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何由知識的傳播者轉為促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①積極地旁觀;
②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
③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
2.教學研究是提高和成就教師的有效途徑。作為一名教師,你如何認識教研在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①橋梁和通道;②大舞臺;③大課堂;④大平臺;⑤切入點。
3.什么是乳酸能?
人體如以最快速度持續運動數秒后ATP耗盡時代之而起的肌糖元在無氧條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產生代謝物質--乳酸。
4.體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①談化競技運動的教學模式,牢牢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②重視體育課程的功能開發,增強體育課程的綜合性;
③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概念;
④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⑤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⑥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⑦改革體育考試和評價方法,綜合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
5.近年來,體育教學原則主要包括哪八個方面?
身心全面發展原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的原則,直觀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鞏固提高原則,從實際出發原則,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原則,綜合創新原則等。
五、問答題(5小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1.在課程改革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和主體作用,這與"放羊式"教學有什么區別,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①教學指導思想;②教學計劃設計(目的、內容、要求、過程等);③教師作用;④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⑤教學反饋與調控;⑥教學評價;⑦安全因素。
2.課程改革后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更加全面關注學生的認知、身體、心理和行為表現,教師的角色和作用也更加多元化。請你談談在教育觀念方面將發生哪些變化?
①從過去被動的執行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課程設計的決策者;
②從單一關注運動水平,變成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
③在教學方法上,從強調"教",轉為強調學生自主"學";
④在師生關系方面,從學生的主宰,轉變為與學生合作學習的伙伴與朋友;
⑤對學生的評價,從主要關注學生成績,轉為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
3.如何測量運動員的步頻、步幅,舉例說明。
把跑道清掃干凈,測量統計運動員在跑的過程中跑道上釘鞋留下的痕跡。
例:某運動員百米成績11'',全程跑49步,則有:
A 全程平均步幅=距離/步數=100M/49=2.04M
B 全程平均步頻=步數/時間=49/11=4.45步/秒
C 全程平均速度=距離/時間=100M/11=9.09米/秒
4.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你怎樣處理好"普及"與"提高","個體"與"全體"的關系,舉例闡述。
(略)
5."身心全面發展原則"的基本依據、基本要求是什么?
依據:人體是在大腦皮層統一調節下的有機整體,盡管身體任何部位的運動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某一運動器官的運動,對其他部位生理運動都是有促進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用多種多樣的教材和恰當的教學方法,有計劃地對身體、心理進行科學全面訓練,才能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發展。
要求:①制訂好學習水平段的計劃,全年教學計劃與學期教學進度,必須全面性;②在安排每次課內容時,特別注意基本部分教學內容的合理搭配;③在課外體育活動的各種專項運動中,也應注意學生的身體、心理的全面基礎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