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學院2017年人才引進與教師招聘公告
一、學校簡介
見巢湖學院網站首頁:http://www.chu.edu.cn/
二、招聘計劃
(一)高層次人才需求計劃
學院 |
學科專業(方向) |
人數 |
學歷(職稱) |
經濟與管理學院 羅院長:0551-82361430 |
應用經濟學 |
1 |
學科帶頭人 |
2 |
博士或教授 | ||
法學 |
2 | ||
管理科學與工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
1 | ||
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等) |
1 | ||
文學傳媒與教育科學學院 方院長:0551-82855553 |
數字媒體類相關專業 |
1 |
博士 |
體育學院 姚院長:0551-82360377 |
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 |
1 |
博士 |
應用數學學院 趙院長:0551-82855168 |
統計學、應用數學類 |
1 |
博士或教授 |
管理科學與工程(金融工程) |
1 | ||
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 楊院長:0551-82855539 |
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1 |
學科帶頭人 |
1 |
博士或教授 | ||
機械工程 |
1 | ||
材料加工工程 |
2 |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
1 | ||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陳書記:0551-82368002 |
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 |
1 |
學科帶頭人 |
1 |
博士或教授 | ||
物理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 |
2 | ||
藥學 |
1 | ||
信息工程學院 鄭院長:0551-8236038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 |
學科帶頭人 |
2 |
博士或教授 | ||
旅游管理學院 陳院長:0551-82361434 |
旅游管理 |
1 |
學科帶頭人 |
旅游管理(旅游規劃) |
1 |
博士或教授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鄭院長:0551-82361431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1 |
博士 |
合 計 |
28 |
|
備注:學科帶頭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2周歲;教授年齡不超過50周歲;博士年齡不超過40周歲,
具有副教授資格或企業行業經歷的可適當放寬。
(二)教師需求計劃
學院 |
進人專業 |
進人計劃 |
備 注 | |||
學科專業(方向) |
人數 |
學歷學位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財務管理 審計學 |
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 |
5 |
碩士及以上 |
其中1名為實驗教學人員 | |
財政學、稅收學、金融學 |
2 |
其中1名為實驗教學人員 | ||||
文學傳媒與教育科學學院 |
網絡與新媒體 |
數字媒體技術、藝術學(數字媒體藝術方向)、廣播電視藝術學(編導方向) |
2 |
| ||
學前教育 |
學前教育 |
1 |
| |||
外國語學院 |
法語 |
法語 |
1 |
| ||
商務英語 |
商務英語、經貿英語 |
2 |
本科階段應為英語專業 | |||
體育學院 |
社會體育 |
休閑體育學、體育教育訓練學(舞蹈編排方向) |
1 |
本科為體育或舞蹈專業 |
專業院校畢業或211層次以上學校畢業 | |
體育教育 |
體育教育訓練學(羽毛球方向) |
1 |
具有手球特長優先考慮 | |||
應用數學學院 |
統計學 |
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2 |
| ||
金融工程 |
金融工程、金融學 |
3 |
| |||
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
機械工程 |
2 |
本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材料加工工程 |
4 |
本科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
機械電子工程 |
機械電子工程 |
2 |
本科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2 |
本科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 |||
電子信息工程 |
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 |
1 |
本科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1 |
本科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 |||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
生物制藥 |
生物制藥、制藥工程、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 |
2 |
本科為藥學相關專業 | ||
信息工程學院 |
物聯網工程 |
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絡或物聯網方向) |
2 |
| ||
旅游管理學院 |
酒店管理 |
酒店管理 |
1 |
|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1 |
| |||
會展策劃與管理 |
1 |
| ||||
藝術學院 |
音樂表演 |
鋼琴 |
1 |
| ||
合唱指揮 |
1 |
| ||||
合 計 |
41 |
|
備注:
1.年齡一般不超過30周歲,具有企業行業經歷的年齡可適當放寬。
2.有專業實踐經歷且具有相關專業高級職稱者,學歷可放寬至本科,年齡不超過35周歲。
3.985高校、211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屬高校或相關專業院校畢業的研究生及有行業企業實踐者原則上優先考慮。
三、應聘基本條件
(一)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
(二)身體健康;
(三)能勝任所應聘的崗位工作;
