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的表現主義大師------ 勛伯格
教材分析及思考
本單元的主題詞是:傳統風格體裁的解體---現代主義的新趨向。而之前從第七單元起已經依次學習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 浪漫主義時期(包括民族樂派)-----印象主義等西方音樂史上的幾個重要的歷史時期的音樂及其特點。通過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已經給同學們勾畫出了一個西方專業音樂創作的發展脈絡和趨勢。
綜觀西方音樂史,從文藝復興開始,西方的專業音樂就開始在人文主義的旗幟導引下,開始了從中世紀宗教音樂的統治之下開始了神性到人性的復蘇,沿著這樣的道路,發展到晚期浪漫派之后開始出現了個人主義的傾向,乃至后來發展到極端的個人化傾向。表現在音樂上,就出現了形形色色,新奇怪誕的現代主義音樂,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奧地利作曲家勛伯格創立的表現主義音樂流派,他創立的十二音體系,以及后來發展形成的序列主義,從觀念和技法上顛覆了傳統的調性音樂體系,宣告了傳統風格的瓦解。并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現代主義流派。
學情分析
我校學生綜合素質相對較弱,因此從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音樂素養以及指向音樂的興趣來說,可能無法和好的學校同學相提并論。但我平時在教學一直努力的用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節課,因此,學生已初步養成較好的聽賞習慣,學習態度也相對端正,這為上好這節課提供了基本的保證。從知識結構來說,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古典主義時期,從體系上來說中間跳過了浪漫主義和印象派音樂。因此,可能會影響學生理解表現主義音樂的產生的必然性。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基于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勛伯格音樂的特點,通過大量的閱讀資料,聽辯音響。我確立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欣賞,從旋律、節奏、和聲、配器等因素中感受并歸納出勛伯格的音樂特點,充分感受他對傳統音樂的顛覆。
2、聽賞,理清西方專業音樂的發展趨勢,使學生能夠用在此基礎上,正確的看待勛伯格的音樂及其歷史地位。
3、說出表現主義音樂創作理念、方法、及其產生的現實根源。
4、讓學生明白:藝術來源于現實生活,任何藝術不管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其根源都是現實世界和人的主觀感受的折射。并運用這個觀點正確看待和評價現代主義音樂。
教學方法的采用
1、用歸納聽賞來理清發展趨勢,(以圖表形式展示)。
2、用對比欣賞來理解勛伯格音樂的特點。
3、用討論、分析、講解法來實現對勛伯格及其音樂的評價。結論以文字形式出示
教學重難點的預設
1、教學重點:感受并理解勛伯格音樂的特點及其對傳統風格的顛覆,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勛伯格音樂的客觀評價
2、教學難點:如何從音樂要素上感受并理解勛伯格音樂的特點及其對傳統風格的顛覆。
相關知識點
1、調性音樂和無調性音樂
2、表現主義和印象主義
3、十二音體系和序列主義
教學程序的預設
導入新課
1、播放兩段音樂《愛之夢》片段 《預兆》
2、設問:你喜歡哪一段,為什么?
3、作者是誰屬于哪個流派的風格?(前者易說,后者引出勛伯格以及表現主義)
對比聽賞,歸納出勛伯格音樂的特點
歸納理清西方專業音樂的發展脈絡
客觀評價勛伯格的音樂及其歷史地位。
勛伯格的藝術觀 2、討論、評議 3、歸納、小結
拓展-----簡介其他現代主義流派
噪音音樂
偶然音樂
電子音樂
六、總結
藝術來源于現實生活,任何藝術不管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其根源都是現實世界和人的主觀感受的折射。現代主義的音樂盡管千奇百怪,花樣翻新,但本質上都是現實生活生活和藝術家內心感受的外在表現。
勛伯格開創的表現主義流派,盡管他的存在和發展有很多值得爭議的地方,但在傳統之外又打開了一個廣闊的新天地,他們的價值也許不在其作品本身,而在于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敢于突破傳統、打破常規的創新精神。
【教學反思】
本單元教學,一直被視為難點,現代主義音樂本身就具有一定得發傳統性,離學生得審美習慣有一定的距離,不太容易找到切入點,本課沒有就作品講作品,而是從對比聽賞入手,層層深入的進行深層次的解析和探究。使學生在學習中比較清晰的理清了現代主義的發展脈絡和、政治、經濟、社會原因,總體效果還好。如果能適多增加對勛伯格作品本身的聽賞,增加學生聽覺的感受,效果會更好。
音樂說課稿:顛覆傳統的表現主義大師——勛伯格轉自說課稿網站(http://www.akqp.com/),原文地址:http://www.akqp.com/yintimei/yinleshuoke/20120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