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考試 >> 中學教師資格試題 >> 內容

2012-2013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章節要點:文化修養(7)

時間:2012-9-20 17:07:46 點擊:

  核心提示:2012-2013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章節要點:文化修養...
◇歌德和《浮士德》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劇作家、詩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詩歌、戲劇、小說之外,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造型設計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歌德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于社會的認識,創作出當代最優秀的文藝作品。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紀關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間傳說,以詩劇形式寫成,以浮士德博士的思想發展為線索寫他探索人生要義的一生。浮士德是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先進分子的象征形象。他是一種積極進取精神的代表,是一個自強不息、執著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讓他經歷各種誘惑和考驗:同梅斯菲特打賭,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熱戀的悲劇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從政的悲劇使他逃避現實;古典理想的幻滅,使他重新回到現實中尋找實現理想的途徑。他永不滿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終向上向善。這些構成了他性格上最鮮明的特征。

◇拜倫和《唐•璜》

拜倫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拜倫的第一部詩集是《懶散的時刻》,有名的諷刺詩《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拜倫在他的《曼弗雷德》中表達了其“世界悲哀”的哲學,主人公曼弗雷德則成為“拜倫式英雄”最成熟的形象。詩劇《該隱》取材于《圣經》。主人公該隱是敢于懷疑思考,有自己的欲望與要求的年輕人的代表。1813一1816年,拜倫完成了一組以東方故事為題材的故事,稱《東方敘事詩》。敘事詩中的主人公被稱做“拜倫式英雄”,這些敘事詩又叫“叛逆者敘事詩”。

◇雨果和《悲慘世界》

雨果在小說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他常以人道主義為主線。如《海上勞工》歌頌勞動者的高尚品德,《笑面人》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晚年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九三年》是描寫法國大革命的作品(1793)。作者在小說中提出了“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觀點。

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中愛斯梅拉爾達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惡”的化身(外表恐怖、滑稽)。作者根據“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惡與善并存”的美學原則,創造人物形象。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內心陰險毒辣。藝術特色體現在通篇采用對照方法,將人物自身外表和內心,以及伽西莫多與克洛德、兩個階級、兩種朝廷(路易十一、平民王國)進行對照。

雨果《悲慘世界》的主要人物:冉阿讓、芳汀、小柯塞特,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一是對貧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對當時社會的控訴。二是以滿腔熱情歌頌了共和黨人的英勇斗爭精神,表達了他的人道主義理想。小說通過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讓宣揚以“仁愛”、“慈善”為中心的人道主義。三是譴責了資產階級的法律。現存法律是低級法律,使罪犯重復犯罪,而人道主義才是高級法律,使罪犯棄惡從善、終止犯罪。四是塑造了人道主義最高理想“冉阿讓”。小說的人道主義局限性在于借人道主義感化統治階級的矛盾,這是不可能的、是腐蝕劑。

◇果戈理和《死魂靈》

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靈》可以說是俄國農奴制度崩潰時期農奴主階級衰亡的歷史,通過封建貴族農奴主形象的描寫,揭示了專制農奴制不可避免地崩潰的趨勢。作品還形象地描寫了帶著血腥味走上新興社會舞臺的資產階級,并且對這個階級的掠奪性和對金錢的崇拜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諷刺。《死魂靈》的主要人物乞乞科夫,是個六等文官,俄國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冷酷、貪婪。

◇司湯達和《紅與黑》

司湯達的《紅與黑》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從現實生活中選取典型材料,通過描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來反映時代特征。小說通過三個典型環境(維立葉爾、貝尚松神學院、巴黎)中個人奮斗的悲劇過程,揭露了復辟時期大革命的深刻影響,資產階級的壓迫、平民的反抗、貴族和社會的腐敗統治等時代特征;又說明了個人奮斗在專制特權社會中失敗的客觀真理。全文情節緊湊、結構嚴謹。以于連的個人奮斗史為“經”,以他和德•瑞娜市長夫人、瑪特J1s1,姐戀愛生活為“緯”,經緯交織、條理明晰。三個典型環境的轉換銜接自然順暢,出場的人物都與主人公有關。人物、情節和環境都顯得嚴整清晰,井井有條,形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小說形象地展示了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錯雜的階級矛盾,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貴族、教會的黑暗和罪惡,辛辣地嘲諷了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本質,表現了強烈的政治傾向。

◇巴爾扎克和他的《人間喜劇》

巴爾扎克是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恩格斯評論巴爾扎克時指出:“巴爾扎克在政治上是一個正統派”、“他的全部同情在注定滅亡的那個階級方面”,為上流社會的必然崩潰唱挽歌,但又辛辣地諷刺了“貴族男女”,描寫他們在資產階級暴發戶的逼攻下必然失敗、毀滅,贊揚他的政敵“共和黨人英雄們”。

巴爾扎克在他的《人間喜劇》中,為人們展現了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現實主義歷史。作品深刻描寫了封建貴族的衰亡史,主要包括《古物陳列室》《高老頭》《棄婦》。