(四)本科和研究生階段所學專業應一致或相近,初始學歷應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
四、引進人才對象及待遇
(一)引進人才對象及條件
A類:領軍人才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入選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首席科學家或項目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七、二等獎排名前五,國家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的獲獎者等可全職或非全職引進的國家級人選,年齡一般要求55周歲以下。
B類:學科帶頭人
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獲得者、“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省級“百〈千〉人計劃”人選,皖江學者,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省級重要人才平臺入選者;國家“973”計劃課題、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負責人;獲得省(部)級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前三)或二等獎(第一),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前三)或二等獎(第一),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前五)或一等獎(前三)或二等獎(第一),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前二)或二等獎(第一),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或出版有一定影響的專著。
原則上要求具有正高職稱和博士學位,年齡一般要求50周歲以下,特別突出和緊缺急需的人才,條件可適當放寬。
C類:學術拔尖人才
具有良好的個人品質、嚴謹求實的作風和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學術思想活躍,科研能力強,有創新精神,與國內外同行有廣泛聯系,本人研究方向屬于本學科前沿,有強勢的發展潛力。近5年,新主持國家級項目或省部級重點科技項目或其它較大橫向項目;獲省級以上科研獎勵;在海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高影響力論文或著作。
具有正高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的副高職稱人員,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正高職稱或緊缺急需的人才,年齡可適當放寬。
D類:青年英才
應在本學科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3篇以上或在知名企業工作3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技術創新成果。具有勝任核心課程講授任務和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的基本素質和發展潛力。
在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位(含博士后)或具有碩士學位的副高職稱的中青年人才,年齡一般要求40周歲以下。
(二)引進待遇
學校為高層次引進人才提供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保險等待遇,同時首聘期內提供住房、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及平臺建設等待遇和條件。具體待遇如下:
人才類別 |
學科建設費 |
科研啟動費 |
安家費 |
住房 |
其他 |
A類 |
根據情況進行面議 | ||||
B類 |
視學科提供20-100萬元學科建設經費(含科研啟動經費) |
50-80萬元 |
提供120-140平方米免租住房一套 |
配偶進行安置 | |
C類 |
/ |
自然科學類15萬、人文社科類10萬 |
25-35萬元 | ||
D類 |
/ |
自然科學類10萬、人文社科類5萬 |
20-30萬元 |
校內績效工資享受副教授待遇 |
備注:1.引進人才服務期為8年,其中配偶安置者服務期為10年。
2.安家費以借款形式分兩次支付(首次支付50%),服務期滿后借款轉為補貼。
3.夫妻雙方均符合學校人才引進條件,住房待遇以高的一方享受。
4.特別優秀的引進人才待遇可適當提高,額度與其后期的業績掛鉤綁定。
5.引進人才配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置。
五、選聘流程
(一)報名
應聘人員須下載并填寫《應聘人員簡明情況表》(見附件),同時發送個人簡歷電子版至招聘郵箱:rszp@chu.edu.cn,投遞簡歷主題注明“畢業學校+學歷學位+專業方向+姓名”。
(二)資格審查
學校人事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及用人單位進行資格審核,審核通過后,通過電話或郵件方式通知應聘者考核的內容、方式、時間和地點等。
被通知來校參加考核的人員,應攜帶以下材料:應聘崗位要求的學位學歷證明、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前期學歷學位證書、身份證、部分發表的論文及科研成果證明、學習成績單等材料(以上材料均驗原件、留存部分復印件)。
(三)考核
根據崗位要求,選擇筆試、面試、試講等形式對應聘者進行考核。應聘的碩士人員一般進行筆試、試講和面試等環節;博士人員一般只進行試講和面試;教授進行面談。
(四)考察
根據考核結果確定考察人員,組成考察組(不少于2人)對其思想政治、學業或工作業績進行全面考察,并對其應聘資格條件進行復查核實。
(五)體檢
對擬聘人員組織參加由學校指定的醫院體檢并符合安徽省教育廳要求達到的體檢標準。
(六)公示
根據考試、考核結果和考察、體檢情況,初定擬聘人員,并通過校園網進行公示。
(七)簽訂協議
體檢合格且公示無異議的,簽訂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六、聯系方式
地 址:安徽省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巢湖學院人事處
郵 編:238000
聯系人:趙老師,電話:0551-82361409
郵 箱:rszp@chu.edu.cn(郵件主題:畢業學校+學歷學位+專業方向+姓名)
網 址:http://www.chu.edu.cn/rsc/
特別提示:我校2017年度進人計劃需報主管部門審批,審批后若有變動,則以調整后的為準。
特別提醒:我校2017年招聘不收取任何費用,請廣大應聘者注意,以防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