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談話法特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____ 的能力。
23.談話法可分為____ 和啟發談話兩種。
24.____ 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5.實驗法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____ 和科學的、嚴謹的學習態度。
三、簡答題:
1.什么是教學,包含哪些方面?
2.教學的作用是什么?
3.為什么說教學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了科學的基礎和實踐?
4. 什么是教育任務,制約教育任務的因素是什么?
5. 普通學校教學任務有哪些?
6. 普通中小學傳授系統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具體指標是什么?
7. 怎樣理解發展學生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的教學任務?
8. 現代教學是如何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
9. 為什么說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表現如何?
10. 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基本規律)有那些?
11. 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有哪些?
12. 教學中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與人類實踐活動中直接經驗的獲得有什么不同?
13. 怎樣理解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規律?
14. 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結合規律的基本觀點是什么?
15. 在教學中怎樣才能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
16. 教學原則與教學規律有何區別?
17. 我國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則有哪些?
18. 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是什么?
19. 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0. 運用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1. 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2. 運用練習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3. 運用實驗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論述題
1. 怎樣理解直觀性教學原則?
5. 試述因材施教原則。
3. 鞏固性原則的含義及要求是什么?
4. 什么是循序漸進原則,貫徹要求有哪些?
6. 說明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2. 舉例說明在教學中如何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C 2 B 3 C 4 A 5 D 6 B 7 C 8 D 9 B 10 D 11 C 12 A 13 D 14 B
二、填空題 1 教學 2教學價值取向 3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4基本事實 5心理特征 6正常發育 7創造才能 8 系統化 9認識過程 10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11間接 12直接經驗 13基礎 14智力發展 15赫爾巴特 16組織者 17基本準則 18重要保證 19完成教學任務 20 口頭語言 21講解 22語言表述 23復習談話 24練習法 25動手能力
三、簡答題:
1.什么是教學,包含哪些方面?
(1)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它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2) 教學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根本目的;
(3) 教學由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組成;
(4) 教學具有多種形態,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2.教學的作用是什么?
(1) 教學是社會經驗得以再生產的一種主要手段;
(2) 教學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
(3) 教學是教育工作構成的主體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3.為什么說教學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了科學的基礎和實踐?
(1)它使個體的認識突破時空局限及個體直接經驗的局限,擴大了他們的認識范圍,贏得了認識的速度。
(2)使個體的身心發展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結合科學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在一個統一的過程中實現德、智、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4. 什么是教育任務,制約教育任務的因素是什么?
教學任務受人們追求的教學價值取向決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階段、各科教學應實現的目標要求。 制約教育任務的因素是: (1) 教育目的; (2) 學生年齡特征; (3) 學科的特性; (4) 教學的時空條件。
5. 普通學校教學任務有哪些?
(1) 傳授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 發展學生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
(3) 培養學生注意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
(4)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6. 普通中小學傳授系統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具體指標是什么?
(1)能促進青少年學生智、德、體、美的全面發展,使他們具有一個現代人所具有的素質;
(2)能為他們參加現代生產勞動和政治文化生活創造必要的條件;
(3)能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各種專門知識和從事科學研究、進行創造發明奠定初步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