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學生未經許可離開教室通常有三種原因,一是對教室里的事情感到不愉快,二是想去更感興趣的地方,三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當學生離開教室,老師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尋找他。在大多數情況下,他不會走得太遠,如果不能馬上找到他,應該通過內線電話告知辦公室或叫一個學生報告校長,但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擾其他學生。故B項做法不合適。
2.B荀子這段話指出了學習或教學的過程是從聞到見、到知、最后化為行動的過程,是從感性的思考到理性的實踐的過渡,而不是純粹的思辨。故B項不正確。
3.C“花臉”又稱“凈”。主要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4.B蘇軾對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關譽。
5.A《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農政全書》作者徐光啟,《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三人都是明朝人! 6.D由于阿拉伯位于中東地區,連接歐亞,這是地理優勢。同時阿拉伯人素來以善于經商聞名,來往于中國和西方,把指南針和火藥帶到了歐洲。故選D項。
7.D此教師的行為的確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人格權和財產權,屬于違法行為。故選D項。
8.C題干所述,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項。
9.A學前教育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養成應以文化素質的提高為基礎和前提。
10.C《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安⿲W之”意在做學問首先要廣泛地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同時要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皩弳枴睘榈诙A段,即不恥下問,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后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是為“慎思”!懊鞅妗睘榈谒碾A段,學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昂V行”是為學的最后階段,即是做到“知行合”。 11.D墨海書館,是上海有鉛印設備的第一家。江南制造局翻譯館,是清朝官辦的翻譯出版機構,它翻譯出版的科學書籍是最多的。
12.D這句話是在講姓氏的出處,王、侯、公孫這些姓氏很明顯是和爵號有關。
13.D《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地區的兒童,可推遲至7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故選D項! 14.D《天工開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歐洲學者稱為“技術的百科全書”。其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 15.A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試驗,均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
16.A①韓愈,唐代詩人。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②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③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④王安石,北宋人,字介甫,號半山,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庇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詞。故選A項! 17.C由李四的話可知,南京的晚報并非都辦得不錯,即南京市有的晚報辦得不好。由陳六的話可知,南京市的晚報并非都辦得糟,即南京市有的晚報辦得不錯,王五的話對。而張三的話與陳六的話等值,所以張三的話也是錯誤的。故正確答案是C項。
18.B文段最后一句“這是現代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是對前文的總結,分析此句中的“這”所指代的內容即可抓住文段主旨。根據就近原則,此句中“這”指代的是前一個句子,即“這就使自然科學發展成為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結合文段最后的總結句,本文的主旨就是“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是現代自然科學的重要特點”,即答案為B項。
19.B使用選項A、C、D三種方式都可以刪除指定的幻燈片,而在幻燈片視圖下,無法對編輯的幻燈片進行剪切操作,只可以用“編輯”菜單中的【刪除幻燈片】命令。
20.C儒家思想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因為其本身“兼容”“發展”的特性,符合歷史的發展。
21.A中國現代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童話是葉圣陶的《稻草人》,這篇童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20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故選A項! 22.D“流弊”指相沿下來的弊端。題目問“流弊”的具體所指,需要聯系上下文進行判斷。文段說的是聯想起于習慣,而習慣喜歡走熟路,而熟路走的人多,越走越平滑俗濫,從而導致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由此可知,文中“流弊”具體指的是“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即選項D項。
23.B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是符合教育法律規范所設定的條件的法律事實。
24.B《基督山伯爵》是通俗歷史小說,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1802—1870)的代表作! 25.A《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征日:‘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币馑际侵敢瑫r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暗,糊涂。故此題選A項。 26.Dwww用統一資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來描述Web頁的地址和訪問它時所用的協議。URL的格式為,協議://IP地址或域名/路徑/文件名。其中,協議是服務方式或是獲取數據的方法,如HTTP、FTP。IP地址或域名是指存放該資源的主機的IP地址或域名。路徑和文件名是指用路徑的形式表示Web頁在主機中的具體位置。
27.B教育行政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為實施、管理教育事業,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規在內容上是針對某一類教育管理事務發布的行為規則,而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事件和具體問題作出決定,在形式和結構上必須比較規范,在時效上必須有相對的穩定性;其制定、審定、頒布須經過法定的程序。B項屬于地方性的法律法規。
28.C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
29.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第十六條規定,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故選D項。
二、案例分析題(答案要點)
30.(1)這兩則案例都說明了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對學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校長和教師的職業素養是極為優秀而高尚的。當校長得知麥克勞德殺死了他那只最心愛的小狗時,沒有責備,沒有訓斥,更沒有憎惡。他讓麥克勞德畫兩張解剖圖以作為懲罰,既包含了教師的嚴格要求,也包含了教師的愛,同時,還蘊藏著教師的期望與信任。教師沒有批評睡覺的學生,而是用了幽默勵志的小故事,讓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說明他的內心深處是尊重學生的。
(2)這是兩位精通教育的教育者,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學生是人,具有與成年人一樣的人的一切基本權益,具有獨立的人格。學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整體的人,應尊重并滿足學生各種發展的需要。學生發展具有個體差異性。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在適當的環境和教育條件下,應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潛力。學生的發展受制于多種因素。
31.犯錯是孩子的天性。幼兒犯了錯不可怕。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是否能正確認識幼兒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幼兒的心態去看待幼兒。要從幼兒所犯的錯誤中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發現了問題教師不能以簡單而粗暴的方式來解決。
首先,教師應該正確對待幼兒所犯下的錯誤,以一顆寬容的心包客幼兒。
其次,教師應該走進幼兒的心靈,去傾聽幼兒的心聲,用一種幼兒能愉快接受的方式和他們交流。
再次,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自覺改正,從而實現教育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師發現了上述問題并以粗暴的方式解決,那樣幼兒不但不敢主動承認錯誤,而且也會使幼兒的心靈受一次重傷,結果只會是給幼兒和教師自己留下終身的遺憾。
教師熱愛幼兒,就應該永遠保持一顆童心。這樣才會走進幼兒的心靈并去正確引領幼兒,時刻站在幼兒們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多彩的世界;熱愛幼兒,就該蹲下身子,放下老師的尊嚴,撐開雙手保護起幼兒可貴的自尊心,呵護著他們健康地成長;好好地去熱愛每一位幼兒吧!
