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學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權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學習權和( )。
A.名譽權和榮譽權
B.公正評價權
C.隱私權
D.人格尊嚴權
2.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
A.無差別原則
B.尊重兒童尊嚴原則
C.無歧視原則
D.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3.學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嚴的權利指的是學生的( )。
A.名譽權
B.榮譽權
C.隱私權
D.人格尊嚴權
4.我國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專項法律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5.《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維護少年兒童的( )。
A.社會權利的客體獨立地位
B.社會權利主體非獨立地位
C.社會權利主體獨立地位
D.社會權利的客體非獨立地位
6.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的能力的主觀判斷稱為( )。
A.管理能力
B.組織能力
C.教育能力
D.教學效能感
7.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隨教師教齡的增長呈現出( )。
A.上升趨勢
B.下降趨勢
C.先升后降趨勢
D.先降后升趨勢
8.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職業角色的( )。
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樣化
D.個別化
9.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 )特點。
A.示范性
B.長期性
C.復雜性
D.創造性
10.熱愛學生是現代教師必備的( )。
A.思想政治素質
B.教育理論素質
C.職業道德素質
D.職業技能素質
二、填空題
1.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中對中小學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學生是在國家法律認可的各級各類中等或初等學校或教育機構中接受教育的___________。
2.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是: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作為權利主體,學生所享有的合法權利主要有人身權和___________。
4.學生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成為現實性取決于學生發展的需要和_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
5.一名教師是否能較好地履行教師角色,根本上還在于教師的___________。
6.教師所需具備的專業素養主要包括學科專業素養和___________。
7.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與學上構成___________關系。
8.師生在人格上是 ___________的關系。
9。教師的勞動特點由教師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所決定。
10.教師的勞動特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教師的聘用上,我國目前實行的是 __________。
12.現代教師的基本素質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__________素質、__________素質、__________素質、身體心理素質。
13.我國憲法及其他法律規定我國兒童少年享有__________的權利、__________的權利、__________的權利、__________的權利等。
14.我國規定少年兒童合法權利的主要有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______》、《中華人民共和國 __________》、《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三、簡答題
1.作為權利主體,學生享有哪些合法的權利?應履行哪些義務?
2.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3.一名合格教師所應具備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教師的教育能力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5.簡述教師職業的角色特點。
6.簡述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素養。
四、論述題
1.試述現代教師的基本素質。
2.試述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特點與教育。
3.試分析學生的本質屬性。
4.試分析師生關系的性質。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
1.B.學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權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學習權和公正評價權。
2.A.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不包括無差別原則。
3.D.學生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嚴的權利指人格尊嚴權。
4.D.我國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專項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5.C.《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維護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獨立地位。
6.D.見學習精要中教學效能感的定義。
7.A.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隨教師教齡的增長呈現出上升趨勢,因為隨著教師經驗的不斷豐富,教師的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8.C.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職業角色多樣性。
9.A.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示范性特點。
10.C.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職業道德素質。
二、填空題
1.未成年公民
2.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原則 無歧視原則
3.受教育權
4.個體與環境
5.專業素養
6.教育專業素養
7.授受
8.民主平等
9.任務 職業角色的多重性
10.復雜性 創造性 示范性 長期性
11.教師資格制度
12.科學文化 教育理論 教育能力
13.生存受教育 受尊重 安全
14.憲法 義務教育法
三、簡答題
1.【參考答案】(1)作為權利主體,學生所享有的合法權利主要包括人身權和受教育權,其中人身權主要包括身心健康權、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等。
(2)學生所應履行的義務包括①遵守法律、法規;②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③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④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2.【參考答案】教師的任務與職業角色的多重性,決定教師勞動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復雜性。教師勞動屬專業性T作,從事精神財富的生產,它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是很復雜的腦力勞動。
第二,創造性。這是由勞動對象的特點決定的。教師勞動既要講科學,又要像藝術家那樣進行創造性勞動。
第三,示范性。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
第四,長期性。教師勞動的根本意義是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學生成才,達到這一目的必然是長期的。
3.【參考答案】教師所應具備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包括:
(1)情緒穩定、性格開朗、興趣廣泛。教師應該情緒樂觀、穩定、興趣廣泛,對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責任心。
(2)有較強的自信心、堅定的意志和積極的進取精神。首先,教師應相信通過自己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教育質量,獲得成功。其次,教師要有主動進取的精神,發揮自己的潛能。
(3)善于合作,兼容并包。教師工作是個體性和協作性的統一,教是要善于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4.【參考答案】教育能力是指教師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本領,具體表現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也是成功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表現在:
第一,對所教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一方面要善于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把所傳授的知識處理成既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又適合自己和學生。
第二,向學生傳授知識、施加影響的能力。這表現在: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_T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組織管理能力,組織和管理是使教育影響發生作用的組織保證,是教師不可缺少的能力。
5.【參考答案】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職業角色的多樣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1)傳道者角色。一般來說,教師的道德觀、價值觀總是代表著處于社會主導地位的道德觀、價值觀。
