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答案】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24.【答案】D。解析:《國家賠償法》規定: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不包括期待利益。ABC三項的開支都屬于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支出,D項為期待利益,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D。
25.【答案】D。解析:根據《憲法》的規定可知,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而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故A項說法錯誤。《憲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因此休息權的主體是勞動者,故B項說法錯誤。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C項中,“未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說法錯誤。2004年《憲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條規定,憲法第三十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第三款相應地改為第四款。故D項說法正確。
26.【答案】B。解析:派出機關是由有權地方人民政府在一定行政區域內設立,代表設立機關管理該行政區域內各項行政事務的行政機構。根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68條的規定,派出機關有三類: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行政公署,設立須經國務院批準;縣、自治縣的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區公所,設立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批準;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設立須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B項,區公所應是派出機關,故錯誤。答題時應注意細微處的陷阱。
派出機構是由有權地方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在一定行政區域內設立,代表該設立機構管理該行政區域內某一方面行政事務的行政機構,主要是根據部門行政法的規定設立并賦予行政職權。部門行政法根據有關行政領域的具體情況對派出機構的設置和職權作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法》第13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設立分支機構,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的派出機構。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維護本轄區的金融穩定,承辦有關業務。因此,D項分析正確,故本題應選B。
27.【答案】A。解析:木材檢查站是林業局委托行使處罰權的機構,根據行政委托關系理論,受委托機構對外作出處罰行為時應當以委托機關的名義進行。故應選A。
28.【答案】C。解析:公文是由法定作者制成和發布的。所謂法定的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力和負擔義務的組織和機構,這些組織和機構在法定的職權和業務范圍內發布和使用公文,其在發布和使用公文時必須簽署機構和組織的名稱或法定代理人的名稱。
29.【答案】C。解析:聯合行文時應使主辦機關名稱在前。
30.【答案】A。解析:逐級行文:向直接的上級或者直接下級行文。越級行文:越過自己的直接上級或下級行文。多級行文:向直接上級并呈非直接上級或者向直接下級并轉非直接下級的一次性行文。
二、多項選擇題
31.【答案】ACD。解析:材料說明我們在實現思想理論創新過程中,必須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確立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產物,解放思想,不是打破一切理論的約束,而是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條的理論的約束,是對于理論的批判繼承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還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并且要求我們要關注民生,關注基層群眾需求,就是關注基層群眾生活實踐的需要,尊重人民群眾的訴求。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CD。
32.【答案】ABD。解析: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所做的科學概括,是對社會主義建設幾十年的經驗總結,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理論成果之一,是對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C項是這一理論的實踐意義。
33.【答案】AC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認識本身不是目的,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發現規律的目的是為了運用這些規律去改造世界,規律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一切科學理論或知識,一旦離開了為實踐服務這個根本目的,都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認識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的過程,即是認識價值的實現過程。總之,實踐是認識的起點,也是認識的歸宿,是全部認識的基礎。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往哲學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以往的哲學盡管在不同的社會歷史階段都曾起過進步作用,為人類的思維增添過真理的顆粒,但是由于它們的理論的立腳點和方法的局限性,它們的理論不可能是徹底的,革命的,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哲學主題的根本轉換,立足于使“現存世界的革命化”,放眼于人類的解放,“實際地反對和改變事物的現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D選項。
34.【答案】ABC。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理性認識的三種形式。理性認識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內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認識的高級階段,主要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35.【答案】ABCD。解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人類追求自由和爭取解放的過程,也就是人本身得到發展的過程。相對于社會發展而言,人的發展是指社會的每一個成員的發展,包括人的體力、智力、個性和交往能力的發展等。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一致的,它們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一方面,人的發展不能脫離社會的發展。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實踐,人的發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歸根到底取決于勞動本身的發展;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關系,社會關系的全面性使人的發展具有全面性。另一方面,人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人的發展的程度是社會進步的最重要的標志。社會發展的水平和人的發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地向前發展。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36.【答案】ABC。解析:辨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也就是說,人的認識同客觀事物相符合、相一致的,才是真理;反之,人的意識、認識中同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相違背的內容,就不是真理,而是謬誤。同時,真理是主觀形式和客觀內容的統一,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7.【答案】ABCD。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指以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并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礎,建立全部國家機關,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便于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和監督;便于集中統一地行使國家權力;便于保證少數民族參加國家管理。
