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wǎng)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nèi)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考試 >> 小學教師資格試題 >> 內(nèi)容

2012年教師資格證認定考試小學心理學全真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八

時間:2012-4-26 10:06:53 點擊: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個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在哪個階段,學生的倫理道德開始形成但又具有兩極分化的特點?( )
A.學前階段
B.小學階段
C.初中階段
D.高中階段
2.建立學習時間表屬于學習策略中的( )。
A.認知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資源管理策略
3.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 )。
A.嘗試—錯誤說
B.認知—發(fā)現(xiàn)理論
C.聯(lián)結—認知理論
D.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4.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稱為( )。
A.需要
B.動機
C.強化
D.誘因
5.有人把學業(yè)失敗的原因說成是運氣不好,這種歸因屬于( )。
A.內(nèi)部穩(wěn)定性的歸因
B.外部而不穩(wěn)定的歸因
C.外部而穩(wěn)定性的歸因
D.內(nèi)部而不穩(wěn)定的歸因
6.人借助于內(nèi)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組織起來的智力活動方式稱之為( )。
A.刨造技能
B.繪畫技能
C.操作技能
D.心智技能
7.在智力技能形成的過程中,依據(jù)智力活動的實踐模式,以展開的、外顯的方式付諸實施的階段是( )。
A.操作方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內(nèi)化
D.原型定向
8.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上位概念來學習新的下位概念的學習模式是( )。
A.并列結合學習
B.類屬學習
C.下位學習
D.上位學習
9.一個人面對問題時,不墨守成規(guī),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問題想出多種不同類型的答案,這表明其思維具有( )。
A.流通性
B.變通性
C.指向性
D.獨創(chuàng)性
10.“這次考試失敗是因為我的運氣不好”,這是把失敗歸因于( )。
A.內(nèi)部的可控因素
B.內(nèi)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1.在一份書面學習材料中,記憶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A.開始部分
B.結尾部分
C.中間部分
D.開始和結尾部分
12.充分利用學生頭腦中生動而鮮明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是使用了( )。
A.組織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元認識策略
D.復述策略
13.學習策略掌握的標志是( )。
A.不僅了解一般的學習策略,還知道具體學科的學習策略
B.會使用精細加工和組織策略等高級策略
C.能根據(jù)學習情境的特點,靈活地運用合適的學習策略
D.可以使用監(jiān)控策略來確定自己選用策略的有效性
14.教育心理學發(fā)展成熟時期所對應的年代是( )。
A.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紀80年代以后
C.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紀90年代起
15.有利于創(chuàng)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教師領導方式是( )。
A.權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專制型
16.教師組織課堂空間的方法一般有兩種,即按領域原則和按( )。
A.功能
B.大小
C.用途
D.年齡
17.人際吸引的特征表現(xiàn)為認知協(xié)調(diào)、情感和諧和( )。
A.態(tài)度一致
B.行動一致
C.觀點趨向
D.相互理解和扶持
18.只能進行自我中心思維的兒童,其認知發(fā)展處于( )。
A.前運算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9.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能否自覺地關注( )。
A.生存
B.情景
C.教材
D.學生
20.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是( )。
A.2歲
B.4歲~5歲
C.4歲
D.6歲

二、填空題(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1.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
22.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個階段。
23.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沿著不同方向擴展,最終產(chǎn)生多種可能的答案,這種認知方式稱為__________型。
24.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5.在實際教學中主要使用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__________直觀三種直觀方式。
26.創(chuàng)造性是指個體產(chǎn)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產(chǎn)品的能力或特性。
27.操作技能與心智技能的不同之處在于動作對象的__________、動作進行的外顯性和動作結構的展開性。
28.行為目標的陳述必須具備:具體目標、__________、行為標準。
29.影響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學生和__________三大要素的相互協(xié)調(diào)程度。
30.在學習新材料之前,為引導學生將新材料與已有知識聯(lián)系起來,先呈現(xiàn)比新材料概括水平高的材料,這種材料被稱為__________。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1.沖動型認知方式的特點是反應快,精確性差。( )
32.學習動機就是激發(fā)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動力,包括學習自覺性和認識性興趣兩種主要的心理成分。( )
33.學習動機是由學習需要和誘因兩個方面構成的。( )
34.自我效能感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布魯納提出來的。( )
35.認知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被稱為生長需要。( )
36.學生的歸因過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穩(wěn)定性和可控性三個維度來進行。( )
37.“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生動地描述了學習的遷移現(xiàn)象。( )
38.正因為有學習遷移的存在人類才能實現(xiàn)“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類事半功倍的學習理想。( )
39.掌握了加、減法的學生,容易學好乘法運算,這就是一種知識的遷移。( )
40.概括說認為。遷移的發(fā)生不在于有多少共同因素或掌握了多少原則,而在于能否突然發(fā)現(xiàn)兩種學習情境中的關系,這才是實現(xiàn)遷移的根本條件。(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性格差異的教學含義。
42.簡述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
43.簡述群體凝聚力的培養(yǎng)。
44.簡述智力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教師應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46.論述激發(fā)學生動機的主要方法?

