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考試 >> 幼兒教師資格試題 >> 內容

2012年教師資格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前沖刺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三(4)

時間:2012-7-2 13:35:49 點擊:

  核心提示:2012年教師資格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前沖刺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三...
(3)通過學習語言發展聽覺。學習語言的過程,是發展聽覺的重要過程。語言的變化、語詞聲調的不同、語言表達時語氣的多樣化等等,都是促進兒童聽覺發展的條件。

(4)及時發現孩子聽力方面的問題,給予適當的安排,以免影響兒童語言的發展。應該特別注意那些所謂的“半聾”或“半聽見”的孩子,他們聽力上有缺陷,但是能夠根據別人的面部表情和動作,或根據眼前的情景,理解別人說話的內容,因而聽力問題往往被忽略。教師可以通過聽力檢查,了解兒童聽力的狀況。對于聽力較差的孩子,除了增加訓練外,應創造條件加以保護。

3.兒童最初出現的情緒是與生理需要相聯系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逐漸與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社會化成為兒童情緒情感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

(1)情緒中社會性交往的成分不斷增加。學前兒童的情緒活動中,涉及社會性交往的內容,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2)引起情緒反應的社會性動因不斷增加。引起兒童情緒反應的原因,稱為情緒動因。幼兒的情緒反應,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聯系的。3~4歲的幼兒,情緒動因處于從主要為滿足生理需要向主要為滿足社會性需要的階段過渡。在中、大班幼兒中,社會性需要的作用越來越大。幼兒非常希望被人注意,為人重視、關愛,要求與別人交往。

(3)表情的社會化。表情是情緒的外部表現。有些表情是生物學性質的本能表現。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掌握周圍人們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會化。兒童表情社會化的發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理解(辨別)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運用社會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4.兒童的發展包括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兩方面。生理成熟是指兒童個體作為一個生物體,其生理結構和生理機能的發展是一種純粹的生物性演變過程。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卻是一個以個體的生理成熟為基礎,并與其生理機能的發展混為一體、互為表里的過程。人類作為一種生物體,有其自身發展變化的生物學特點,而人類個體的發展變化,作為生物性個體與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必然受到人類發展特點的制約,表現出特有的規律性。兒童發展的規律性,就是在兒童隨其年齡增長、身體和心理變化中普遍存在的特點。概括而言,兒童發展的特征表現在:

(1)順序性。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無論其身體的發展和心理的發展,都表現出一種穩定的順序。例如,兒童身體發展方面,就整體結構的發展而言,其順序是頭部首先得到發展,而后是軀干和四肢的發展,這也是為什么孩子越小,其頭部在身高中比例越大的原因。兒童發展的順序性使兒童身心發展成為一種連續的、不可逆轉的過程。

(2)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指在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兒童身心發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與時間一致的勻速運動,在不同的年齡段,其發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顯差異的。一般認為,新生兒(出生第一年)與青春期(13歲~16歲),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兩個高速發展期。就兒童發展的整體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3)階段性。兒童發展的階段性是指在兒童發展的連續過程中,在不同年齡階段會表現出某些穩定的、共同的典型特點。這些特點無論從表現方式上、發展速度上,以及發展的結構方面,與其他階段相比較,都會具有相當不同的特征。這種情況,又被稱為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征。

(4)個別差異性。兒童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是指在兒童發展具有整體共同特征的前提下,個體與整體相比較,每一具體兒童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種表現在個體發展方面的差異性,來源于個體遺傳素質和生活環境的差別。

5.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如下:(1)細心觀察;(2)滿足興趣;(3)動手多練;(4)游戲學習;(5)鼓勵成功;(6)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7)巧用提示;(8)公平適度;(9)做輕松的父母。

三、論述題

1.(1)學習學前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①學習學前兒童心理學,有助于了解學前兒童心理的特點,走進童心世界。學前教育的對象是處于學前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心理活動是非常有趣而且獨特的。比如,為什么兒童會認為幫媽媽洗碗時打破十個碗的孩子不好,而偷吃東西打破一個碗的孩子是好孩子?類似這樣的情況和問題,通過學習學前心理學,都可以有所了解。

