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說課稿 >> 初中地理說課稿 >> 內容

初中地理說課稿:《澳大利亞》說課范例

時間:2012-3-8 16:17:01 點擊:

一、指導思想

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教學要求“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自主、合作、探究;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拓寬學習空間,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轉變教師角色,教師應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輔導者”。基于這些理念,對“澳大利亞”一節我是這樣處理的,在擬定課程目標后,重組教學內容,從網上搜索圖片、設計并制作了“澳大利亞” 幻燈片課件 。為學生提供較完備的知識系統,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和探究協作交流的機會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澳大利亞”一節是在學生學習了多個國家和地區之后的又一個區域地理的學習內容。教材沒有直接介紹澳大利亞地理特征,而是選取了幾個形象的標題,如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來突出澳大利亞國家特有的自然環境特征及經濟發展特點。澳大利亞的地理特征都隱含在形象的標題中,因而吸引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同時為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了空間。

就本節課的教學實際來看,課堂需消化的知識容量大,新課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較多,所以如澳大利亞的城市、工業部門等只作簡單介紹,而將重點放在獨有動物的形成、探究其養羊業的分布以及礦產品的分布上,其目的是突破難點,讓學生真正弄懂。

2、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地圖和資料,說明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點,并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澳大利亞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現象,

并簡單分析說明其特有自然現象的形成原因。

3.學會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說明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對其農牧業和工礦業發展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過程,運用已獲得的地理知識和方法,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做出判斷。通過閱讀有關地圖,知道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通過觀察澳大利亞豐富而古老的動物物種特征,了解其進化緩慢的原因。通過閱讀有關地圖,學習分析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對其農業、經濟等的影響。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通過學習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特征及經濟發展特點,來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發展的關系,懂得人地關系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

2、理解澳大利亞利用資源與自然條件優勢,因地制宜快速發展經濟。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澳大利亞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環境。

2.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特點。

難點:

1.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2.澳大利亞工礦業發展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三、學法和教法分析

在課前充分搜集有關“澳大利亞”的資料,采用信息技術,將搜集到的重要信息制作成學習課件。為學生對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創設有意義的學習情境;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探究性問題;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圖片,來獲取地理知識。

(一)說教法

根據地理教學的一般特點和初中生的認知規律,采用以下兩種主要教法:

自學討論法:通過教師提出的自學提綱,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在主動的學習中獲取知識,變學會為會學,填寫知識結構建立知識結構體系。

圖導圖練法;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動眼識圖、動腦析圖、動口說圖和動手繪圖等多項措施的訓練過程,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培養用圖習慣和發展地理智能。

(二)說學法  

1.讀;培養學生閱讀地理課文和地理插圖的習慣和能力,正確掌握閱讀插圖的步驟和方法—圖文結合讀。

2.思:即思考,通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要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3.議:即討論,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師的置疑,互相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填:填寫知識機構提綱,在頭腦中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即“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基礎上,在教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地理教學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法、地理課堂討論法,引導學生根據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來理解課文中的理論知識。在采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地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四、部分教學程序設計:

①“袋鼠之鄉”:主要內容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環境。這個內容是澳大利亞在自然環境上與其他國家最大的差別。從學生感興趣的動物圖片入手,讓學生對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提出探究性問題“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亞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為了較好地引導學生完成對此問題的探究過程,幫助學生利用大陸漂移的內容探究此問題,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了三個問題(具體見課件或教案),讓學生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合作學習。學生通過逐步探究,從而認識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達到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②“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主要介紹澳大利亞的農牧業。具體程序如下:首先了解澳大利亞農牧業發展成就,簡介其牧業的發展歷史,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進行探究活動。為了讓學生更容易了解養羊業的分布,引導學生借助地圖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分別探究了解澳大利亞地形、氣候特征對農牧業分布特點的影響 ,并引導學生分析自然條件與農牧業之間有何內在聯系。從而對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有一定認識,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③ 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入探究地形和氣候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很容易得出結論:即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部。然后簡單介紹澳大利亞的三大著名城市。

④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設計了 2 個活動,通過閱讀材料和讀圖查找礦產資源分布特點,了解澳大利亞工礦業發展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即充分利用本國的資源優勢)。在完成活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價值觀念。

通過以上設計的活動 ,希望引起學生對澳大利亞地理現象或地理事物的探究興趣,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并通過探究性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讀取信息、分析信息、運用比較和綜合的方法,概括總結某種地理事物規律的能力,判讀和分析地圖的能力,通過知識遷移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價值觀念。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在线天堂v亚洲综合a直播 |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日韩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