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佛山市職業技術學院第一批教師招聘公告
歡迎加入廣東教師考編群,群號:336260161,考情、招聘信息早知道
一、學校簡介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于2000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是廣東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學校現為佛山市職業技術教育基地總部單位,佛山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盟、園區校企協同合作育人聯盟理事長單位,佛山市職業教育學會牽頭單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萬人。學校設有6個二級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財經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35個專業,專業布局重點面向智能制造、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現有智能制造、光電技術、汽車技術、信息技術、金融服務等九大專業群,形成了以工為主,文、管、經、藝術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
學校坐落于三水國家級工業園區腹地,校園總占地面積962畝,建筑面積23.5萬平方米,政府總投資11.8億元,生均教學設備值達到2萬元。現有3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6個省級實訓基地、2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9個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4個校內實訓基地(實訓中心),23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學校秉承“修身篤學長技創新”的校訓精神,堅持“以德治校、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的發展策略,圍繞“立足地方、服務企業、質量為本、校企聯動”的辦學理念,主動適應佛山市和珠三角經濟產業發展需求,按照“新產業引領新專業、強專業支撐強產業”的專業建設原則,全面實施“校企雙元、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大力建設園區校企協同育人聯盟、佛山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盟,廣東省協同育人平臺—佛山市機械裝備業政校企行協同育人基地,基本形成了依托一汽大眾、青島海爾、長安福特等龍頭企業協同培養學生、依托佛山科勒、三水合成等骨干企業協同開展培訓、科技服務等,依托諾爾貝機器人、南海增材制造加速器等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研發新產品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
為將學校建設成富有佛山產業特色的全國一流高職院校,2020年面向海內外招聘第一批高層次人才,熱忱歡迎有志于高職教育的仁人志士加盟,共襄盛舉
二、招聘崗位及人數
見附件1:《佛山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高層次人才招聘崗位需求表(第一批)》
三、招聘范圍
面向社會
四、招聘條件
招聘人員應同時具備下列基本條件及崗位其他要求:
(一)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3.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科研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德才兼備、樂于奉獻,安心本職工作。身心健康,能勝任崗位工作要求。
4.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及學歷和學位;
5.符合計劃生育政策規定。
(二)崗位其他要求
正高年齡50周歲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副高年齡45周歲以下、碩士研究生,博士年齡40周歲以下。年齡計算按照報名開始時間為截止期。具有特殊技能及突出業績的優秀人才,經學校審議后條件可適當放寬。
具體崗位條件詳見《佛山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高層次人才招聘崗位需求表(第一批)》(附件1),應聘者須詳細了解招聘崗位及有關條件,每人限報一個崗位。
(三)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報考:
1.受行政開除處分未滿5年或其它行政處分正在處分期內的。
2.曾因超生被有關單位依照人口與計劃生育有關規定作出處理決定,從該處理決定作出之日起未滿5年的。
3.近兩年內,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考試、體檢或考察中存在違紀行為的。
4.因涉嫌違法違紀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或者刑事處罰期限未滿的人員。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不得應聘的情形。
五、引進人才層次
1.專業領軍人才(特聘教授崗)
(1)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獲得者(一等獎排名前五、二等獎排名前二);
(2)“珠江學者”或同級別省級人才工程項目入選者;
(3)具有擔任省部級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經歷并取得突出成績者;
(4)“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
(5)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地方院校入選者;
(6)國內外大型科技企業善于科技成果轉化的高管;
(7)主持過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者以及取得類似成就者;
(8)以上人才項目級別相當的項目主持人或獎項。
2.專業拔尖人才(高級職稱A崗)
(1)省級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
(2)省級高校教學名師、省級技術能手、省級專業領軍人才、“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省級特支計劃入選者;
(3)省級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及以上者(排名前3)、省級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前3)或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4)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專業建設負責人;省級協同育人平臺、科技平臺主持人(不含培育);
(5)省級認定的創新團隊帶頭人、省級認定的科技創新平臺主持人;
(6)國內外在工程技術領域有特殊貢獻的人才;
(7)以上人才項目級別相當的項目主持人或獎項。
3.高水平人才(高級職稱B崗)
(1)市級高校教學名師、市級技術能手;
(2)省級教學資源庫專業建設負責人;市級協同育人平臺、科技平臺主持人(不含培育);
(3)省級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及以上者(排名前5)、市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前3)或者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省級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前3)或者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4)市級認定的創新團隊帶頭人、市級認定的科技創新平臺主持人;
(5)近3年擔任大中型企業重大技術項目的具有高級職稱的負責人;
(6)省社科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
(7)與以上人才項目級別相當的項目主持人或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