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首先要:
A.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B.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C.樹立科學的統籌觀 D.樹立科學的全局觀
【答案】B。解析:發展觀是關于發展問題的總的看法,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政績觀是領導干部對政績所持的態度,包括為誰創造政績、創造什么樣的政績、如何創造政績、如何評價政績等基本問題。******同志指出:“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首先就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不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就不可能落實正確的政績觀。”這一重要論斷,為我們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與正確政績觀的關系提供了思想方法上的鑰匙。
2.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
A.速度至關重要 B.以人為本
C.要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 D.全面、協調、可持續
【答案】B。解析: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今年6月25日,******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再次重申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這是因為:
A.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民是全國人口的大多數
B.沒有農民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全面小康
C.農業既是工業原料的基地,又是工業品的廣闊市場
D.增加農民收入可以擴大有效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答案】B。解析:解決“三農”問題,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關鍵。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這是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根本問題
4.十六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堅持以 為核心。
A.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
B.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C.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
D.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答案】B。解析:闡明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即: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重點,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5.十七大報告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 ,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 ,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 。
A.改革開放 快速發展 與時俱進
B.快速發展 實現小康 改革開放
C.改革開放 與時俱進 快速發展
D.快速發展 實現小康 與時俱進
【答案】A。解析:十七大報告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
6.“三個代表”這一科學理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問題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創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B.什么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C.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怎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答案】C.解析: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集中全黨智慧,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理論勇氣進行理論創新,逐步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系統的科學理論。這一科學理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問題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7.黨要堅持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此,必須:
①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
前進方向 ②堅持發揚和光大民族精神
③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④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
A.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解析: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此,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把所有這些戰略和方針政策進一步付諸實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能夠逐步成為現實。
8.“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創造性地運用它們分析當今世界和中國的實際,為我們:
A.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新的理論概括
B.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最終奮斗目標、根據實際制定和實施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科學戰略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C.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論要求
D.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斷在實踐中推進理論創新打開了新的理論視野
【答案】A。解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創造性地運用它們分析當今世界和中國的實際,為我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新的理論概括;堅持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統一,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最終奮斗目標、根據實際制定和實施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科學戰略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場,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吸取營養,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論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斷在實踐中推進理論創新打開了新的理論視野。
9.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其前提和基礎是: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C.發展對外貿易,引進資金和先進技術
D.實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
【答案】B。解析: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其前提和基礎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10.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是:
A.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C.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D.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答案】A.解析: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CD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措施。
11.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的、首要的理論問題是:
A.確定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搞清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
D.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模式
【答案】B。解析: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12.訴訟時效作為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就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法定期間,它只運用于:
A.支配權 B.請求權 C.形成權 D.抗辯權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從《民法通則》第137、138條的規定可以看出,訴訟時效適用于請求權。
13.某市工商局以大華貿易公司倒賣化肥為由,決定對該公司罰款7萬元,同時對該公司王經理罰款800元。大華公司和王經理對該處罰決定都不服而向法院起訴。大華公司和王經理的訴訟地位是:
A.共同原告 B.大華公司為第三人
C.王經理為第三人 D.由大華公司與王經理協商
【答案】A。
14.行政處罰由( )的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
A.違法行為人住所地 B.違法行為人經常居住地
C.違法行為發生地 D.行政機關所在地
【答案】C。解析:為了規范行政處罰行為,防止在行政處罰中出現積極的和消極的沖突,《處罰法》明確規定:第一,實行一事不再罰的原則。即對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第二,明確了處罰管轄的標準,規定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第三,明確出現管轄爭議的解決途徑,規定對管轄權有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15.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將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化、法律化
D.必須使每一個公民都增強法制觀念
【答案】A。解析:社會主義法制是指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包括法的制定、法的執行、法的遵守、法律監督等全部內容。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1)有法可依。就是要求有完備的法律可供遵循,這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首要前提和保證。
(2)有法必依。有法不依,等于無法。要求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全體公民提高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法律,這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關鍵。
(3)執法必嚴。它要求執法機關、執法人員要不折不扣按照法律規定的工作程序辦事,執行法律必須嚴格、嚴肅、嚴明。
(4)違法必究。這是社會主義法制存在和鞏固的一個必要條件。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并予以制裁;保障一切無罪的人不受追究;任何人不得凌駕于法律之上,不得享受法律規定以外的特權;更不允許國家公職人員濫用職權,逃避責任,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