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120 分鐘考試總分:150 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 小題,每小題3 分,共45 分)
1.【答案】A。信息采集。
2.【答案】B。機器語言。
3.【答案】B。未經許可將他人郵箱地址公布于論壇上。
4.【答案】D。自然語言和流程圖。
5.【答案】A。。
6.【答案】D。5。
7.【答案】C。采用雙絞線和基帶傳輸,速率100Mbps。
8.【答案】C。(2!=4)>2。
9.【答案】B。④比①的音質好。
10.【答案】A。6 秒。
11.【答案】C。手寫識別。
12.【答案】C。(232) 8,(10010011)2,(83)16
13.【答案】B。“水”圖層中的“水”字區域變成紅色。
14.【答案】A。自動編號、文本、文本、貨幣、數字、是/否。
15.【答案】D。建立關系數據模型。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 小題,共30 分)
16.【答案】:IPV4 由4 段8 位二進制數字構成,位數為32 位。IPv6 地址位數為128 位,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地址短缺的問題,還增加了網絡層的安全機制。
17.【答案】:數據庫定義功能,數據存取功能,數據庫運行管理,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
18.【答案】:學生通過對因特網的學習及應用,至少會用一種方法將網頁、文字、圖片保存到本地計算機中,并會用至少一種下載工具來下載文件。
三、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 小題,共40 分)
19.(1)請簡要分析王老師在這一教學環節中使用任務驅動法教學存在哪些不足?(8 分)
存在的不足說明教學環節上不符合任務驅動法的流程任務驅動法的流程應該是: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帶著學生分析問題→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作品展示與評價;王老師上課時并沒有明確提出一個任務,而是直接講授,實際上還是講授+練習的方法,不算是任務驅動。任務目標導向性不強只是讓學生簡單的用金山畫王打開不同類型的圖片,打開以后做什么沒有交代;學生在反復打開圖片的過程中并不能達到熟悉軟件的目的。任務沒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任務應該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務的欲望;任務設置的不當,會抹殺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注意力分散和轉移。
任務整合性不強任務的設定應該有一定的整合性,綜合應用軟件的多個功能,完成一幅作品;王老師的任務只是單純的圖片打開,缺乏整合性。
(2)針對以上不足,請給王老師提出改進教學的建議。(12 分)
王老師可以提前用金山畫王設計幾副作品,比如“美麗的春天”,“海底世界”等,上課后,先讓學生欣賞老師準備的作品,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提出本節任務:利用金山畫王,描繪我眼中的( )。然后給學生提供金山畫王的視頻課件,學生在課件的幫助下完成任務;接下來學生作品展示和評價,教師可以就學生創作過程中的比較集中的問題,做詳細解答。
20.(1)謝老師采用的作業作為一種表現性評價分別對學生和老師有什么作用(10 分)
表現性評價
對教師的作用
有助于闡明教學目標,注重知識技能的整合與綜合運用,可以借此鍛煉學生“做事”的能力;
表現性評價
對學生的作用
可以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主動思考,自主探究,完成知識與技能的主動自我構建。在完成表現性評價作業中,能充分展示學生個性,發揮創造性。
(2)請幫助謝老師改進作業要求,使同學們能夠把握學習目標(10 分)
觀看人類信息技術革命視頻,選擇一種軟件工具(如:word、powerpoint 等)撰文,文章的提綱和具體要求如下:
文章提綱具體要求分值
1 信息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觀看并分析視頻,可以用舉例的方式來說明。15 分
2 信息的含義給出信息的定義,舉例說明信息和信息載體的區別。15 分
3 信息的基本特征舉例說明信息的5 個特征。25 分
4 信息技術的5次革命要寫出5 次信息革命的標志。10 分
5 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寫出趨勢,并能舉出對應的例子。15 分
作業上交要求:
1 有封面頁、標題、作者及時間; 5 分
2 保存文件名為:學號、姓名、信息及其特征作業5 分
3 郵件附件形式發給老師,郵件主題:姓名、信息及其特征作業。5 分
四、教學設計(分2 小題,共35 分)
(1)描述本單元學習的層級關系,或者畫出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層級關系圖(15 分)
(2)分析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20 分)
內容確定依據
重點
掌握FOR 循環語句、DO 循環語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
1、從大綱來看:
學生應會使用程序設計語言實現順序、選擇、循環三種控制結構。
2、從教學目標來看:
學生要學會編寫循環結構程序。
3、確定依據:
綜上所述,循環結構是大綱和教學目標中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而For 語句和do 語句的格式和使用方法是循環結構程序設計所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故依據大綱和目標將其定為重點。
難點
能分析問題,畫出解決問題的流程圖,確定循環變量和循環體。
1、從知識本身來看:
分析問題,畫流程圖,確定循環變量和循環體,知識點比較集中,且前后關聯,前一部分完成不了,后面可能就無法繼續;而知識本身又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老師不易講清;
2、從學情來看高二學生,作為編程的初學者,還沒有具備“計算機思維”的能力,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有待培養;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聽得懂,但合上書本,自己寫程序時,難以形成明確思路,不知如何下手。
3、確定依據:
綜上所述,從知識本身的難易程度和學情出發,確定本節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