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東省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真題
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第 1 題 將《四書》和《五經》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的是哪個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漢代
D.清代
E.元代
【參考解析】: B
【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學成為國學,《四書》、《五經》成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考試依據,故選B。
第 2 題 西歐中世紀的主要學校類型是教會學校,分為( )三個層次。
A.僧院學校
B.宮廷學校
C.大主教學校
D.職官學校
E.教區學校
【參考解析】: ACE
【解析】本題考查西歐中世紀的學校教育,西歐中世紀主要學校類型是教會學校,分為僧院學校、大主教學校和教區學校三個層次,要注意審題以及對干擾項B項的區分。
第 3 題 學校文化由( )構成。
A.觀念文化
B.物質文化
C.設施文化
D.環境文化
E.規范文化
【參考解析】: ABE
【解析】本題考查學校文化的構成,學校文化由規范文化、觀念文化、物質文化三部分構成。
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第 31 題 布魯納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參考解析】:《教育過程》
第 32 題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并有了“國學”與“鄉學”之分,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__________。
【參考解析】:六藝教育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第 46 題 信息技術沒有改變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
【參考解析】:答:錯誤。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關于知識的觀念,也改變了人們關于學校和教育的觀念。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個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臺。
第 47 題 教育本身不是一種文化現象。
【參考解析】:答:錯誤。
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教育具有雙重文化屬性:一方面表現在它是傳遞和深化文化的手段,這時它與文化構成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另一方面它的實踐本身又體現著文化的特質,成為文化的本體。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第 51 題 簡述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參考解析】:答: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識地向受教育者傳遞社會經驗以培養人的社會實踐。(1分)
(1)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1分)
(2)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的社會實踐。(1分)
(3)培養人是在教與學的對立統一中實現的。(1分)
(4)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的特殊社會實踐。(1分)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第 55 題 舉例說明德育過程是一個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