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我們能為地球做什么
尊敬的領導、老師,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講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的第三課《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么》。
本課教材安排了4個方面的內容,結合內容本課主要有4個教學目標:1、通過對家庭資源消耗情況的調查,認識日常生活會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負面影響;2、圍繞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展開研討,學習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減少森林資源消耗,積極參與建設美好環(huán)境等措施,留住地球綠色;3提供我國水資源匱乏的小資料,讓學生感悟節(jié)水重要性,增強節(jié)水意識;4、學習有關垃圾的資料、圖片,認識垃圾的危害性,并懂得怎樣減少垃圾污染。
由于課程內容較多,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已有知識特點和生活實際,我確立的教學思路是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力求把課程內容生活化、具體化,讓學生搜集和處理有關信息,補充大量的圖片、資料,拉進學生與資源、環(huán)境的距離,達到知、情、意、行的有機結合。
課前準備:
1、根據教材的提示調查家中的資源消耗情況,查閱有關資料,了解這些資源消耗對地球環(huán)境有哪些影響。
2、搜集與資源、環(huán)境有關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1、同學們,前兩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認識了人類的家園——地球,課前老師讓同學收集了與地球有關的圖片,哪位同學把你搜集的圖片與大家分享呢?
(學生展示美麗的地球圖片,并介紹:瞧,這就是在衛(wèi)星上拍到的地球,在浩淼的宇宙空間,晶瑩的球體仿佛是披上了一層白紗。走近地球,它又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圖畫,紅艷艷的花,綠茵茵的草,廣闊無邊地球是那樣明艷動人,地球是那樣的美不勝收)
教師:聽了剛才的介紹,你們想說點什么?對,太美了。地球像母親一樣無私地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萬物和諧的生存環(huán)境,在文章里、歌詞里我們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同學們,這樣的母親你們愛她嗎?你可知我們的地球媽媽正因為我們的生存而遭受著痛楚呢?誰再來展示不同的圖片?
(學生展示遭破壞的地球圖片,并介紹:因為人類的垃圾污染地球變臭了,因為森林的過度砍伐地球變丑了,因為沙塵暴洪水的侵襲地球變臟了。)
教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想?
2、學生可能答我們不能再這樣破壞地球了,也可能答我們應該保護地球,教師適時點出并板書課題: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前后圖片的對比,加上聲情并茂的介紹激發(fā)學生要保護地球的愿望。)
二、發(fā)現問題——給地球媽媽診斷病情
過渡語: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地球資源與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因為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存。反過來我們的生活也影響了環(huán)境。那么我們就先來檢查一下我們的生活對環(huán)境有什么影響吧。
1、小調查:
每月使用一次性筷子———雙
每月用水————噸
每月用電————度
每月使用塑料袋————個
每月消耗紙張————千克
每月使用電池————只
每月垃圾————千克
思考,:從統(tǒng)計的結果中,你能發(fā)現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結合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讓學生交流,以紙張,電池,塑料袋為例說說它們消耗了那些資源對環(huán)境有哪些危害?
教師:哦,你從紙張的來源和制造時的排放物來調查的;哦,你又從電池污染來調查的。。。。。。你們也讓老師知道了更多的知識,你們太棒了!
學生未點到的,教師適當補充。并補充材料:課文39頁的資料和課外資料《垃圾對環(huán)境的污染》 。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讓學生了解我們每天的資源消耗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并對地球環(huán)境造成影響 )
3、過渡語:結合剛才的學習,快速瀏覽課本的36-40頁的學習內容,說說看你們又發(fā)現了什么?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水土流失、荒漠化 水資源匱乏 垃圾污染。
教師:對,我們的生活不僅要消耗自然資源,而且在消耗資源的過程中還會影響和破壞資源環(huán)境。
4、過渡語:你們像醫(yī)生一樣給地球媽媽診斷病情,地球媽媽病到什么程度呢?老師也搜集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分享吧。
依次展示圖片并解說:不知何時,綠茵茵的草地變成了無邊的荒漠,清澈見底的湖泊變成了洶涌渾濁的河流,有的被垃圾覆蓋變得又臟又臭,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也因赤潮的發(fā)生而變得死氣沉沉了。水資源的極度匱乏,許多國家和城市嚴重缺水。
再看一組數據吧,補充課本37頁小資料和課外資料《淡水資源危機》。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資源與環(huán)境的進一步了解,利用圖片直觀地激發(fā)學生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強烈愿望。)
三、分析問題——幫地球媽媽分析病因
1,過渡語:同學們,如果這樣的情況繼續(xù)下去,我們將面臨著怎樣的后果?是啊,它太可怕了!我們快來幫助地球媽媽分析一下吧,我們到底是哪些行為讓地球媽媽病得這樣嚴重呢?
2、學生交流后,分別得出: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濫砍濫伐,過度放牧;水資源匱乏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多,過度浪費;垃圾污染主要原因是有毒物質過多,處理不當。
學生交流時教師適機板書:濫砍濫伐 過度浪費 處理不當
(設計意圖:采取幫地球媽媽分析病因的方式,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心態(tài)來關心地球媽媽讓學生為地球的破壞而感到難過自責,激發(fā)學生熱切關愛地球的情感。)
四、解決問題——為地球媽媽開出藥方
1、過渡語: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真多,很快就為地球媽媽找出了病因。接下來就請各位小醫(yī)生們?yōu)榈厍驄寢岄_藥方了。
2、請同學們結合課本36頁到40頁小組合作學習,并任選一題討論:
(1)怎樣解決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問題?
(2)如何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
(3)如何減少垃圾污染?
3、 全班交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發(fā)言,并把討論的結果寫在黑板上,教師適時點撥。
(1) 多參加植樹造林,參加保護“母親河”行動,抵制一次性筷子,節(jié)約用紙等。
(2)節(jié)約用水,臟水再利用,防止漏水。
(3) 減少垃圾,再回收利用,抵制有毒物品。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資源與環(huán)境問題已不再是什么毫不關己的熱點新聞了,已經使危及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解決環(huán)境與資源問題必須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五、課堂延伸:
1、過渡語:從剛才的交流中同學們已經感受到環(huán)境問題已經離我們不再遙遠,已經危及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解決環(huán)境與資源問題必須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我們不僅要這樣做,還要廣為宣傳。因為我們是地球的孩子。
2、欣賞歌詞《地球的孩子》
3、在《地球的孩子》歌聲中我們大膽地暢想一下“無垃圾污染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場景,并設計一句廣告語或畫一幅漫畫為環(huán)保做宣傳。
六、選擇性作業(yè):
1、調查家鄉(xiāng)的水資源,并談談自己對保護家鄉(xiāng)河流的一些初淺計劃。
2、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為家鄉(xiāng)做些什么?查閱有關資料,說說你的想法。
結束語:說課結束,謝謝大家,請批評指正。
板書: 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么
發(fā)現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水土流失、荒漠化 濫墾濫伐
水資源匱乏 過渡浪費
垃圾污染 處理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