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歷史教師招聘考試專業知識:第二章復習資料
《中國古代史》第二章
★如何認識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必要性和進步性?
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既是鞏固統一的需要,也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一方面,秦建立在滅六國的基礎上,秦把一切從中央到地方的大權集中于皇 帝一人手中,有利于加快對原六國的控制,避免地方權力膨脹威脅中央,這有利于統一,也是鞏固統一的需要。另一方面,封建的個體小農經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 央政權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保證小農經濟的生產和再生產;封建地主經濟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權制來保護他們的土地所有制,鎮壓農民的反抗,維護封建經 濟的基礎。因此,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相對于戰國以前分封諸侯制是一個歷史的大進步,它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也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
★對焚書坑儒的認識
焚書坑儒的實質是文化專制,它表明秦朝不僅要取締與當局政策相抵觸的不同政見,在政治上不準“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學術上嚴禁產生不同政見的思想淵源 “私學”,即以儒家為主的諸子學說在民間的流行,而進一步確立法家學說的官學地位,實現學術思想的統一,以鞏固秦政權。焚書坑儒雖對鞏固維護統一的封建集 權新制度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整體上看卻適得其反,因為不同學派、學術觀點不是單靠行政高壓手段所能統一的。焚書坑儒這種野蠻做法造成了當權者與知識階 層的嚴重對立,加深了社會矛盾,開創了封建皇權摧殘文化、迫害知識階層的先例,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損失。同時用來鞏固統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 性。秦始皇沒有認識到守成與進取不同,應變換指導思想,采取不同的統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學說,一味強調法治,結果愈益加強了對人民的壓迫剝削,導致 階級矛盾激化,秦旋即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