32.兒童詩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生動感人的形象。這首兒童詩從兒童的心理出發,洋溢著童趣,生動地傳達出了兒童的真切的感情,不僅表現了兒童豐富的生活,也展示了兒童美妙的內心世界。詩人借助圓圓和圈圈的形象,幫助兒童認識了生活中的一些圓形事物,有助于喚起兒童對生活中關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三、作文題
33.【參考范文】
德育工作之我見
加強中小學生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規范教育,是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的根本問題。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忽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取的。據一份調查資料顯示,有近50%的青少年犯罪是因為在其童年時代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這一群體又都處在犯罪的危險邊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我們必須明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需要。
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該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來做:
一、以身立教,為人師表
我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對待事業,對待學生以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當然這里我所說的“人格”,指的是一個人作為某種權利和義務的主體,在道德上應當具備的人品和資格。這就是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質,決定教師的人格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指出:“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作榜樣教育學生!倍韲逃覟跎晁够鶆t告訴我們:“任何章程和任何綱領,任何人為的管理機構,無論他們設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業的作用!币痪湓,要想照亮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想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要想在學生心中牢固地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師必定要有崇高的師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讓我們用誠實正直和坦蕩無私的面貌,讓學生體驗到人的美好心靈,用寬宏的心地和磊落的胸懷,促使學生養成高尚的人格。
二、要與學生做朋友
作為教師,我們要用真愛去關心學生。誠然,教師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但不應拿學生作為發泄的對象。學生的確存在“好”與“差”的差異,教師應因材施教,對“好學生”關愛備至,而對“差學生”更應加倍地關愛與呵護。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只是我們沒有發現、重視。如果我們能經常表揚他們的優點,他一定會非常高興,進而會建立自信;反之,他會因沮喪而越來越自卑。老師要用愛心,用師德的魅力,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讓學生都能“親其師,信其道”。
三、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過錯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正確對待學生的過錯是很有必要的。學生經常犯點小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又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沒有糾正他們的過錯,也許就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對待他們的過錯,首先應該尋找原因。學生產生過錯行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去診斷問題,綜合地分析各種因素在學生身上的發展過程。
其次是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信心。有過錯行為的學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師的批評、指責,同學們的取笑、歧視,其心理總是比較敏感的,對教師和周圍的同學也存有戒心。要消除這些有過錯行為的學生的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應設法給予他們自信,諒解他們的過錯,相信他能改正過來,從根本上改變同他們的關系。如果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對老師不抱有信任感,那么無論你怎么做,也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這項細水長流的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反復性的特點。教師認識到這一點,就能放寬自己,滿懷熱情,培養和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穩定和強化良好的行為習慣。
最后是自我評價。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找出自己的優缺點,給那些對自己缺乏自覺控制力的學生以及性格過于沖動的學生以適當的機會,讓他們能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行為,使他們分清是非善惡,意識自己過錯的性質、危害,找到克服方法。教師要創造一種坦率誠實的氣氛,讓學生認真地直述自己的看法。
其實除了以上所說的幾個方面以外,還不能排除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家庭。要做好這項工作,還要委婉地請家長改正自身的有關問題,勸導他們在對待孩子的做法、想法上做深刻的自我反省,以便能配合做好孩子的培養教育工作。當然,社會德育也是不能忽視的重大因素之一,只有在用“三結合德育網絡”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把我們的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對學生傾注一片愛心,才能保證對他們教育轉化的成功。相信我們的真誠和正確有序的引導,必然會在不久的將來獲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