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上午內蒙古公務員面試真題解析
1、有人說干一行,愛一行。有人說應該多轉換崗位,積累經驗!你怎么看!
有人說干一行,愛一行。有人說應該多轉換崗位,積累經驗!我覺得我們應該干一行,“干一行愛一行”,這是說我們要有敬業精神,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崗位,在自己崗位上發光發熱,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典型人物都是敬業精神的代表。
比如說:感動中國人物胡佩蘭,70歲時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堅持坐診。胡佩蘭生活節儉,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胡佩蘭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歲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后,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胡佩蘭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平時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儀器。因為慕名找上門的病人多,胡佩蘭每天都會堅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對患者也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胡佩蘭的記憶明顯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況她卻記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著助聽器,聽不清的地方,便由旁邊的學生解釋。在醫患關系如此緊張的今天,她用醫生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敬業精神彌合了醫患間的裂隙,也收獲了人們的感動和社會的尊重。
有人說應該多轉換崗位!積累經驗!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有的時候我們轉換崗位,積累經驗有助于我們一專多能,但是我們要審慎考慮自己本身情況與職業發展情況,慎重選擇,不能漫無目的的換崗。
總之,我們要盡量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干一行,愛一行,爭取在自己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2、有學者說:立法不易,執法更難!
立法不易,執法更難的意思是制定法律規章政策難,更難的是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首先立法不易,之所以立法不易就是因為我們國家現在是問政于民,問政于民你就得充分考慮老百姓的切身體會,還要考慮道德層面的需求,比如說我們目前推進的殯葬制度,殯葬制度之所以推進慢,引發爭議,就是因為殯葬制度推進要充分考慮個人習慣、風俗等等。這些都是立法難的一個體現,要充分考慮民意。還一個立法難的原因,立法要與時俱進要適應時代發展,這些都體現了立法不易。
執法更難有以下幾點原因。
執法難第一個原因是:法律的滯后性,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很有可能涉及到的法律空白部分,這就會導致執法難。
執法難第二個原因是: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存在問題,可能對法律理解不夠透徹,造成執法不當、執法難。
執法難第三個原因是:國家對法律宣傳不夠,尤其是新出臺的法律宣傳不夠。這就可能造成群眾可能對新出臺的法律、法規不夠了解,這個時候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執法難。
執法難的第四個原因是:就是在執法過程中個別群眾法律素養低、法律意識淡薄。以上就是執法難一些主要原因,我覺得治理執法難需要多管其下,既要治標又要治本。首先,我們要健全相應法律法規,只有法律法規健全了,我們才能有法可依。在立法過程中要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保證人民群眾的意義和建議得到充分的表達,合理的訴求、合法的利益得到充分的體現,可以發揮聽證會、座談會的作用,認真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提高立法調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國家應該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宣傳,積極營造全社會遵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良好環境。在宣傳過程中尤其要對新法律法規,要尤其加大宣傳力度,宣傳的同時可依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形成人人學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宣傳方式可以多樣化,利用好微博、微信、政府門戶網站、熱線等。再次,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開展業務培訓,讓執法者首先把法律理解的很透徹,才能更好地貫徹法律。同時,對于執法人員,我們也要加強監督,黨內監督與輿論監督等多種形式。尤其利用好群眾和輿論監督,充分調動起媒體、大眾的力量。讓人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于執法者加強監督的同時,應該加大懲處力度。
我相信,通過法律法規的完善,執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執法難的現象會得到有效的緩解,進而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