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16年博士招聘簡章
一、學校概況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是2000年3月,經教育部和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全國第一所本科層次的民族師范學院;2007年成為貴州省第一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良好”等次的地方院校;2011年成為貴州省第一所獲批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的地方院校;2013年建立省級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并成為教育部20所轉型發展案例院校之一。學校初步形成鮮明的師范性、民族性、地方性、應用型辦學特色。
學校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勻市,總占地1800畝,校舍總面積46.9萬㎡,其中都勻校區占地800余畝,校舍面積24.9萬㎡;獨山校區占地1000畝,校舍面積22萬㎡。
學校現有文學與傳媒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等17個教學單位,設置7個教育碩士招生專業方向,另與廣州大學聯合招收藝術碩士、工程碩士、體育碩士,有48個本科專業。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學科專業結構和以本科教育為主,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培養各類人才的辦學體系。學校建有各類專業實驗室、公共實驗室105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8000多萬元;數字資源8500GB;萬兆校園網絡系統已鏈接互聯網和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滿足教學科研需要。建成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特色示范性專業5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貴州高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研究基地4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省級產學研基地5個、省級教學科研創新團隊6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專業)2個。
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科研注重產學研用結合。現有教職員工893人,其中專任教師796人。教師中教授 94名,副教授32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3人,在讀博士31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330人,碩士生導師30人;享受國務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省管、州管專家7人,貴州省教學名師5人。學校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61項,出版專著10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6000多篇,160多項科研成果獲州級以上獎勵。《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與甕福磷礦、貴州川恒集團、都勻毛尖茶集團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用合作關系。
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畢業生就業率高。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培養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200余名外國留學生。目前,在校學生14000余人。已培養十屆本科畢業生兩萬多人,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在95%以上,高出全省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研究生就業率100%。
加強對外交流,促進開放辦學。學校與廣州大學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與美國安娜門德斯大學等4所高校、臺灣大葉大學、樹德科技大學開展了教育、研究、文化交流合作,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開展技術援助、人才支持、科研幫扶項目,學校在國內外知名大學、學術機構中聘任客座教授來校任教、講學、考察和進行科研合作。學校經常選派教師出國進修、講學和科研合作,以提高學校的學術水平。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持續發展,質量立校、科研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秉承“崇德博學、敬業創新”的校訓,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創新發展”的精神,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致力于培養服務社會、服務民族地區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各類人才和職業教育師資,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二、專業需求
| 
 學科專業  | 
 需求重點  | 
| 
 數學類  | 
 基礎數學、應用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  | 
| 
 計算機科學類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等  | 
| 
 物理學類  | 
 理論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光學、無線電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等  | 
| 
 力學類  | 
 工程力學、固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等  | 
| 
 化學類  | 
 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工機械、化工工業、制藥工程、礦物化工)、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有機化學、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等  | 
| 
 農業經濟管理類  | 
 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農業技術經濟與項目管理、農村人力資源管理、農村金融、農業與農村社會發展等  | 
| 
 電子信息類  | 
 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路與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機械電子工程等  | 
| 
 公共管理類  | 
 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等  | 
| 
 理論經濟學類  | 
 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  | 
| 
 應用經濟學類  | 
 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財政學等  | 
| 
 工商管理類  | 
 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資產評估、文化產業管理等  | 
| 
 旅游管理類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  | 
|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  |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  | 
| 
 體育學類  | 
 民族傳統體育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等  | 
| 
 音樂與舞蹈學類  | 
 音樂學、舞蹈學、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編導等  | 
| 
 教育學類  | 
 學前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  | 
| 
 心理學類  | 
 應用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等  | 
| 
 新聞傳播學類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等  | 
| 
 戲劇與影視學類  | 
 廣播電視藝術學、錄音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等  | 
| 
 生物學類  | 
 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及基因工程、生物材料學)、化學生物學(活性天然產物化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園林植物生物技術、設施園藝)、  | 
| 
 民族學類  | 
 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等  | 
| 
 天文學類  | 
 天體物理、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等  | 
| 
 社會學類  | 
 社會學、社會工作等  |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英語、俄語、德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泰語、越語等東南亞小語種  | 
| 
 中國語言文學類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秘書學、中國民間文學)  |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等  | 
| 
 農學類  | 
 茶學(茶葉機械、茶藝、茶文化、茶樹栽培育種、茶葉加工審評)  | 
| 
 建筑學類  | 
 建筑學、市政工程  | 
| 
 其它類  | 
 學校需求的其它緊缺專業  | 
三、相關待遇
1.經濟待遇
(1)引進全日制博士,與學校簽訂協議工作八年以上,一次性獎勵安家費20萬元,科研啟動費5萬元;工作五年以上,一次性獎勵安家費12萬元,科研啟動費5萬元。
(2)對引進的國外全日制博士,經考核,特別優秀的另行獎勵5萬元。
(3)通過黔南州人才綠卡認證的,享受黔南州高層次人才相關待遇。
(4)享受學校博士津貼每月500元、黔南州博士津貼每月800元。
(5)享受副教授工資及相關津貼待遇。
2.住房待遇
提供人才公寓一套,在服務期間免費居住。人才公寓建成之前,每月補助租房補貼1000元。
3.配偶工作
符合貴州省有關政策規定的,按相應程序協助解決調入或畢業接收;其他情況校內安排非事業編制聘用崗位工作,并按規定購買社會保險。
4.職務晉升
晉升專業技術職務時,同等條件下優先。
四、招聘程序
(一)現場招聘
1、投遞個人簡歷、報名表,提交博士畢業證、學位證原件。
2、面試。
3、簽署意向協議。
4、提供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政審材料或學校出具的現實表現材料。
5、縣級以上醫院體檢,交體檢表。
6、學校辦理入編、聘用手續。
7、到崗工作。
(二)日常招聘
1、通過電子郵件投遞個人簡歷、報名表。
2、學校電話聯系本人。
3、到學校面談。
4、簽署意向協議。
5、向學校提交全部人事檔案、博士畢業證、學位證原件;網上學歷查詢打印件;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政審材料或學校出具的現實表現材料;體檢表。
6、學校辦理入編、聘用手續。
7、到崗工作。
五、聯系方式
1、通訊地址:貴州省都勻市斗蓬山路黔南民族師范學院人事處
郵編:558000
2、聯 系 人:李老師 電話:0854-8737025
盧老師 電話:0854-8758965 QQ: 363586596
3、電子郵件:qnsyrsc@126.com
郵件主題: 姓名+專業+學歷學位
4、學校主頁:http://www.sgmt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