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本罪主觀上只能是故意
B.泄露國家秘密的行為在客觀上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犯罪
C.非國家工作人員犯本罪的,應根據其情節輕重,適用本罪法定刑進行處罰
D.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的,應依間諜罪處罰,不適用本罪
【答案】BC。解析:根據我國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據此條判斷: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三十一條第二款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娶刺探、收買、非法提供
軍事秘密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67.中國的改革開放從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起步。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黨中央又適時提出了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第一批項目總投資額數百億元。到2020年,全國地區發展差異系數(根據各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離散系數計算)將控制在0.747以下。這段材料所體現的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包括:
A.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發展
B.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
C.堅持東中西部平衡發展
D.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答案】AD。解析:本題考查統籌區域發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發展。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題干主要涉及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發展的問題、地區差距問題和東中西共同發展問題,AD項是這段材料蘊涵的發展觀的精煉概括。題干沒有提到鼓勵東部地區發展的問題,B項被排除;統籌區域發展并不代表東中西部平衡發展,C項表述也不正確。
68.青藏鐵路建設部門把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作為第一任務,嚴格在控制施工活動范圍,控制濕地、草甸和草原植被破土面積,做好植被、表土的保護和恢復、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過程中,所有施工范圍內的草皮全部移植到選定場地并澆水養生,在工程完工時移回。環境保護已成為工程質量達標的前提條件。這一事實說明:
A.必須堅持以環境建設為中心
B.要處理好西藏植被保護與青藏鐵路建設關系
C.必須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D.速度、質量、效益要統一
【答案】BC。解析:本題考查對 “五個統籌”要求中的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解。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個發展觀的中心是經濟建設,因此首先排除A項。這個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題干論述的事實涉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問題,具體內容是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的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只有BC項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論述。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是經濟建設問題,在題干所述事實中沒有得到體現,D項被排除。
69.“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它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理論。這種一脈相承具體表現在:
A.都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B.都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C.都提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舉的原則
D.都堅持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宗旨
【答案】ABD。解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樣,它們立論的基礎都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宗旨立場貫通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重點強調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舉的原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則提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舉的原則,馬克思列寧主義為社會主義設置的前提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因而未重點強調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舉的原則,所以C項被排除。
70.鄧小平說,只有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因為:
A.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B.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
C.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精神文明對物質文明有反作用
D.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發展的基礎,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
【答案】ABCD。
71.我國法律關系的主體有:
A.自然人 B.集體主體 C.國家 D.行為
【答案】ABC。解析:我國法律關系主體的種類:
(一)公民。
(二)國家機關。
(三)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
(四)國家。除上述主體外,一些社會構成單位(利益共同體)在某些法律關系中也是主體。
72.下列屬于國家憲法修改程序組成部分的內容是:
A.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
B.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議
C.全體到會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數通過
D.全體代表2/3以上的多數通過
【答案】ABD。
7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其措施包括:
A.逐年加大國家財政投資和信貸資金對農業、農村的投入
B.加強農村道路、飲水、沼氣、電網、通信等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建設
C.加強教育、衛生、文化等農村公共事業建設
D.完善消費環境和政策
【答案】ABC。
74.以前大多數人認為工人只要有一個壯實的身體,太多的文化知識根本用不上。
但是21世紀初青島港工人許振超卻由一名普通的吊車司機成長為橋吊專家,他兩次刷新新世界集裝箱卸記錄,并承擔了多項重大研究課題,這些事實體現了新時代工人的新風貌,反映了工人階級在自身素質建設方面開始由單純體力型轉為腦體結合型。許振超的事跡和中國工人階級的變化體現了黨的思想路線哪些核心內容:
A.獨立自主 B.解放思想 C.與時俱進 D.不斷創新
【答案】BCD。解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需隨著時代和形勢的變化而不斷地開拓創新,也就是要與時俱進。這就要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因此,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與時俱進。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但不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因此A項被排除。
75.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是:
A.時代主題由戰爭和革命轉變為和平和發展
B.新技術革命引起當代世界的深刻變化
C.我國社會主義的勝利和挫折
D.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衰成敗
【答案】ABCD。解析: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它是在和平和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和新技術革命浪潮興起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是在總結中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