)教學效果取決于教學基本要素合力的規律。8)體育教學過程的控制反饋規律。
(二)體育教學過程的特殊規律
體育教學過程的特殊規律是指體育教學過程所特有的規律。
l)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2)人體機能適應性規律。3)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
11、簡述課外體育鍛煉的意義。
答: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課外體育鍛煉是利用課余時間,運用各種身體練習的方法,結合自然力和衛生措施,進行經常的全面身體鍛煉,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培養鍛煉習慣,調節精神和豐富課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一)有助于體育興趣、習慣的培養;(二)有助于終身體育基礎的形成;(三)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文化學習;(四)豐富課外文化生活,促進校園文明建設。
12、什么是課程評價?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是通過系統收集課程設計、課程組織實施的信息,依據一定的標準和方法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
目的是對課程設計和組織實施的科學程度進行診斷,并確定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它是不斷完善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據和途徑。
13、小墊子在體育課教學中經常使用,請你舉出4種在不同教學內容中合理使用小墊子的方法。
答:1)技巧:前滾翻 仰臥起坐 肩肘到立;2)游戲:作障礙等;3)單杠或雙杠:保護;4)在投擲教學中做目標。
14、籃球運球的練習方法有哪幾種?(要求答四種以上)
直臂對墻運球 、直腿坐、做體側運球 、單臂支撐旋轉運球 、原地高運球踢腿
原地胯下左、右運球 、原地背后換手變向運球 、原地胯下前后運球
環繞兩腿做8字運球 、原地運兩球(同時起落) 、原地運兩球(交替起落)
15、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1)運用游戲培養學生的興趣2)合理選擇教材培養學生運動的興趣
3)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
16、跳高的助跑有什么作用?
助跑的任務是獲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為提高起跳效果和順利地越過橫桿創造條件。
17、體育運動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運動時要消耗能量。體力活動愈劇烈,氧的消耗愈多,于是呼吸活動就會通過各種調節方式明顯得到加強。運動對呼吸機能的作用是復雜的,除能最大程度地改善人體的吸氧能力,降低呼吸中樞對乳酸和二氧化碳的興奮性和增強人體對缺氧的耐受力外,據稱還能促使呼吸機能出現"節省化"。實驗證明,由于運動員呼吸機能的高度發展,呼吸和動作配合的協調完善,在進行定時活動時,呼吸系統的各項指標的變化,都比一般人要小。
(1)體育鍛煉能提高呼吸機能(呼吸肌發達,收縮力增強、最大通氣量大、肺活量增大、呼吸差區別較大)。
(2)體育鍛煉能提高缺氧耐受力、氧的吸收利用率,調節呼吸的節奏和形式的能力增強
18、影響體育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幾方面?
1)能否激發并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2)學生是否了解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
3)教師是否掌握了讓學生易于理解的教學技能。4)教師應用的教學策略是否得當。
19、體育鍛煉對促進身體健康有哪些益處?
(1)預防心血管病 (2)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 (3)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 (4)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 (5)降低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性 (6)預防骨裂 (7)保持身體活動的能力 (8)控制體重與改變體型 (9)延年益壽
20、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
一、體育鍛煉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體育鍛煉是心理發展的一種動力
三、體育鍛煉能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四、體育鍛煉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