②學習學前心理學,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兒童與成人是不一樣的。3~4歲的孩子與5~6歲的孩子心理活動也不一樣。學前心理學會讓我們明白,兒童有許多可愛的特點,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

③掌握學前兒童心理特點和規律,有助于做好學前教育工作。學前教育工作是以了解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為基礎的。例如,3歲左右的兒童還不太會和別人一起玩,因此,不能要求過高,而應著重于引導和培養。學習學前心理學,還有助予我們更好地對兒童因材施教。兒童心理發展中存在著個別差異性,了解兒童的這一特點,能夠使我們真正從每個兒童的特點出發,與兒童進行積極而有效的交往,引導他們良好的發展。

④學習學前心理學,有助于為兒童發展提供更加適合的環境。兒童的心理正處于發展過程中,而兒童的心理發展與周圍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因此,理解與認識兒童生活和游戲的環境的意義十分重要。通過學習學前心理學,我們會重視并能夠為學前兒童創造一個能使其很好發展的環境。

(2)學習學前心理學的理論意義:

①學前心理學為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學依據。

②學前心理學有助于我們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動。

③學前心理學有助于豐富和充實心理學的一般理論。

2.結構游戲是兒童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經過手的創造來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它能夠發展兒童的目測力、操作能力及創造力,磨煉兒童的意志,培養做事認真、克服困難、堅持到底、團結協作的品質。指導結構游戲時教師應注意:

(1)逐步投入多樣化的、可塑性強的結構游戲材料,包括一些廢舊材料的應用,營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氛圍。在對材料的選用上,不是選擇所有的材料,而是應該進行一定的取舍和篩選,盡量選用對兒童發展有利的材料和道具。

(2)引導兒童逐步掌握結構游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兒童只有掌握一定的建造知識和技能,才能獨立地進行結構游戲,幼兒園各年齡班應學會對應的結構知識和技能。

(3)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系。教師在結構游戲中起到導航的作用,教師要學會觀察、誘導、鼓勵、評議、示范等指導策略。教師也要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做到不強迫,讓兒童有真正的自主選擇權;鼓勵兒童進行嘗試,激勵兒童不怕失敗。

(4)重視結構游戲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游戲的成品或結果。教師要充分創造條件,尊重兒童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建構、探索,允許兒童出錯,給予兒童充分發展的機會。

(5)培養兒童正確對待游戲材料的態度。教給兒童收放材料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在兒童進行結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允許孩子把東西弄亂,但是要教育兒童愛惜玩具材料以及他人建造的成果。

四、材料分析題

1.這些說明幼兒會受一定的刺激影響,不由自主地進行想象。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無意想象。無意想象是指沒有預定目的和意圖,是最簡單最初級形式的想象。幼兒以無意想象為主,材料中幼兒這些表現主要歸因于幼兒無意想象的如下特點: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確。幼兒想象的產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想象活動不能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如,幼兒看見小碗小勺,就想喂娃娃吃飯;看見小汽車,又想玩開汽車。孩子越小,想象的目的越不明確,也就越以想象過程為滿足。

(2)想象的主題易受外界的干擾而變化。幼兒初期的孩子,想象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堅持下去。很容易從一個主題轉換到另一個主題。這主要是由幼兒初期孩子的直覺行動性思維決定的。如:在畫畫時,一會兒畫小人,看到別人畫汽車,他又去畫汽車。想象主題極不穩定,易受干擾而變化。

(3)想象過程受興趣和情緒的影響。幼兒在想象過程中常表現出很強的興趣性和情緒性。情緒高漲時,幼兒想象就活躍,不斷出現新的想象結果。在幼兒園,老師親了一下孩子,那么他就會產生豐富的聯想,頭腦中浮現出老師喜歡他的情景。

