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江、淮河洪澇B. 塔里木河斷流
C. 孟加拉灣颶風D. 澳大利亞高溫
讀甲、乙、丙三個國家輪廓圖,回答30~31題:
30. 關于三國進出口貿易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都進口熱帶經濟作物B. 都出口鐵礦石
C. 都出口小麥D. 都進口石油
31. 關于甲、乙、丙三國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 都分布有熱帶草原景觀B. 都是所在大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C. 人口密集區都位于國土的東南部D. 國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分類處理垃圾并使之資源化,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據此回答32~33題:
32. 以下行為屬于對垃圾資源化處理的是()。
A. 垃圾沼氣發電B. 泡沫飯盒的重復使用
C. 用建筑垃圾進行填海造陸D. 回收利用廢鋼鐵煉鋼
33. 為減少垃圾排放,就要實行清潔生產,其含義是()。
A. 不產生任何污染的生產過程
B. 一種將污染預防擴展到整個生產過程的生產方式
C. 在清潔的環境下進行生產
D. 利用清潔的能源和清潔的生產過程生產清潔的產品
讀右圖回答34~36題:
34. 圓圈地區廣泛種植的作物是()。
A. 水稻B. 花生
C. 小麥D. 棉花
35. 圓圈地區洪災嚴重,主要成因是()。
A. 植被稀少
B. 夏季多暴雨
C. 地下水水位高
D. 地面低洼,入海口少
36. 圓圈地區水資源十分緊張,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 工農業生產規模大B. 人口密度大
C. 全年降水量小D. 夏季風影響時間短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8分)
37. 我國水旱災害頻繁的氣候原因是。
38. 同緯度地帶,夏季氣溫高,氣溫低。在山地區域氣溫隨著海拔的而降低。
39. 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這個國家的城市是麻紡織工業中心,城市是棉紡織工業中心。
40. 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的地區是。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6分)
41. 地理教學方法
42. 地理講授法
43. 地理課外教學
五、綜合題(30分)
44. 圖中甲圖為“中國生態環境脆弱區圖”;乙“圖為中國貧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甲和圖乙的關聯性體現如下:
若此關聯圖發生在圖乙中的H處,則上圖空格中①表示,②表示;脫貧的主要措施。若此關聯圖發生在圖乙中的C處,則上圖空格中①表示,②表示;脫貧的主要措施有。(6分)
(2)制約圖乙中E處經濟發展的主要社會因素是,為此國家在該區規劃建設了最大的扶貧項目“”,該項目的完成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有。(4分)
45.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發生8.0級地震,四川省損失巨大,陜西、甘肅、重慶等省市也遭受重大損失,讀圖完成以下各題。(10分)
(1)圖中可以看出,此次地震中心(震中)處于地勢第級階梯與第級階梯交界處。 (2分)
(2)福建省和我國臺灣位于太平洋西岸,地處地震帶內。(2分)
(3)圖中①是我國陸上鄰國,②、③是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它們在第一時間向我國汶川地震災區提供援助,請寫出它們的國名:①;②;③。(3分) 4. 根據地球內部構造,解釋地震是如何產生的?(3分)
46. 讀歐洲部分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中A、B兩國農業均以業為主,這主要是因為兩國均屬于氣候。(2分)
(2)C國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設一個大型的葡萄生產基地,①②兩地中較適合的是地,理由是。(3分)
(3)D是半島,近年來該地區酸雨現象日趨嚴重。據調查,形成該地酸雨的污染物,多來自西歐國家的工業區,其傳送的載體是。(2分)
(4)E國新興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國土的和東北部,其獨特的發展模式是。(2分)
(5)近年來,A國的鋼鐵工業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鋼鐵公司還將煉鋼高爐建到荷蘭海邊,其主要目的是()(1分)
A. 接近消費市場,便于出口產品
B. 就近獲得從國外進口的大量煤炭
C. 減少污染,保護城市生態環境
D. 就近獲得通過鹿特丹港進口的鐵礦石
六、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47. 簡述檢測與評定學生地理學習質量的意義。
48. 簡述地理教材編寫的原則。
七、論述題(20分)
49. 怎樣理解地理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請談談你自己的認識和
八、教學設計(20分)
50. 請寫出《水資源》一課的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