◇狄更斯和《雙城記》

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他創作的《艱難時世》反映了19世紀40一50年代英國的勞資矛盾(社會的根本矛盾)。作者站在人道主義立場上揭露了當時的繁榮盛世其實就是冷酷的扼殺人性的艱難時世。小說通過葛雷硬、龐得貝為代表的利己主義和“事實哲學”,抨擊了資產階級剝削的理論基礎一一功利主義哲學,揭露其扼殺人性的罪惡。小說通過以西絲為代表的善良人感化冷酷的資產階級的設想,集中體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作者解決矛盾的方案是人性感化。

《雙城記》是狄更斯創作思想和藝術表現達到成熟時期的杰作。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借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經驗向英國統治者敲響警鐘,具有明顯的借古喻今的現實意義。小說無情地揭露了腐敗的統治階級專制政體、法律制度;描寫了法國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慘生活;生動描繪了法國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士底獄的情景和懲罰壓迫者的歷史畫面,反映了法國大革命轟轟烈烈的斗爭場面,準確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發生的原因和必然性;小說突出地表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在藝術特色方面:一是結構復雜嚴謹,由三個對立而又相互交織的線索組成。如梅尼特醫生的故事;貴族后代代爾那的故事;革命者得伐石太太的故事,體現了情節的豐富性和結構完整性的統一。二是浪漫色彩和現實手法的有機結合。小說情節波瀾起伏、緊張生動又富有戲劇性。同時,以寫實手法描寫法國大革命的原因及場面。三是大筆勾勒和精雕細刻有機結合。如大筆勾勒巴黎人民起義,在人物肖像、心理及敘述事件方面精雕細刻。

◇托爾斯泰和《復活》《安娜•卡列尼娜》

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復活》中的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是一個理想的貴族知識分子,帶有作者本人思想發展歷程的烙印。聶赫留朵夫青年時期單純善良,追求真摯的愛情。但是貴族家庭使他墮落為自私自利者。他誘奸了瑪絲洛娃,隨后又拋棄她。當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瑪絲洛娃時,意識到自己是造成她墮落和不幸的罪魁禍首。在為瑪絲洛娃申冤上訴過程中,他廣泛接觸了社會各階層,進一步認識了社會的弊病,認識到人民的苦難是地主階級和社會造成的。他的思想開始升華,從地主階級立場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上訴失敗后,他在《福音書》中找到消滅惡勢力的辦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遠承認自己有罪,要寬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

◇易卜生和《玩偶之家》

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娜拉,是資本主義生活中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戲劇不是表現娜拉的賢妻良母形象,而是著力表現娜拉的精神覺醒即精神反叛。娜拉的精神覺醒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丈夫生病,她為救丈夫,偽造父親簽字向柯洛克斯泰借錢。柯洛克斯泰以娜拉“冒名借債”之事要挾娜拉的丈夫海爾茂不要辭退他。這使娜拉的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平靜的心中起了波瀾。第二階段,由煩亂到幻想。她準備自己承擔責任,犧牲自己,來保全丈夫的名譽。同時她天真地認為,到時候丈夫會來“挑起那副擔子”。娜拉的幻想,表現出她的單純和對丈夫的深情。第三階段,當海爾茂看到柯洛克斯泰的揭發信時,對她破口大罵。娜拉的幻想完全破滅了。她完全醒悟過來,往日的歡樂都是假的,自己不過是丈夫的“玩偶”,她看穿了丈夫的偽善和自己的處境,她的心又平靜了,毅然出走。娜拉對資本主義法律、宗教、道德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如娜拉說:“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確,難道法律不允許女兒愛父親,妻子救丈夫”。

◇《約翰•克利斯朵夫》

羅曼•羅蘭有“歐洲的良心”之稱。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獲得了1913年度法蘭西學士院文學獎和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個為追求真誠的藝術和健全的文明而頑強奮斗的平民藝術家的形象。他是從逆境中成長起來的天才音樂家。在他成才道路上受了兩個人的影響:祖父培養了他的音樂才能;舅舅教導他創作要真誠,還引導他去野外聆聽大自然的音樂。他個性倔強坦率,又有點魯莽,但心靈世界豐富而敏感。逃亡法國后,他發現巴黎的文藝界像個雜耍市場,于是他對法國的文藝界、文學界乃至整個法國社會進行了抨擊。他要使自己的音樂成為人類相互溝通的橋梁。他開始到民間。去,和平民交朋友,還想辦一所平民音樂學校。奮斗失敗后的克利斯朵夫認為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的唯 一手段是藝術,唯一思想武器是“愛”。他追求的藝術是一種“純藝術”,他的這種認識基于博愛主義,但這 又使他最終走向妥協。晚年最大的樂趣就是在下一代中傳播愛的種子。在創作上,潛心于宗教音樂。他 的藝術境界變得清明恬靜,失去了往昔的戰斗氣息。克利斯朵夫在他所追求的心靈的和諧中走完了自己 的人生道路。

