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學教師考試教育學仿真試卷七
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l分,共30題,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世界上最早的學校產生于東方文明古國( )。
A.中國
B.埃及
C.希臘
D.印度
E.巴比倫
2.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分為下列三個層次( )。
A.文士學校
B.僧院學校
C.教區學校
D.大主教學校
E.社區學校
3.中國第一個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寫作教育學的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楊賢江
D.陳鶴琴
E.張雪門
4.學校教育生產的社會歷史條件有( )。
A.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
B.社會出現了剩余產品
C.有一部分人可以脫離生產勞動
D.語言發展到文字狀態
E.社會出現了階級
5.美國人力資本理論的代表者舒爾茨認為,教育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是( )。
A.20%
B.28%
C.33%
D.36%
E.60%
6.現代教學手段的發展趨勢有( )。
A.教學媒體自動化
B.教學手段智能化
C.綜合運用多種多媒體
D.教學媒體巨型化
E.教學手段網絡化
7.學校文化的構成形式有( )。
A.課程文化
B.規范文化
C.物質文化
D.建筑文化
E.觀念文化
8.人對環境影響的接受過程是( )。
A.積極的過程
B.能動的過程
C.被動的過程
D.主動的過程
E.受動的過程
9.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是指( )。
A.最新獲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兒童在現有發展水平與可能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D.需要在不發展階段掌握的能力
E.最近時期提高的能力
10.素質教育的特點有( )。
A.整體性
B.綜合性
C.基礎性
D.教育性
E.開放性
11.素質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
A.創新能力的培養
B.讀寫能力的培養
C.聽說能力的培養
D.交往能力的培養
E.審美能力的培養
12.教師的組織和管理能力體現在( )。
A.計劃能力
B.協調能力
C.思想工作能力
D.組織實施能力
E.說服能力
13.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包括( )。
A.精湛的語言表達能力
B.精深的學科知識
C.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
D.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E.寬厚的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知識和管理科學知識
14.結合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的特殊性,組織教師進修時,一般是( )。
A.以業余為主
B.以自學為主
C.以長期為主
D.以短期為主
E.以國外學習為主
15.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特點有( )。
A.自主性
B.實踐性
C.邏輯性
D.開放性
E.生成性
16.下列課程屬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 )。
A.研究性學習
B.信息技術教育
C.學科課程
D.活動課程
E.社會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