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貫穿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始終的基本理念是什么?(7分)
32.簡述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7分)
33.閱讀以下兩則材料并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本次會議將是中共中央委員會自去年換屆以來第三次舉行會議,歷史上的三中全會往往是中國實現經濟改革的“跳板”。
路透社
材料二:中國執政者的勇氣和決心將決定新一輪改革的成敗。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國亟待推進的多項改革,其目標和路徑都已明確。
新加坡《聯合早報》
(1)結合材料一寫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全稱、召開時間(精確到年月)及主要內容。(6分)
(2)結合材料二回答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4分)
四、論述題(共16分)
34.材料一:漲薪潮正在“世界工廠”中國掀起。2010年,已有十幾個省市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幅10%以上。
(1)社會上有人對增加工薪勞動者的收入提出質疑,有人認為,漲工資會引發通貨膨脹,請對此觀點進行評析。(10分)
材料二:十八大報告指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深化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保護勞動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2)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分析,為什么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要努力做到國強民富?(6分)
五、教學設計(20分)
35.根據以下材料編寫一個教學設計。(要求寫出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20分)
征稅和納稅
稅收及其種類
當我們走進商場購物,到外地旅游,去影劇院看電影,到體育場看比賽……所有這一切,都與稅收息息相關。稅收就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否意識到,實際上每個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稅收發生著聯系。
人們習慣將稅和稅的征收合稱為稅收。從本質上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國就有稅。國家通過稅收組織財政收入,為自身的存在和發展提供物質保障。有稅必有法。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這些特征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
稅收具有強制性。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稅務機關必須依法征稅。
稅收具有無償性。國家取得稅收收入,既不需要返還給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直接付出任何代價。
稅收具有固定性。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預先規定了征稅對象和稅率,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不能隨意改變。
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國家必須憑借政治權力,依照法律強制性地無償征稅。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如果國家可以隨意征稅,沒有標準,就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將危及國家利益。
--教學內容出處:(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經濟生活》教科書第三單元第八課的第二框《征稅和納稅》
絕密★啟用前 秘密★啟用后
浙江省2014年教師招聘考試
政治(高中、初中)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課程代碼:10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D2.D3.C4.A5.C
6.A7.D8.C9.C10.B
11.D12.B13.A14.A15.B
16.A17.D18.A19.C20.B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少涂且正確的給1分。
21.D22.ABD23.AC24.ACD25.CD
26.C27.ABC28.ABC29.BD30.ABCD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4分)
31.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相統一;(2分)加強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導與注重學生成長的特點相結合;(2分)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2分)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建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機制。(1分)
32.第一,實踐標準的確定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況下實踐都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此外沒有其它標準;(2分)其次是指無限發展的實踐最終一定能鑒別認識的真理性。這也是絕對的。(1分)
第二,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首先是指實踐總是具體的、歷史的,它不能完全證實或駁倒現有的一切認識,而只能證實或駁倒其中的部分認識;(2分)其次是指實踐檢驗認識是一個過程。(1分)
第三,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是辯證統一的,這是真理標準問題上的辯證法。(1分)
33.(1)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1分)1978年12月;(1分)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2分)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2分)
(2)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分)
四、論述題(共16分)
34.(1)①引發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是貨幣發行量的過多,并不是漲工資的必然結果。
(2分)
②如果僅靠印發紙幣來增加勞動者的收入,漲工資,則會引發通貨膨脹。(2分)
③如果通過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調整,在國民收入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合理地調整企業、國家、個人的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加勞動者的收入,適當減少政府財政收入的比重和企業利潤分配的比重,(3分)在這種情況下的漲工資不但不會引發通貨膨脹,反而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更好地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3分)
(2)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2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正確價值觀的選擇要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立場上;(2分)要遵循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2分)
五、教學設計(20分)
35.《征稅和納稅》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1)教學目標。(3分)
要求從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進行表述。
(2)教學方法。(2分)
要求寫出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方法。
(3)教學過程。(15分)
要求寫出主要的教學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