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3分,共60分)
1、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
A、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的需要
B、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需要
C、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困境的需要
D、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2、各個國家的課程改革的特點之一是課程改革的焦點
A、是行政部門組織、發動
B、是協調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系
C、是協調國家發展需要和學生發展需要二者之間的關系
D、是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
3、本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A、六項 B、五項 C、四項 D、三項
4、新課程結構區別于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征是
A、綜合性、選擇性、完整性
B、整體性、均衡性、完整性
C、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
D、均衡性、完整性、綜合性
5、在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與各學科課程有著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有
A、科技、體育、藝術等活動
B、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C、自主、合作、探究等
D、做(操作)、考察、實驗等
6、教學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這是
A、新課程所規定的課程觀
B、新課程所體現的開放觀
C、新課程所要求的民主觀
D、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
7、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修養,這充分體現了關注人這一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下列內容中確切地表述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的是
A、一切為了學生
B、為了學生的一切
C、為了一切學生
D、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8、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是
A、把學生看成是發展的人、獨特的人、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B、學生的身心發展是規律的、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處于發展之中的
C、學生是完整的人、有自身的獨特性、與成人有著巨大的差異
D、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既有學習的權利又有學習的責任
9、新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是
A、終身學習、促進發展
B、提高人文素養,增強人文精神
C、形成"學習共同體"
D、成長、發展、完善
10、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是
A、學習、創新、總結
B、關注、尊重、理解
C、學習與充實知識結構
D、提高現代教育理論與人文修養
11、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這是指
A、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B、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C、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D、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1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轉變學習方式,要以 為主要目的。
A、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培養模式的變革
B、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C、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
D、把學習過程變為發現、探究、研究活動
13、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這就是說
A、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同時也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變化
B、新課程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教學行為變化,同時也要求教師提高素質
C、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轉變角色、教學行為變化,同時也要求教師更新觀念
D、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教學行為變化,同時也要求教師轉變角色
14、課程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的
A、責任 B、權利 C、方式 D、作用
15、在課程評價的問題上,會直接影響著課程培養目標的實施、影響著課程功能的轉向與落實的是
A、課程的結構、功能、資源、權利等方面
B、評價的目的功能、評價的目標體系、課程的結構等方面
C、評價的目的功能、評價的目標體系、課程的資源等方面
D、評價的目的功能、評價的目標體系、評價的方式方法等方面
16、倡導 的發展性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
A、"成長記錄袋"
B、"多元主體共同參與"
C、"立足過程"
D、"情景測試"
17、關于教學活動資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課程資源是教學活動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
B、教學活動的資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C、教學活動的資源是課程資源的宏觀層次部分
D、教學活動的資源是一種非網絡化資源
18、 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A、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B、國家課程標準
C、教學大綱
D、課標中規定的基本素質
19、努力將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在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突破學科中心;改善學習方式;體現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功能、評價建議有更強的操作性等,這說明
A、新課程標準在目標上的突破
B、新課程標準在內容上的突破
C、新課程標準具有的主要特點
D、新課程標準對課程內容的整合方式
20、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是本次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的
A、特點的體現
B、主要任務的體現
C、顯著的體現
D、標志性的體現
二、非選擇題(每題20分,共40分)
21、一份對12個國家級實驗區學生的調查問卷中說,學生十分歡迎新課程。下面是該問卷中學生的心聲:
"我覺得新課改讓我們發揮出自己的才能,讓我們充分展現出真實的自我,與以前大不一樣。有一句話說:'是金子到哪里都能發光'。但要發光的話也得需要一定的勇氣冒出來呀!課改讓我鼓起勇氣,有膽量去發揮自己,去展現現在的我,能夠有耐心地去學習。"
請綜合上述材料回答:
(1)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是什么?
(2)認識和把握現代學習方式的本質特征是我們創造性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的重要保證。就本質而言,現代學習方式是什么樣的?
(3)在全面把握現代學習方式的精神實質、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中,要明確現代學習方式的一些基本特點。現代學習方式有哪幾個基本特征?
2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教學過程"明確提出哪兩方面的要求?具體內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