38.【答案】ABD。解析: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一共兩部分。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的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在我國,著作權用在廣義時,包括(狹義的)著作權、著作鄰接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屬于著作權法規定的范圍。這是著作權人對著作物(作品)獨占利用的排他的權利。狹義的著作權又分為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權法第10條)。把著作權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是不妥當的。著作權與專利權、商標權有時有交叉情形,這是知識產權的一個特點。
39.【答案】ABCD。解析:行政合理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Reasonableness)是與行政合法性原則相并列的一項基本原則,而且又是對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補充。它要求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同時要合理。違反合法性原則將導致行政違法,違反合理性原則便將導致行政不當。我國行政法學家王周戶在《行政法學》中對這一原則的論述為: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政府的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意圖或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這里的“理”不是指“社會道德”“倫理”而是指法的精神,即法理,其具體內容包括:①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法律的立法目的。②政府的行政行為應有正當的動機。③政府的行政行為應考慮相關因素。④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客觀規律。⑤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公正法則。
40.【答案】ABC。解析:黨風廉政建設一般不算作道德建設范圍。
41.【答案】ACD。解析:WTO規則對我國行政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的途徑:通過修訂法律法規和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途徑產生影響。通過限制政府權力的途徑產生影響。通過改變權力結構的途徑產生影響。
42.【答案】AD。解析:根據《行政許可法》第14條,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所以B選項不正確。根據第16條規定,法規、規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所以,C選項也不正確。A選項符合第13條的規定,D選項符合第16條的規定,故AD正確。
43.【答案】ABD。解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指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要素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三個方面。
44.【答案】ACD。解析:生產關系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他們的相互關系;3、產品分配形式。
45.【答案】ABCD。
46.【答案】ACD。解析: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國內外條件下,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
47.【答案】BCD。解析: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8.【答案】AB。解析:政府派出機構是指有關政府或政府部門在一定區域內或組織內設立的,授權實施某方面行政管理職能的代表機關。它分為一級政府派出機構和政府部門派出機構。派出機構與派出機關是不同的,在我國地區行政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是派出機關。
49.【答案】ABC。
50.【答案】ABCD。解析:行政監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行政監督是指行政機關內部上下級之間,以及專設的行政監察、審計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廣義的行政監督泛指執政黨、國家權利機關、司法機關和人民群眾等多種社會力量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
作為完善行政活動的重要手段,行政監督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事前預防。主要是對行政決策進行事前監督,避免錯誤決策和非公正決策的形成及付諸實施。
第二,事中控制。主要表現在制止錯誤決策的實施,確保行政執行的正確方向,制約政府權力的擴張。
第三,事后補救。通過揭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等對各種行政過失進行補救。
第四,經常促進。通過經常地督促、監督促使行政機關不斷完善行政。在實施行政監督的過程中,監督主體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在于經常性、廣泛性、確定性、有效性、公正性等。
三、判斷題
51.【答案】A。 52.【答案】B。 53.【答案】B。 54.【答案】B。 55.【答案】A。
56.【答案】A。解析:胡錦濤指出,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保證
57.【答案】A。解析:科教興國戰略的主要內容是: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指導下,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因此大力發展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根本途徑之一。
58.【答案】A。 59.【答案】B。 60.【答案】B。
四、綜合分析題
61.【答案】ABC。
62.【答案】ABC。
63.【答案】A。解析:不應被宣告無效。根據法律規定,在申請日前6個月內,他人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發明創造內容的,該發明創造并不喪失新穎性。
64.【答案】AD。解析:因唐某享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受讓的權利。不影響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效力,甲公司的權利義務由唐某承受。
65.【答案】A。解析:2006年1月1日生效的新《公司法》已經取消了原《公司法》“除高新技術成果外,以工業產權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20%”的規定。
66.【答案】C。
67.【答案】A。解析:見《土地管理法》第8條。該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68.【答案】ABCD。解析: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取得、有償出讓取得,開發取得和復墾取得幾種,其中以有償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
69.【答案】B。解析: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典型的用益物權。
70.【答案】ABC。解析:建設用地使用合同訂立后,只要不存在違法要件即生效;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生效需要以有效合同及登記為前提。
71.【答案】A。解析:該車已掛出“停止營業”的牌子,表明王某可以拒載。
72.【答案】C。解析: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在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以及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情況下,免責條款無效。王某已經造成了張某的人身傷害,故“如發生意外,概不負責”的免責條款無效。
73.【答案】AB。解析:這兩項義務是承運人的基本義務。
74.【答案】B。解析:因為王某作為承運人對運輸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且這種損害并不是由旅客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
75.【答案】B。解析:因為王某是侵權行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