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價瘋漲的今天,一年的努力,不吃不喝也買不起一個廁所,這不是一個冷笑話,沒車沒房的“裸婚”聽上去是浪漫,但更多的還是凄涼。在房地產市場剛需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掏錢的基本只能是爹媽。大家懷揣著爸媽辛苦攢下來的錢,抱著“再不買以后更貴”的恐慌心理急著進入房市。到底是“啃老”買房托起高房價還是高房價逼迫年輕人去“啃老”買房,已經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說不清楚了。
調查結果顯示,57%的80后年輕人,年薪收入在5萬元以下,也就是說過半數的80后月收入低于4000元,在城市工薪族中屬于偏低的水平。而在未來3年的預期中,表示會有“啃老”行為的80后年輕人為54%。( 《廣州日報》)
養兒防老,是中國人世世代代的傳家觀念。從某種程度來說,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是一種投資,到達一定階段后就可以收到回報。但時至今日,這一觀念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
坦白來講,沒有多少人愿意“啃老”,但又不得不“啃老”。沒有拿得出手的能力和學歷,工資低的工作不愿意干,工資高的活兒又勝任不了。正是在這樣的“挑剔”中,許多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80后慢慢地變成了“啃老族”。
當然,“啃老”現象的存在,不能僅僅歸罪于年輕人自身,爹媽的“甘心被啃”往往也是一大不可忽略的原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生為兒為女,無怨無悔”是多數父母堅守的信條。父母只要有經濟條件,通常很愿意幫助子女。在這種“再苦不能苦孩子”觀念的影響下,孩子不僅無法在精神上“斷奶”,經濟上更是難以獨立。
當然,“啃老”現象如此普遍,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個人問題、家庭問題,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如果在20年前的今天,你問一個北大學子的抱負,他一定會回答你“我將為祖國強大而奮斗終生”;如果你問10年前的北大學生,他會回答“我將成立中國的微軟公司,一定會超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而今天的北大學子,其抱負卻轉變成盡早在北京擁有自己的房子,這樣父母來京自己就不會太囧……
因為房子,害怕失業;因為房子,不敢創業;因為房子,不得不“啃老”……這就是當今80后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
社會中不同層次人群之間的流動,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特別是收入、地位等較低的群體成員向更高層次的流動越活躍、通道越暢通,社會往往才能越有活力。然而,當80后的大部分精力和財力都被綁架在了一個叫“房子”的瘋狂過山車上,年輕人向上的夢想空間正慢慢變得逼仄。
儼然,“啃老”已從一種家庭現象演變成了一個社會問題。在“421”的家庭結構模式下,正在成為社會脊梁的“80后”們的生存狀態,直接關系著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如何給他們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空間,減輕生活壓力,不僅是青年人的現實要求,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呼聲。
當然,80后中有很多人月工資4000元以上,還是有“啃老"的現象出現,主要是因為一、頻繁跳槽。月工資太低,對薪水不滿意。結果跳槽的實際情況也并不理想。二、過度消費。沒有合理的規劃,導致月底變身”月光族“,并且還需要父母的額外補貼。三、不擅理財。80后普遍存在理財知識匱乏的問題。80 后銀行定期存款占比大,在銀行存款方面配置過多的流動資金,看上去是安全了,實際上卻在無形中流失財富。所以,我們要解決好”啃老“問題,整個社會的支持與自身的努力,兩者結合起來會有更好的效果。
筆試試題推薦: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試題
筆試真題: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筆試真題
面試常見問題匯總: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面試常見問題匯總
面試真題: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面試真題
事業單位考試大綱: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大綱
教師招考專題:最新教師招聘信息發布區
公務員考試信息專題:最新公務員考試信息發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