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無產階級專政 B.人民代表大會
C.人民民主專政 D.多黨合作制
24.在侵犯財產權案件的國家賠償中,對于企業被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義務機關不予賠償下列選項中的( )。
A.水電費 B.倉儲保管費
C.職工的基本工資 D.可能取得的營業利潤
25.根據我國憲法規定,關于公民權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
A.勞動、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B.休息權的主體是全體公民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D.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26.關于地方行政機關的派出機關和派出機構的設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行政公署是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其設立須經國務院批準
B.區公所是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構,其設立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批準
C.街道辦事處是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其設立須經上級人民政府批準
D.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是中國人民銀行的派出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維護本轄區的金融穩定,承辦有關業務
27.某縣政府所屬林業局在某林區設立木材檢查站,對過往木材進行檢查,并委托其行使處罰權,木材檢查站應當以誰的名義行使處罰權?( )
A.縣林業局 B.林業木材檢查站
C.縣人民政府 D.縣政府法制辦
28.公文的作者是指( )。
A.簽發人 B.審核
C.發文機關 D.撰寫人
29.聯合行文標注發文機關時,標在前面的機關是( )。
A.上級的 B.組織序列表中靠前的
C.主辦的 D.其他系統的
30.為了維護正常的領導關系,具有隸屬關系或業務指導關系的機關之間應基本采取( )。
A.逐級行文 B.多級行文
C.越級行文 D.直接行文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題中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只有將它們全部選出,涂在答題卡上,而不錯選漏選,方能得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
31.鄧小平說:“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的,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這對我們實現思想理論創新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它要求我們( )。
A.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 B.打破一切理論的約束
C.關注生活實踐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眾的訴求
32.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鄧小平同志通過不斷探索,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他將社會主義本質概括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概括的理論意義在于( )。
A.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設有中同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成果
C.為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D.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貢獻
33.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這說明( )。
A.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家只注重認識世界,忽視改造世界
B.哲學的任務只是在社會實踐中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
C.哲學不僅要認識現實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D.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34.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包括( )。
A.概念 B.判斷 C.推理 D.表象
35.在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實踐
B.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關系
C.人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
D.人的發展不能脫離社會的發展
36.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是( )。
A.標志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
B.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
C.同謬誤相對立的認識
D.絕大多數人的認識
37.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有( )。
A.有利于保證中央和地方國家權力的統一
B.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C.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D.有利于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意志
38.下列權利中,屬于知識產權的有( )。
A.著作權 B.專利權 C.肖像權 D.商標權
39.行政合理性原則要求( )。
A.應當公平、適度、合乎情理 B.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的目的
C.行政行為必須有合理的動機 D.行政行為應考慮相關的因素
40.當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是加強( )。
A.社會公德建設 B.職業道德建設
C.家庭美德建設 D.黨風廉政建設
41.WTO規則對我國行政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的途徑包括( )。
A.通過修訂法律法規和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途徑產生影響
B.通過保護知識產權的途徑產生影響
C.通過限制政府權力的途徑產生影響
D.通過改變權力結構的途徑產生影響
42.下面關于行政許可設定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
A.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必要時,確需實施行政許可的,可以采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
C.地方性法規可以對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具體的規定,必要時可以根據情況增設行政許可
D.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