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
一、單項選擇題
1. 班集體內教育和教學活動的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委會
C.共青團
D.少先隊
2.班主任的工作是從( )開始的。
A.評定學生操行
B.教育個別學生
C.了解和研究學生
D.組建班集體
3. 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不包括( )。
A.個人活動
B.文藝活動
C.群眾性活動
D.小組活動
4. 在班級管理中,( )是班級的領導者和決策者,是班級的核心。
A.校長
B.班主任
C.老師
D.教導主任
5.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B.建立學生檔案
C.了解學生
D.操行評定
6. 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方式叫做( )。
A.常規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標管理
7. ( )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前提。
A.了解學生
B.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C.建立學生檔案
D.班會活動
8. 小學課外活動的特點不包括( )。
A.自愿性
B.靈活性
C.多樣性
D.廣泛性
9. 在課外活動中,教師處于( )地位。
A.主導
B.領導
C.輔助
D.啟發指導
10.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談話法
B.觀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調查法
二、簡答題
11.班主任工作計劃中的學期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三、材料分析題
12.一位教師教“因式分解”這一單元時。發現學生的基礎知識差別較大。于是對8位成績好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到圖書館自學《因式分解及其應用》一書。經過自學,他們不但完成了規定的習題作業,集體選編了幾十道有代表性的習題;而且有選擇地按難易程度分別介紹給其他同學練習和討論。進一步推動了全班的學習,使全班提前5課時完成了“因式分解”單元的教學任務。
問題: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師的言行符合或違背什么教學原則?并簡要解釋。
【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班主任的作用。
[名師詳解]班主任工作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是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具體執行者,也是班集體內教育和教學活動的核心,更是協調各科教師、家長和學生的主要力量。
2. [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班主任的職責與任務。
[名師詳解]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對象。對學生的教育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才能指導得法、教育有效。
3.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
[名師詳解]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按活動人數和規模,可分為群眾性活動、小組活動和個人活動三類。群眾性活動是組織多數或全體學生參加的一種帶有普及性質的活動。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較多的學生受到教育。對活躍學校生活有較大的幫助。小組活動是課外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它是根據部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要求以及學校的具體條件,就某一活動內容組成小組,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經常性的活動。個人活動是學生在課外進行單獨活動的形式。它往往與小組或群眾性活動相結合,由小組或班級分配任務,根據個人的興趣、才能個別單獨地進行。
4. [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班主任的作用。
[名師詳解]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領導者、決策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人員,是班級的核心。
5.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班主任的作用。
[名師詳解]略
6. [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班級管理的模式。
[名師詳解]班級民主管理模式是指班級所有成員在保證機體正常運轉和承擔責任的基礎上,民主、平等地參與對各項班級事務的管理。
7. [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班主任的職責與任務。
[名師詳解]了解學生是班主任開展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個體的了解和對學生群體的了解兩部分。
8.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小學課外活動的特點。
[名師詳解]小學課外活動的特點有:自愿性、自主性、靈活性和多樣性。
9. [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課外活動的組織。
[名師詳解]在課外活動中,教師處于啟發指導地位。
10.[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班主任開展工作的方法。
[名師詳解]觀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觀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種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二、簡答題
11.[參考答案]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分為學期計劃、月或周計劃以及具體的活動計劃。學期計劃比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1)基本情況。這部分內容要言簡意明,統帥全局,包括學生基本情況、班主任對班級基本情況的分析和估計、班級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2)班級工作的內容、要求和措施。這部分是整個計劃的中心、主干,包括明確班級的各項內容,明確規定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方法完成這些內容。(3)本學期中主要活動與安排。這部分是把計劃中的工作和活動,按月、周加以落實,有序地完成工作計劃。
三、材料分析題
12.[參考答案]這位教師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因為他的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正確對待了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從而使全體學生,包括差等生在內的所有學生,都得到高效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