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孟子
B.弗洛伊德
C.洛克
D.格塞爾
18.強迫癥包括( )。
A.強迫觀念
B.強迫整潔
C.強迫思維
D.強迫行為
19.學習包括知識的哪幾個過程?( )
A.獲得
B.轉化
C.評價
D.實踐
20.學習策略的幾種成分是( )。
A.認知策略
B.調節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資源管理策略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4道小題,每小題1分,共4分)
21.奧蘇貝爾主張學生應進行有意義的發現學習。 ( )
22.所有的教育現象都會成為教育研究的對象。 ( )
23.將學習失敗歸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 )
24.實物直觀的優勢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質要素和關鍵特征。 ( )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5.六藝
26.知覺
27.效度
28.分組教學
29.課堂管理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道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0.布魯納提出的四條教學原則是什么?
31.教師承擔著哪些職業角色?
3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哪些?
33.比較團體智力測驗和個體智力測驗的優缺點。
34.簡述群體的主要特征。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35.論述新課程條件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36.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請談談你的看法。
七、案例分析題(16分)
37.1983年,加德納在著作《智能的結構》中提出了無論是在定義、評價手段還是在目的方面都不同于傳統智力的“多元智力”概念。多元智力理論于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國內,經過幾年的發展,到了90年代末,該理論影響日漸廣泛。2000年之后,關于多元智力理論的譯著、論著以及教育期刊上所發表的文章均大幅度增加,形成了“多元智力”熱潮。
請分析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及對教育教學的啟示。
【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B[解析]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上課是教師教學的一種形式。
2. B[解析]測驗結果轉化成標準分數成績,屬于標準參照性測驗。
3. C[解析]實驗法的主要特點是嚴格控制自變量和實驗條件、主動誘發需要考察的現象、對結果進行分析、得出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
4. C[解析]程序教學認為學習是形成行為庫中本不存在的行為,是通過“刺激——反應——強化”一步步實現的。它的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
5. D[解析]布魯納的著名論點“任何學科都可以以理智上忠實的形式教給任何年齡階段的任何兒童”,而“理智上忠實的形式”應適合兒童認知發展水平,因而兒童發現學習是一種最佳的學習方式。
6. D[解析]略
7. 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體現的是教育機會的均等,是反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專制化的。全民化不一定否定專制化。
8. C[解析]1958年,毛澤東指出:“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
9. B[解析]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10. B[解析]把正方形的特征歸屬于已知長方形的特征當中,這顯然是一種下位學習。
11. B[解析]“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是可以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屬于陳述性知識。
12. D[解析]自我促成的紀律是課堂紀律管理的最終目標,也是學生成熟水平向前邁進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