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心理學試題 >> 內容

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四(2)

時間:2012-10-11 15:36:36 點擊:

  核心提示: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四 ...
三、名詞解釋

1、認知

2、智力

3、幼兒教育

4、領會

5、實物直觀

6、模象直觀

7、言語直觀

8、差異律

9、活動律

10、組合律

11、知識系統化

12、保持

13、過度學習

14、再認

15、回憶

16 創造性思維

四、判斷題

1.在感知運動階段,嬰兒以各種感覺和活動來適應環境.()

2.在前運算階段,幼兒已經能夠從別人的觀點和角度去看問題.()

3.幼兒的智力發展指感知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基本要素的整體發展,而不是某一要素的發展.()

4.具有相同知識的孩子,在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時表現的聰明才干也是相同的.()

5.認知能力的形成主要體現在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兒階段,技能的掌握是最基本的.()

6.知識系統化,有利于幼兒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用原有的知識去理解新的知識.

7.從幼兒記憶的表現看,幼兒的有意識記憶占優勢.()

8.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詞語記憶的發展速度大于形象記憶的發展速度.()

9.如果幼兒記憶10遍就能記住某一材料,那么再識記10遍,則更有利于加深幼兒的記憶痕跡.()

10.對幼兒來說,聯想法是比較有效的回憶方法.()

11.重復性訓練,即讓幼兒一次又一次地感知所要記住的事情,也即機械訓練.()

12.一般說,兒童與成年人的創造性思維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

13.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是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最有效的途徑.()

五、簡答題

1、認知和知識含義分別是什么?二者的關系是怎樣的?

2、簡要解釋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3、智力的含義是什么?怎么判斷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有人說:“知識越多的人,智力水平就月高。”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4、什么是智育?智育對幼兒心理的發展有什么作用?試述對幼兒進行至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簡述幼兒形成的基本認知能力。

6、幼兒形成認知能力的過程包括哪幾個環節?這幾個環節之間有何關系?

7、舉例說明如何利用感知規律,提高感知效果。

8、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談談在鞏固知識的過程中取得最佳識記效果的條件。

六、分析論述題

1、舉例說明培養幼兒求知興趣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2、簡述培養幼兒智力的有效措施與方法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感知運動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2.感覺

3.注意力想象力

5.感官語言交往環境動手能力

5.基本技能

6.領會應用

7.感知認識階段

8.實物直觀言語直觀

9.本質特征感性材料

10.保持再認

11.形象記憶邏輯記憶

12.啟發式游戲活動

13.靈活性

14.全部認識過程認識客觀世界主觀世界注意思維言語

15.身心發展邏輯特點語言傳授知識技能智慧

16.知識技能

17.感性認識理性認識

18.永久性遺忘暫時性遺忘

19.思維過程流暢性靈活性精密性

20.材料擴散結構擴散組合擴散

二、名詞解釋

1、認知是指全部認識過程的總稱,又趁認識,是人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認識活動,包括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言語、創造性、問題解決等過程。

2.智力是指人認識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由感知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形象力、思維力等基本要素構成的綜合的、穩定的心理特征。

3.幼兒教育是指根據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知識、技能形成的邏輯特點對個體實施的一種教育,是通過發展語言、傳授知識技能來開啟個體智慧的教育。

4.領會是指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系的反應過程。

5.實物直觀是指通過對各種實際事物的感知進行的

6、模象直觀是指通過實際事物的模型和圖象的感知進行的。

7、言語直觀是指通過形象化的言語描述,引起幼兒的回憶、聯想,使有關的表象恢復或激起幼兒的想象活動而實現的

8、差異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須與它的背景有所區別。

9、活動律是指在靜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對象呈現活動的狀態來增強感知的效果。

10、組合律是指從背景中分出對象,使感知對象在內容上或在時間、空間上組成一個有意義的系統,有助于幼兒形成規律性的知識。

11、知識系統化是指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關系,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

12、保持是指對記過的事物進一步在頭腦中鞏固的過程。

13、過度學習是指在恰能背誦某一材料后再進行適當次數的重復學習。

14、再認是指過去感知過的事物重新呈現在面前時,感到熟悉,確知是以前識記過的。

15、回憶是指過去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能以適當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現出來。

16、創造性思維是在創造性活動中所特有的思維過程,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是多種思維的綜合表現.

三、選擇題

1.B 2.D 3.C 4.A 5.B 6. B 7.C 8.A 9.C 10.D 11.A 12.C 13.B 14.A 15.B

四、判斷題

1.是 2.非 3.是 4.非 5.非 6.是 7.非 8.是 9.非 10.是 11.非 12.非 13.是

五、簡答題

1、答:認知是指全部認識過程的總稱,又趁認識,是人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認識活動,包括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言語、創造性、問題解決等過程。知識是人們在創造世界的時間中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

關系:知識于認知的關系非常密切,知識通過認知活動而獲得;已有的知識又是認識發展水平的一種標志,知識一經獲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認知活動中。

2、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對兒童認知、智力或思維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把兒童認知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和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后)。

在感知運動階段,嬰兒以感覺和活動來適應環境。

在前運算階段,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來推測周圍的事物。認知的主要發展是能夠運用語言、符號、圖畫來表達對世界的看法,能夠通過游戲來模仿見過的人或重演經歷過的事在

具體的運算階段,兒童能在具體事物或具體的幫助下組織各種方法進行邏輯運算,出現了邏輯思維。思維是可逆的。在形式運算階段,開始根據各種假設對命題進行邏輯運算。

皮亞杰認為,以上四個階段是相互聯系但又有區別的;他們之間的順序不會顛倒,也不會省略。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 三上悠亚AV福利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一本精品热在线视频 |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