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 學生文化具有多樣性;
(4) 學生文化具有互補性。
13.(1) 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
(2) 同伴群體的影響;
(3) 師生的交互作用;
(4)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
(5) 社區的影響。
四.論述題
1.
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政治經濟制度通過對教育方針、政策的頒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經費的分配,教育內容特別是意識形態教育內容的規定,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的任命聘用等,實現對教育領導權的控制。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一個國家設立怎樣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進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標準怎樣確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權。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特別是培養出來的人應當具有什么樣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識傾向,則是由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體現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要求的。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制度
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
(1) 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通過培養人才實現對政治經濟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濟的主要途徑。
(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學校自古以來就是宣傳、灌輸、傳播一定階級的思想體系、道德規范、政策路線的有效陣地。學校又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的言論、教材、文章以及他們的行為,是宣傳某種思想,籍以影響群眾,服務于一定政治經濟的現實力量。
(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決于一個國家的政體,但又間接取決于這個國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業發展的程度。
2.
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 (1)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興辦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任何社會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必須取決于兩方面的條件。一方面是物質資料生產能為教育的發展提供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的條件是生產力發展、社會再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勞動力總量和各種勞動力的比例,它們分別決定著整個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教育的體系。 (2)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 教育結構通常指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校組合和比例構成。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社會經濟結構,制約著教育結構。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引起產業結構、技術結構、消費結構和分配結構的變革,與此相適應,教育結構也將隨之出現新變化。 (3)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知識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增長,促進人們的認識能力、思維水平的不斷進步,由此,促進學校的課程結構與內容不斷改進與更新。同樣,學校的物質設備、教學實驗儀器等都是一定的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反映了當時的生產發展水平。 (4)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1)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勞動力的質量和數量是教育發展的重要條件,教育擔當著再生產勞動力的重任。教育培養人的勞動能力,使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教育可以提高勞動力的質量和素質;教育可以改變勞動力的形態,把一個簡單勞動力訓練成一個復雜勞動力,把一個體力勞動者培養成一個腦力勞動者。 (2)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教育是實現科學知識再生產的重要手段,并且通過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擴大科學知識的再生產,使原來為少數人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在較短的時間內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學知識得到普及,先進的生產經驗得到推廣,從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3.
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1)科學技術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科學發展水平決定了教育者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影響到他們對教育內容、方法的選擇和方法的運用,也會影響到他們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和教育過程中教育機制的設定。 (2)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 一方面,科學發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規律,從而使教育活動遵循這種規律;另一方面,科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廣泛運用,使教育對象得以擴大,促進了教育數量的發展。 (3)科學技術可以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內容的記載與表達方式,教學用具與器材的制造等,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作用。
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1)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學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主要途徑,因為它是有組織、有計劃、高效率的再生產。教育作為科學知識的再生產,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學的繼承與積累,把前人創造的科學知識加以總結和系統化;另一方面在于科學的擴大再生產,把前人創造的科學知識傳授給新的一代,使他們又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生產出更新的科學成果。 (2)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 科學的體制化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最初很多科研機構是建在大學里的。 (3)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 教育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也從事著直接的科研工作,這在高校里尤為突出。 (4)教育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學提出將科學成果在教育上應用技術化的要求,從而豐富科學技術的活動,擴大科學技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