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結構主義教學理論
B.兒童智力發展階段理論
C.教學與發展的關系理論
D.范例教學理論
【參考答案】
D
試題解析:
瓦·根舍因提出范例教學理論。
第11題暗適應表現為感受性( )
A.提高
B.降低
C.有時提高有時降低
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暗適應表現為感受性的提高。
第12題學生發展過程中充滿矛盾,被稱為“危機期”的是(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少年期被稱為“危機期”,也叫作“危險期”“心理斷乳期”。
第13題專家與新手相比,專家在專門領域的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能力都更強。最適當的解釋是( )
A.專家有更敏捷的記憶品質
B.專家掌握一般的記憶策略
C.專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較高
D.專家在專門領域有更豐富的知識與特殊的記憶策略
【參考答案】
D
試題解析:
略。
第14題一名5歲兒童,在智力測驗中,測得的智齡是6歲,他的智商應該是( )
A.83
B.100
C.120
D.11O
【參考答案】
C
試題解析:
智齡(6)除以實齡(5)乘以100,等于120。
第15題對倔強的學生可采取的矯正方法是( )
A.心事傾訴
B.認知調整
C.情緒疏導
D.談話溝通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認知調整的直接目的在于矯正被認為是導致不適行為和情緒反應的特殊思想和信念。
第16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反映了( )對人的影響。
A.環境
B.教育
C.遺傳
D.成熟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略。
第17題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 )
A.課程計劃
B.學科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教學資料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學科課程標準是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第18題提出“經驗+反思=成長”這一教師成長公式的是( )
A.波斯納
B.布魯納
C.科頓
D.布魯巴奇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波斯納提出“經驗+反思=成長”這一教師成長公式。
第19題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則全面和諧地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人是( )
A.杜威
B.赫爾巴特
C.裴斯泰洛齊
D.盧梭
【參考答案】
C
試題解析:
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人,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則全面和諧地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
第20題中學生的品德發展由動蕩走向成熟。研究表明,品德發展的關鍵期是( )階段。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品德發展的關鍵期是初中二年級這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