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考試 >> 中學教師資格真題 >> 內容

2005年1月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一命題考試教育心理學試卷

時間:2012-4-15 20:09:13 點擊:

2005年1月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一命題考試
教育心理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的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學家()
A.埃里克森
B.皮亞杰
C.桑代克
D.斯金納
2.個體不同系統在發展的速度、起迄時間、到達成熟的時間有不同的進程指的是()
A.發展的階段性
B.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3.“最近發展區”指的是兒童心理發展的()
A.現有的發展水平
B.即將達到的水平
C.最高的發展水平
D.現有水平和即將達到的水平之間的距離
4.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屬于()
A.信號學習
B.刺激——反應學習
C.連鎖學習
D.言語聯結學習
5.俗話說“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繩”這是條件反射的()
A.獲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6.桑代克認為學習過程是()
A.頓悟過程
B.同化和順應過程
C.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
D.試誤過程
7.成就動機理論認為,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選擇的任務是成功概率為()
A.70%
B.50%
C.90%
D.100%
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認為,動機和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是()
A.低相關
B.高相關
C.不成比例
D.呈倒“U”型曲線
9.學生在學習數學運算的法則m(a+b)=ma+mb后,錯誤地認為lg(a+b)=lga+lgb,這是()
A.正遷移
B.負遷移
C.一般遷移
D.具體遷移
10.歷史課中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學習屬于()
A.符號學習
B.概念學習
C.命題學習
D.程序性學習
11.教材編寫應分段分節,教師講課要有間隔和停頓。這是利用感知規律的()
A.強度律
B.差異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12.桑代克認為刺激一反應聯結如果得到使用力量就會加強,如果失去使用力量就會減弱。這屬于()
A.干擾說
B.同化說
C.動機說
D.痕跡衰退說
13.下面哪一項是心智技能的三個特點()
A.觀念性、內潛性、簡縮性
B.客觀性、內潛性、簡縮性
C.客觀性、外顯性、展開性
D.觀念性、內潛性、展開性
14.練習曲線中間有一個明顯的、暫時停頓期。這個時期稱為()
A.過度學習期
B.高原期
C.疲勞期
D.潛伏期
15.為了學好英文,把英文單詞“Tiger”聯想成“泰山上的一只老虎”這是()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路
D.元認知策略
16.中學生品德發展的關鍵期是()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7.評價教學結果的最客觀和可靠的標準是()
A.學生成績
B.智力測驗
C.期末評比
D.教學目標
18.通過觀察、對話等手段獲得資料,并以此為依據對個別學生進行評價,這是()
A.配置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正式評價
D.非正式評價
19.多次測驗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是指這個測驗的()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可比度
20.有人認為“學習成績不好,就是因為自己能力差”,這種歸因屬于()
A.外部穩定歸因
B.外部不穩定歸因
C.內部穩定歸因
D.內部不穩定歸因

2005年1月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一命題考試
教育心理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的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學家()
A.埃里克森
B.皮亞杰
C.桑代克
D.斯金納
2.個體不同系統在發展的速度、起迄時間、到達成熟的時間有不同的進程指的是()
A.發展的階段性
B.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3.“最近發展區”指的是兒童心理發展的()
A.現有的發展水平
B.即將達到的水平
C.最高的發展水平
D.現有水平和即將達到的水平之間的距離
4.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屬于()
A.信號學習
B.刺激——反應學習
C.連鎖學習
D.言語聯結學習
5.俗話說“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繩”這是條件反射的()
A.獲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6.桑代克認為學習過程是()
A.頓悟過程
B.同化和順應過程
C.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
D.試誤過程
7.成就動機理論認為,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選擇的任務是成功概率為()
A.70%
B.50%
C.90%
D.100%
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認為,動機和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是()
A.低相關
B.高相關
C.不成比例
D.呈倒“U”型曲線
9.學生在學習數學運算的法則m(a+b)=ma+mb后,錯誤地認為lg(a+b)=lga+lgb,這是()
A.正遷移
B.負遷移
C.一般遷移
D.具體遷移
10.歷史課中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學習屬于()
A.符號學習
B.概念學習
C.命題學習
D.程序性學習
11.教材編寫應分段分節,教師講課要有間隔和停頓。這是利用感知規律的()
A.強度律
B.差異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12.桑代克認為刺激一反應聯結如果得到使用力量就會加強,如果失去使用力量就會減弱。這屬于()
A.干擾說
B.同化說
C.動機說
D.痕跡衰退說
13.下面哪一項是心智技能的三個特點()
A.觀念性、內潛性、簡縮性
B.客觀性、內潛性、簡縮性
C.客觀性、外顯性、展開性
D.觀念性、內潛性、展開性
14.練習曲線中間有一個明顯的、暫時停頓期。這個時期稱為()
A.過度學習期
B.高原期
C.疲勞期
D.潛伏期
15.為了學好英文,把英文單詞“Tiger”聯想成“泰山上的一只老虎”這是()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路
D.元認知策略
16.中學生品德發展的關鍵期是()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7.評價教學結果的最客觀和可靠的標準是()
A.學生成績
B.智力測驗
C.期末評比
D.教學目標
18.通過觀察、對話等手段獲得資料,并以此為依據對個別學生進行評價,這是()
A.配置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正式評價
D.非正式評價
19.多次測驗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是指這個測驗的()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可比度
20.有人認為“學習成績不好,就是因為自己能力差”,這種歸因屬于()
A.外部穩定歸因
B.外部不穩定歸因
C.內部穩定歸因
D.內部不穩定歸因

2005年1月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統一命題考試
教育心理學試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C 2. C 3.D 4. A 5. C 6.D 7. B 8.D 9. B
10.A 11.D 12.D 13.A 14.B 15.B 16.B 17.D 18.D
19.A 20.C

二、填空題
21.優勢領域
22.理論型
23.特別敏感
24.解決問題學習
25.行為規范學習
26.附屬內驅力
27.具體遷移
28.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
29.理性概括
30.長時記憶
31.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
32.道德行為
33.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34.評價
35.通過自身的練習活動而發現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
36.可比性
37.關注學生
38.激活功能
39.施加的準則與控制
40.教學評價

三、簡答題
41.(1)學習是憑借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2)人類的學習除了要獲得個體經驗外,還要掌握社會歷史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
(3)人類的學習是通過語言中介作用進行的。
(4)人類的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自覺的、積極主動的過程。
42.(1)深度加工知識;
(2)有效運用記憶術;
(3)進行組塊化編碼;
(4)適當過度學習;
(5)合理進行復習。
43.(1)學習時間安排;
(2)學習環境的設置;
(3)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
(4)學習工具的利用;
(5)社會性人力資源的利用。
44.(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練;
(4)反思教學經驗。
45.(1)學生;
(2)教師;
(3)教學內容;
(4)教學媒體;
(5)教學環境。
46.(1)學習的方式是發現學習。
(2)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
(3)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4)教學的目的在于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5)教學的原則有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強化原則。

四、論述題
47.一、知識直觀的類型:
①實物直觀是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
優點:實物直觀與實際事物聯系比較密切,能很快地發揮作用,真實親切,有利子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缺點:難以突出本質要素②模象直觀是通過對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優點:突出本質特征,擴大直觀范圍。缺點:與實際事物之間有一定的距離。③言語直觀是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優點:不受時間、地點和設備條件的限制。缺點:不夠直觀鮮明、完整、穩定。
二、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①靈活選用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②加強此與形象的配合;③運用感知規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③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過程。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在线免播放观看 | 日本大乳高潮专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欧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