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2009年10月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心理學(中學組)試卷
(9998)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 在教師自編測驗里,下面哪一類題型是主觀題( )
A、 選擇題
B、 判斷題
C、 填空題
D、 論述題
2. 在蘇聯,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的心理學家是( )
A、 卡普杰列夫
B、 桑代克
C、 烏申斯基
D、 維果斯基
3. 在正常條件下,心理的發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發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這是指心理發展的( )
A、 不平衡性
B、 定向性和順序性
C、 差異性
D、 連續性
4. 當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不包括( )
A、 知識觀
B、 品德觀
C、 學生觀
D、 教師觀
5. 頓悟說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納
D、 苛勒
6. 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是( )
A、 學習需要
B、 學習期待
C、 成敗歸因
D、 成就動機
7. 當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后,老師家長給予表揚和鼓勵,這符合桑代克學習規律中的 ( )
A、 準備律
B、 練習律
C、 動機律
D、 效果律
8. 處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是( )
A、 一般遷移
B、 正遷移
C、 垂直遷移
D、 水平遷移
9. 在有意義的學習中,在呈現正式的學習材料之前,先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介紹的一些引導性的材料是( )
A、 概念
B、 認知結構
C、 學習定勢
D、 先行組織者
10. 短時記憶的信息在頭腦中保持的時間一般不超過( )
A、 10分鐘
B、 1秒鐘
C、 1分鐘
D、 1刻鐘
11. 高原期通常出現在操作技能練習過程中的( )
A、 初始階段
B、 中間階段
C、 結束階段
D、 全過程
12. 下列不屬于元認知策略的是( )
A、 計劃策略
B、 組織策略
C、 調節策略
D、 監視策略
13. 計劃策略屬于( )
A、 精加工策略
B、 支持策略
C、 資源管理策略
D、 元認知策略
14. 問題解決是通過嘗試錯誤的方式來排除不成功的做法的過程,這一觀點的提出者是 ( )
A、 杜威
B、 桑代克
C、 弗洛伊德
D、 加涅
15. 從整個中學階段看,哪一個年級是品德發展的關鍵期( )
A、 初一年級
B、 初二年級
C、 初三年級
D、 高一年級
16. 心理咨詢與輔導的基本方法是( )
A、 實驗法
B、 測量法
C、 會談法
D、 觀察法
17. 狹義的教學環境是指 ( )
A、 教學的物理環境
B、 教學的心理環境
C、 教學的社會環境
D、 教學的文化環境
18. 有人說學生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是教師或家長期望的結果,能夠解釋這句話的原理是( )
A、 暈輪效應
B、 羅森塔爾效應
C、 同化理論
D、 關系轉換理論
19. 數學家高斯少年時自己發現了用首尾相加、將連加變為乘法的方法快速解決1—100的連加問題是一種( )
A、 真創造
B、 假創造
C、 類創造
D、 種創造
20. 品德是一種( )
A、 社會現象
B、 意識形態
C、 道德準則
D、 個體心理特征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 教育心理學從20世紀初誕生到50年代,__________受到教育心理學的奠基者的較大影響。
2. 學生的個別差異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差異和__________差異。
3. 斯金納認為有機體有兩種行為:一種是應答性行為,一種是__________。
4. 班杜拉將強化分為直接強化__________和自我強化。
5. 又稱學習心向,__________是指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時的心理準備狀態。
6. 陳述性知識主要是以命題網絡或__________來表征的。
7. 加涅把心智技能按簡單到復雜分為辨別學習、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級規則學習。
8. 學習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則是__________。
9. 創造性有兩種表現形式,分別是發明和__________。
10. 美國心理學家 繼承并拓展了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他提出了__________級水平__________個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
11. 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__________和 。
12. 認知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緒困擾的__________理論。
13. __________是指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
14. 師生交往的類型分為單項交往類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 簡述少年心理發展有哪些矛盾?
2. 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3. 簡述教學評價的分類。
4. 簡述教師的主要角色。
5. 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有哪些?
四、論述題(10分)
聯系實際談談如何開展學校心理輔導?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分,共40分)
1.D 2.C 3.B 4.D 5.D 6.B 7.D 8.C 9.D 10.C
11.B 12.B 13.D 14.B 15.B 16.C 17.A 18.B 19.C 20.D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桑代克 2.認知;性格 3.操作性行為 4.替代強化
5.學習定勢 6.圖式 7.概念學習;規則學習
8.生成性原則 9.發現 10.柯爾伯格;三;六
11.道德情感;道德行為 12.ABC
13.個別化教學 14.雙項交往類型;多項交往類型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1)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
(2)旺盛的精力與能力發展水平的矛盾。
(3)意志的自覺性與沖突性的矛盾。
2.(1)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識增強。
③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
④品德結構更為完整。
(2)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
①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
②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3.(1)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2)根據對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分為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
(3)從教學評價的功能看,分為配置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
(4)根據教學評價的嚴謹程度,分為正式評價與非正式評價。
4.(1)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第一,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第二,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
(2)家長的代理人和參謀。
(3)班集體活動的領導者。
(4)行為規范的示范者。
(5)心理輔導者。
(6)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5.(1)強化法(2)代幣獎勵法(3)行為塑造法(4)示范法(5)懲罰法(6)自我控制法
四、論述題(10分)
學校心理輔導的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以全體學生為對象的團體輔導。它以預防輔導為主,著眼點在于發展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維護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學生成長、成才;二是以少數學生為個別輔導。它以矯治輔導為主,是一種補救性的輔導。
在此基礎上,開展學校心理輔導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獨立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
(2)將心理輔導融于班級、團體活動之中。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
(4)個別輔導。
(5)團體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