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 )。
A.《論語》 B.《學記》
C.《理想國》 D.《雄辯術原理》
2.前蘇聯( )主編的《教育學》對中國影響最大,流傳最廣。
A.葉希波夫·岡察洛夫 B.斯米爾切諾夫
C.凱洛夫 D.申比寥夫
3.前蘇聯教育家( )的教育文藝名著《教育詩》總結了“工學團”的教育經驗。
A.加里寧 B.馬卡連柯
C.凱洛夫 D.贊科夫
4.“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等口號,構成了( )教育思想的完整體系。
A.實用主義 B.經驗主義
C.實驗主義 D.進步主義
5.教育的生物起源論和心理起源論的共同特點是都否認了( )。
A.教育的社會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階級性 D.教育的生產性
6.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 )中對班級授課制給予了系統的理論描述。
A.《教學與發展》 B.《大教學論》
C.《普通教育學》 D.《大教育論點》
7.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 )。
A.教師、學生、教材 B.教師、學生、教學內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環境
8.社會生活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 )。
A.生產力 B.生產關系
C.生產方式 D.上層建筑
9.“洪堡式”大學的傳統是由( )傳承的。
A.柏林大學 B.劍橋大學
C.巴黎大學 D.哈佛大學
10.“遺傳決定論”的創始人是( )。
A.華生 B.霍爾
C.高爾登 D.洛克
11.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這體現了個體的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12.教育制度的主體是 ( )。
A.學校教育制度 B.教育體制
C.社會教育制度 D.業余教育制度
13.我國學校教育層次共分( )。
A.二層 B.三層
C.四層 D.五層
14.馬克思認為,人的勞動能力是( )的總和。
A.知識與能力 B.智力與能力
C.體力與智力 D.體力與能力
15.“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 )中對教育方針的表述。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B.《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C.《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6.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教師中心論”主張( )。
A.學生處于主體地位 B.教師處于主導地位
C.教師處于顧問地位 D.學生活動處于中心地位
17.1951年( )提出了“范例教學”的主張。
A.布魯納 B.贊科夫
C.瓦·根舍因 D.懷特海
18.教學從本質上講是( )。
A.一種認識活動 B.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活動
C.教師的教學活動 D.智育活動
19.家長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形象是高大的,這充分體現了家庭教育具有( )。
A.先導性 B.感染性
C.權威性 D.針對性
20.教師職業開始出現在( )。
A.原始社會末期 B.奴隸社會初期
C.文藝復興時期 D.資本主義社會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21.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A.楊賢江 B.蔡元培 C.康有為
D.徐特立 E.陶行知
22.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認為,教育起源于( )。
A.兒童對成人模仿的需要 B.傳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社會需要
C.人類生存的需要 D.人的自身發展的需要
E.社會安寧的需要
23.教育的特質至少有以下幾方面( )。
A.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有意識活動 B.是人類與動物共有的生存活動
C.是人類特有的認識活動 D.是人類傳遞社會經驗的活動 E.是以培養人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24.家庭環境的效應表現在( )。
A.家長的職業類別 B.家長的期望水平
C.家長的文化程度 D.家庭的自然結構
E.家庭的氣氛
25.我國的教育結構確定了以下幾種類型( )。
A.基礎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職業教育 E.成人教育
26.教育目的具有( )作用。
A.導向 B.評價 C.激勵
D.規范 E.選擇
27.課程計劃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
A.學科設置 B.學科順序 C.課時分配
D.學年編制 E.學周安排
28.教師的教育工作能力包括( )。
A.與學生的交往能力 B.語言表達能力
C.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D.組織管理能力
E.教育科研能力
29.教育的本體功能是( )。
A.人的培養 B.經驗和人才的選擇
C.人類精神文明的傳遞與繼承 D.促進社會政治變革
E.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30.“環境決定論”完全否定了( )。
A.遺傳的作用 B.教育的價值
C.家庭的影響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