《約翰•克利斯朵夫》的藝術特色表現為:一是傳統性與現代性交融為一體。采用內心獨白、自我對 話、夢境、聯想、抒情性插筆以及情景交融等多種藝術手段。二是音樂性。它是這部小說的另一個獨到的 藝術特色。

◇高爾基和《母親》

高爾基的長篇小說《母親》中的尼洛夫娜是由一個舊式的家庭婦女,經過革命洗禮轉變為堅定的革命 者的典型形象。她是鉗工的妻子,身受政權、夫權和神權的三重壓迫。無權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語、提 心吊膽,顯得悲哀和柔順。革命者常在她家里聚會,她從恐懼變為習慣,自發地認為革命事業是對的。出 于母愛,她主動承擔了送傳單的任務,邁出了革命的第一步。“五一”游行兒子被捕之后,她到城里與革命者交往,受到更多的熏陶,她已經從愛兒子擴展到愛同志,送傳單是工作的需要了。母親被捕,徹底完成 了這一形象從膽小怕事、逆來順受的家庭婦女到自覺工作、堅定無畏的革命工作者的轉變。

小說的意義在于:母親的轉變是廣大人民群眾革命意識覺醒的具體體現,顯示了革命理論和運動樹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海明威和《老人與海》

海明威是美國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老人與海》充滿象征意義,寓意很深。故事表現了“英雄與環境”這個傳統的主題。在這場英雄與環境的斗爭中,桑提亞哥是一位失敗的英雄,在對待失敗的風度上桑提亞哥贏得了勝利。桑提亞哥的生活信條和“硬漢子”的精神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可就是打不敗他。”也是這一形象留給讀者最深刻的啟發。

◇惠特曼和《草葉集》

《草葉集》是美國作家惠特曼于1885年寫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草葉集》是惠特曼深邃而神秘的宇宙觀的一種詩的體現,閃耀著神的靈光。惠特曼是一個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時代意識的作家,他以澎湃的激情抒發主人公的政治熱情和他對哲理的探索,同時也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草葉集》的特色表現在反抗黑暗勢力的戰斗精神,反對蓄奴制度。

從詩歌藝術的發展角度看,《草葉集》堪稱一座里程碑,其藝術特色如下:《草葉集》中采用的自由體,已經完全擺脫了舊套,成為詩人內在情感自然流露和自由抒發的最恰當的形式。《草葉集》中的大部分詩都不遵循傳統的格律,不押韻,也沒有規律的音步,詩句像口語和散文那樣長短不一,全根據內容的需要而定,與詩中的自由精神渾然一體。惠特曼還以重復、排比、平行等手段來加強詩歌的節奏和氣勢,造成一種雄渾、奔放、粗獷、豪邁的風格。在這奔涌的詩潮下面,還有一股持續不斷的潛流;在這鼓舞人心的宏朗的格調中,還有一種可以把人帶人冥思境界的低回的樂律。

從內容上看,《草葉集》中強烈的政治熱情與對更高意義上的哲理的探索是結合在一起的;從形式上看,它的雄渾、直率、奔放的格調與深沉、含蓄乃至神秘的色彩也是不可分的。

◇泰戈爾和他的創作

泰戈爾的思想具有泛神論的特點。他信仰神存在于萬物之中,人與萬物都是神的表現。他宣傳“泛神論”,表明對印度教派紛爭及種姓制度嚴格的不滿,有其合理的唯物主義因素。他一味追求與神的融合與和諧,又流露出一種超自然的情緒,步入到純精神的方舟之內,勢必導致人們脫離現實去追求神秘朦朧的臆想。因此,“泛神論”思想又含有唯心主義色調。

他的英文詩集《吉檀迦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最能代表作者的創作成就。它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有以下幾點:一是詩人日夜盼望與神相會,與神結合,以達到合而為一的理想境界,表現詩人雖強烈追求但卻難以達到合而為一境界的痛苦;表現詩人經過不懈追求,達到合而為一理想境界的歡樂。二是泰戈爾心目中的神,存在于現實生活之中,在最貧賤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作者通過對神的禮贊,表達出自己的人生理想。詩人筆下的神十分神秘,詩人正是借“泛神”的思想,來表現生活的真理。它既可求,又縹緲;既實際,又神秘。正是這種特征糅合在一起,構成了《吉檀迦利》的神秘色彩,反映出作家進行理想探索的矛盾心理與一切必歸和諧的哲學觀念。

《吉檀迦利》在藝術上也獨具特色:一是詩集充滿哲理,但抒情意味很濃。詩中對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春天、雨季純然一幅幅清晰的畫面;二是直抒胸臆,似水中月,云中影,飄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給人以朦朧之感;三是想象奇特,韻律幽雅,將哲學思想融合在優美的詩行之中,神秘而不枯燥。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
最新更新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偷拍一区2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色婷婷AⅤ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三级2019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