(2)授業、解惑者角色。教師在掌握了人類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技能的基礎上,對其精心加工整理,以特定的方式傳授給年輕一代,啟發他們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技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建設者。
(3)示范者角色。教師的言行是學生最直接的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等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師肩負著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職責。
(5)父母與朋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學生往往愿意把教師當作朋友,也期望教師能把他們當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師在學習、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指導,希望教師能與他們一起分擔痛苦與憂傷,分享歡樂與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充滿生命力的,這就決定了教師要以一種變化發展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對象,要不斷創新。
6.【參考答案】
第一,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師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的教育氣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第二,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傳播知識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手段,從事教育工作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教師要懂得先進技術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關的知識,并有制作教學用軟件的能力。
第四,組織管理能力。教師是學生的領導者、組織管理者,要負責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和學生集體的組織管理。
第五,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教育是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每位教師在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參加教育科學研究。
四、論述題
1.【參考答案】現代教師的基本素質是由教師的任務、角色和勞動特點所決定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政治素質,包括掌握思想政治理論和樹立現代思想觀念等兩個方面。凡是培養現代人所要求的意識觀念,要求存學生身上形成的時代發展需要的思想素質,教師都必須首先具備。
(2)職業道德素質。加強職業道德修養首先要有良好的一般社會道德,而且,對學生進行的品德教育要求教師給學生做榜樣的內容,也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規范。
(3)科學文化素質。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遞者,是學生掌握真理、認識世界和發展智能的引路人。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
(4)教育理論素質。現代教育要求教師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教育科學、心理科學、教育發展史、學科教學論等方面的知識,懂得教育教學活動規律,樹立現代教育思想觀念,來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T作。
(5)教育能力素養。教育工作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理論、樹立現代教育思想觀念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工作實踐逐步形成和發展的。
(6)身體心理素質。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現代教師必備的重要條件。其次,教師的心理素質應該達到較高的水平。這是南教師的任務和勞動特點決定的。總之,教師的各項基本素質彼此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在一名合格教師身上構成統一的整體,現代教師素質的提高也應是整體性的。
2.【參考答案】小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兒童入學標志著由游戲為主轉為以學習活動為主,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是教育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
第一,感知能力的發展與教育:兒童入小學時感知能力達到了一定水平,可以在教師組織下進行簡單的觀察。
第二,注意力的發展與教育:小學生的注意力在發展中一般已能按教師的要求進行聽講、讀寫、計算等學習活動。但他們的注意容易分散,無意注意占比重較大,注意的情緒色彩很明顯。
第三,記憶能力的發展與教育:小學生記憶能力的發展表現在三個方面:
(1)由無意記憶為主發展為以有意注意為主。
(2)由機械記憶為主向增強理解記憶發展。但從總體來看,小學生的記憶優勢還在機械記憶方面。
(3)由對形象事物識記為主,向增強對抽象內容識記能力的發展。
第四,思維和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教育:思維能力是認識能力的核心。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突出表現在由形象思維為主向以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等良好思維品質需要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注意培養。
第五,想像能力的發展與教育:小學生的想像能力在教育過程中得到迅速發展,但小學生的想像多屬于再造性的想像,創造性的成分還不很多,這就需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豐富其想像內容,發展想像力,更要特別注意創造性想像能力的培養,它對提高認識能力,乃至培養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創造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參考答案】(1)學生是具有發展潛能和發展需要的人。
①學生是能動的主體。學生是活的能動體,他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夠自覺參與到教育過程中。
②學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個體。學生有自己獨立的人格、需要和尊嚴,這一切都應當得到滿足和尊重。同時師生之間還有心理和情感上的聯系。
③學生具有獨特的創造價值。處于學習期間的學生,身上蘊涵著巨大的創造潛能。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對社會、對人類做出積極的貢獻。
(2)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具有發展的可能性和需要
①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不同于成年人,有自己的獨特性。
②學生具有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非常迅速,身上潛藏著各方面發展的極大的可能性,具有極大的可塑性。
③學生是具有發展需要的人。學生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轉變成現實性取決于學生發展的需要和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這主要是通過個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實現的。
(3)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學習,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身心的發展。
4. 【參考答案】師生關系的性質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理解:
(1)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構成授受關系
①從教育內容的角度看。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在這種授受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處于教育和教學的主導地位。
②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教師的教育影響只有經過學生的選擇、內化后才能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實際的作用。
③對學生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2)師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
①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教師工作的最大特點在于他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體,學生和教師一樣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應該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②真正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系。真正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將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有機地統一起來,師生之間建立起一種朋友式的幫助與信任的關系。
(3)師生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①師生關系從本質上是一種人一人關系,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流、情感溝通、教學相長的社會互動關系。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知識上、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教師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會對學生產生終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