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試述人的特點及其對教育的要求。
(1)人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教育培養人不能脫離社會關系,必須依據社會關系的需要并在社會關系中進行。同時,教育也要重視人的自然性,要按照人的發展規律進行教育。
(2)人是受動性與能動性的統一。教育必須充分考慮人的主觀能動性,既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的客體,更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的主體;既要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
(3)人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一方面要堅持統一的教育要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在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特長。
2、什么是人的身心發展?人的身心發展包括哪些方面?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人的身心發展是指人的身心在特定階段的特定方向的發展,即人從出生到成年期間在身心兩個方面所發生的積極變化。
包括身體的發展和心理的發展。身體的發展包括肌體的發育和體質的增強;心理的發展包括認知和意識兩方面的發展。
人的身心發展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身體發展是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心理的發展不僅寓于身體發展之中,而且隨著身體的發展而發展。同樣,認識、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過程和特征,也總是制約著身體的正常發展。因此,教育促進人的身心發展,必須是促進人的身心的和諧發展。
3、試述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2)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3)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4)人的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5)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4、關于人的身心發展有哪些典型觀點?其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么?
典型的觀點有:遺傳決定論、環境決定論、二因素論
(1)遺傳決定論:英國的高尓登和美國的霍尓。觀點:人的發展是由人的本能決定的,后天的環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2)環境決定論:美國的華生。觀點:人的發展是由后天的環境決定的。
(3)二因素論:美國的吳偉士和德國的施太倫。觀點:人的發展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的
5、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遺傳、環境和學校教育
6、什么是遺傳素質?如何理解遺傳素質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遺傳素質:通過遺傳而獲得的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點。
作用:
(1)遺傳素質是人的發展的生物前提。
(2)遺傳素質的個別差異為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提供最初的可能性。
(3)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4)不宜夸大遺傳素質的作用
7、什么是環境?如何理解環境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環境是圍繞在人的周圍并對人的生存和生活作用的因素。
作用:
(1)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
(2)環境決定人的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
(3)環境的決定作用是通過人的內部因素實現的。
8、試分析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的作用及其表現。
學校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
表現:
(1)學校教育對于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9、為什么說學校教育在人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
(3)學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10、試述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年齡特征和中學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一、少年期的年齡特征與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1、少年期的年齡特征
身心狀態的劇變,內心世界的發現,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的加強,是少年期表現出的總體的階段特征。(階段性)
2、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給少年獨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導,豐富少年的內心世界,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和理想自我。在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在情感方面,應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體驗。
二、青年初期的年齡特征與高中教育的個性發展任務
1、青年初期的年齡特征
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時期,個性的定型時期和個體從準備投入社會生活向正式投入社會生活轉變的時期。
2、高中教育的個性發展任務
高中階段是中學期間學習負擔最重的時期,也是青少年體質增強的時期,學校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有著重要的責任。注意提高學生自我調節生活和心理狀態的能力。幫助青年人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