一、單項選擇題
1.C2.D3.A4.D5.B6.D7.B8.C9.B10.D11.D12.B13.D14.B15.C16.A17.B18.A19.D20.C

二、填空題
21.學與教
22.社會自我、心理自我
23.發(fā)散
24.學習需要、學習期待
25.言語
26.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
27.客觀性
28.產(chǎn)生條件
29.教師、課堂情景
30.先行組織者

三、判斷題
31.√32.×33.√34.×35.×36.√37.√38.√39.√40.×

四、簡答題
41.【答案要點】
(1)性格雖然不會決定學習是否發(fā)生,但它卻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
(2)性格也作為動力因素而影響學生學習的速度和質量。
(3)性格的性別差異又會影響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選擇,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社會性學習和個體社會化。
42.【答案要點】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鮮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lián)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有:
①記憶術,包括位置記憶法、縮簡和編歌訣法、諧音聯(lián)想法、關鍵詞法、視覺聯(lián)想法、語義聯(lián)想;
②做筆記;
③提問;
④生成性學習;
⑤利用背景知識;
⑥聯(lián)系實際等。
43.【答案要點】群體凝聚力是指群體對每一個成員的吸引力。培養(yǎng)群體凝聚力時要注意:
①要全面及時了解群體的凝聚力情況。
②要幫助學生對一些重大事件與原則問題保持共同的認識與評價,形成認同感。
③引導所有學生在情感上加入群體,以作為群體的成員而自豪,形成歸屬感。
④當學生表現(xiàn)出符合群體規(guī)范和群體期待的行為時,就給予贊許和鼓勵,使其行為因強化而鞏固,形成力量感。
44.【答案要點】智力與創(chuàng)造性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二者既有獨立性,又在某種條件下具有相關性。其基本關系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chuàng)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chuàng)造性,也可能有低創(chuàng)造性;
(3)低創(chuàng)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創(chuàng)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五、論述題
45.【答案要點】
建立遷移的認知結構。建立小學兒童遷移的認知結構,首先要使課程的教材具有良好的結構,為了促進遷移,教材中必須具有高度概括性,包攝性和強有力的解釋效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其次教師要能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現(xiàn)順序,促進兒童建立認知結構。訓練遷移的認知策略能力。為了在教學中訓練小學兒童的認知策略能力以促進小學兒童的遷移,可考慮以下建議:注意小學童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小學兒童的概括水平,多方面應用概括出來的原則。
46.【答案要點】
學習動機作為引起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是學習活動得以發(fā)動、維持、完成的重要條件,并由此影響學習效果。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其措施包括: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與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具有極大的優(yōu)越性。
(2)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一般情況下,動機水平增加,學習效果也會提高。但是,動機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動機水平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反而更差。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心理學研究表明,來自學習結果的種種反饋信息,對學習效果有明顯影響。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學生對學習結果的歸因對以后的學習行為會產(chǎn)生影響,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成敗歸因。
(5)堅持以內(nèi)部動機作用為主,外部動機作用為輔。利用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的新穎性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6)注意內(nèi)外動機的互相補充,相輔相成。認知心理學強調(diào)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然而只依靠內(nèi)部動機,學習的需要會衰減,而只依靠外幫動機,又沒有足夠力量。

作者:不詳 來源:網(wǎng)絡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ǎng)(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lián)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wǎng)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 亚洲欧美换脸一区二区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麻豆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