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詞匯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命題學習
41.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或其他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為反應,巴甫洛夫稱之為( )。
A.刺激分化
B.刺激比較
C.刺激泛化
D.行為強化
42.看見路上的垃圾后繞道走開,這種行為是( )。
A.強化
B.懲罰
C.逃避條件作用
D.消退
43.先行組織者教學技術的提出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
A.斯金納
B.布魯納
C.奧蘇伯爾
D.桑代克
二、填空題: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知識是客觀事物的特征和聯系在人腦中的_______,它是來自反映的對象本身的認知經驗。
2.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要求的______,它是來自于活動主體所作出的行動及其反饋的動作經驗。
3.斯金納認為,學習的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上的變化,而______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
4.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類:應答性行為和______行為。
5.當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稱作______。
6.加涅認為,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就得采取______策略。
7.當信息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時,信息發生了關鍵性轉變,即要經過______過程。當需要使用信息時,需經過檢索提取信息。
8.從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來看,學習是學生與______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9.加涅在《學習的條件》一書中先后提出的______分類和學習結果分類影響較大。
10.加涅早期根據______由簡單到復雜、學習水平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把學習分為八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層級結構。
11.加涅根據學習的結果將學習分為智慧技能、______、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和態度。
12.我國心理學家主張把學生的學習分為______、技能學習和行為規范三類。
13.斯金納認為,操作性行為主要受______規律制約。
14.斯金納認為,強化有______之分。
15.回避條件作用與逃避條件作用都是______的條件作用類型。
16.建構主義是行為主義發展到______以后的進一步發展。
17.完形-頓悟說認為完形是一種______結構,是對事物關系的認知。
18.嘗試錯誤學習的基本規律是效果率、練習率和______。
19。巴甫洛夫提出經典性條件反射論,基本規律有獲得與______、刺激泛化與分化。
20.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是動機原則、______原則、程序原則和強化原則。
21.意義學習,其主觀條件是學習者知識結構中必須具有能夠______的適當的原有知識。
22.桑代克嘗試-錯誤說是建立在小貓______基礎上的。
23.斯金納認為行為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和______行為。
24.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包括______、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25.完形-頓悟學說認為,學習是通過______過程實現的。
26.奧蘇泊爾認為,影響接受學習的關鍵因素是認知結構中適當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的可利用性,為此,他提出了“______”的教學策略。
27.______學說作為最早的一個認知性學習理論,肯定了主體的能動作用,把學習視為個體主動構造完形的過程,強調觀察、頓悟和理解等認知功能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28.在教育心理學的認知領域里有很大影響的學習理論是奧蘇洎爾的______和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
29.奧蘇泊爾根據兩個維度,對認知領域的學習進行了分類。一個維度為學習進行的方式,學習因此可以分為接受學習和______;另一個維度是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系,學習因此可以分為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
30.______是用以調節人際交往,實現社會控制,維持社會秩序的思想工具,它來自于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交往經驗。
31.教學不是知識傳遞,而是知識的______。
32.斯金納認為______的作用在于改變同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
33.回避條件作用與逃避條件作用都是______的條件作用類型。
34.布魯納認為學科基本結構包括______、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方法。
35.負強化與懲罰的含義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36.______也是概念同化過程,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形式。
37.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______。
38.完形-頓悟學說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在主體內部構造______。
39.強化也是一種操作,它的呈現或撤除能夠______發生的概率。
40.教師在教授概念時常常以定義的形式直接向學生呈現概念,這是一種______。
41.關于學習的分類,教育心理學家和教學設計專家______在《學習的條件》中先后提出學習層次分類和學習結果分類,影響較大。
42.聯結學習理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在______和反應R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
43.桑代克把人和動物的學習定義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認為這種聯結的形成是通過______逐步減少錯誤一再嘗試這樣一個往復過程習得的。
44.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______,刺激泛化與分化。
45.刺激泛化與刺激分化是互補的過程,泛化是對事物的______的反應,分化則是對事物的差異的反應。
46.所謂編碼,不是把有關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______。
47.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說明,學習是______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過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構成的。
48.布魯納認為學習任何一門學科的最終目的是______。
49.意義學習的目的,就是使符號代表的新知識獲得______。
50.接受學習是______。
51.應答性行為是經典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______行為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
三、簡答題。
1.簡述學習的心理實質。
2.簡述人類學習與動物學習的本質區別。
3.簡述學生學習的特點。
4.簡述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和學習結果分類理論。
5.簡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模式。
6.簡述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內容。
7.簡述意義學習的條件。
8.簡述格式塔心理學派理論的主要觀點。
9.簡述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10.簡述我國心理學家的學習分類。
11.簡述什么是先行組織者。
12.簡述奧蘇伯爾對學習進行的分類。
四、論述題。
1.結合教學實際論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2.論述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及其對中小學教學的啟示。
3.論述桑代克主張的學習應遵循的三條重要學習原則。
4.有的人認為,接受學習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該完全摒棄。
(1)請就此發表你的看法。
(2)辨析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理論的關系。
(3)思考如何用其相互關系來指導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