2.著名幼兒教育家在他們的教育思想中都提到要尊重幼兒,平等對待幼兒,要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到知識,切忌以教師的觀點去控制幼兒的發展。比如:陳鶴琴先生提到過,對待幼兒的過失,如果用訓斥、譏諷或變相懲罰甚至體罰來對待,就可能使幼兒為逃避災難而說謊,這勢必影響到幼兒身心的正常發展。

體罰是指教師的行為造成幼兒身體損害的一種行為。教師體罰幼兒,無論從良心、道德還是法律上來講,都是不允許的。教師故意造成幼兒傷害的,應依照法律承擔相應的責任。案例中幼兒園保育員的做法是明顯的體罰行為,對幼兒造成了嚴重傷害,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懲罰事件不僅對兒童的身體有傷害,更傷害了他們的心理,家長有通過法律討回公道的權利。從理論上說,學校如果辦得完美,自然就用不到懲罰;因為學校不容易辦得完美,懲罰也就難以避免。懲罰應遵循一定的原則:教兒童明了規則的意義;使兒童了解規則是應該共同遵守的紀律;懲罰不得傷害兒童身體;懲罰不得侮辱兒童的人格;懲罰不得妨害兒童學習;在可能的范圍內須盡力顧全名譽;須鼓勵兒童勇于改過,引起他們的自愛。

五、活動設計題

1.教案是一個教學活動的具體計劃,它闡明在預定的教學時間內要做什么,怎么做,達到什么目的,等等。對于幼兒園活動而言,教案設計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步驟)。為了鞏固活動的效果,還可以加上“活動延伸”。

【參考案例】

活動內容:夏季音樂會。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感受語言的豐富與優美。

(2)培養幼兒合理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3)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場景圖片:蜜蜂、知了、青蛙、雷公公、小雞、鴨子、鵝、牛、羊、貓頭鷹、燕子、雨點、小朋友、小狗、小貓胸飾各一個。

(2)大樹、池塘、草地的場景。

(3)課件、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今天,我們要去觀看夏季音樂會,你們高興嗎?那就讓我們帶著喜悅的心情,隨著愉快的歌聲出發吧!

(2)音樂會已經開始了,讓我們聽聽,是誰在唱歌?(蜜蜂、知了、青蛙、雷公公)

它們是怎么唱歌的?(嗡嗡、知了、咕呱、轟。

它們在什么地方唱歌?(草叢中、大樹上、池塘里、天空中)

你能用一個好聽的詞來形容一下嗎?(綠綠的草叢中、高高的大樹上、清清的池塘里、高高的天空中)

(3)演員的歌聲交織在一起。就匯成了一支美妙的夏天的歌,聽:

夏天的歌在哪里?嗡,嗡,嗡,在綠綠的草叢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樹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轟隆,轟隆,在高高的天空中。

(4)他們的歌聲好聽嗎?那就請小朋友們和它們一起帶著美美的表情、伴隨著好看的動作、用好聽的聲音唱一遍這首夏天的歌吧。ㄓ變汉徒處熞黄饚е鴦幼,學習朗誦詩歌兩遍。)小朋友們的歌聲真是太動聽了!

(5)創編詩歌:讓我們看看又有哪些小演員來到了音樂會?(小雞、貓頭鷹、鴨子、小雨點)他們也想把歌聲編進這支夏天的歌里,請小朋友幫忙,想一想,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應該怎么編。

(6)夏季音樂會的小演員們都到齊了,讓我們找一找,還有誰來了,是怎么唱歌的?請小觀眾挑選你最喜歡的小演員到他們的舞臺上去歌唱,把他們的歌聲都編進夏天的歌里。

(7)讓我們給這首歌起個好聽的名字吧!

(8)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會唱歌的小演員,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把他們的歌聲也融入到我們這首《夏天的歌》里!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韩国不卡中文字幕 | 一级欧美精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 亚洲3D卡通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 新婚少妇真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