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手眼協調動作的出現是出生后頭半年嬰兒認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B.兒童從出生起就有觸覺反應
C.手的觸覺作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觸覺探索
D.觸覺在兒童的人際關系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15.有差別的微笑的出現是( )發生的標志。
A.最初誘發性微笑
B.最初社會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發性微笑
16.學前兒童美育的重點不包括培養兒童( )。
A.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B.表現美的技能
C.鑒賞美的能力
D.評價美的能力
17.一個小女孩聽爸爸說這次出國回來要給她買電動火車,于是,她到幼兒園對小伙伴說:
“我爸爸從國外給我帶回一個電動火車,可好玩了。”這是小孩( )的表現。
A.記憶
B.知覺
C.想象
D.撒謊
18.從言語功能上講,兒童在幼兒園想媽媽時說“我不哭”,這是( )。
A.調節功能
B.游戲功能
C.交際功能
D.問題功能
19.下面不屬于幼兒社會性需要的形式是( )。
A.安全
B.交往
C.游戲
D.尊重
20.最有利于兒童成長的依戀類型是( )。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遲鈍型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什么叫幼兒園環境?
2.簡要敘述幼兒游戲的功能。
3.簡述學前兒童移情能力發展的特點。
4.簡述幼兒性別角色認識的發展階段。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1.如何正確理解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差別?
2.分析親子關系類型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四、材料分析題(共15分)
星期一,A老師埋怨說:“萱萱在家過了一個雙休日,再回到幼兒園后,許多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退步了,不認真吃飯,亂扔東西,活動時喜歡說話,真不知孩子在家時,家長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8老師頗有同感地說:“是啊。如果家長都能按我們的要求去教育萱萱。我們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師接著說:“可這些家長不按我們的要求去做倒也罷了。還經常給我們提這樣那樣的意見。好像我們當老師的還不如他們懂得多,真拿這些家長沒有辦法……”
請你運用幼兒園與家庭相互配合的有關理論,分析和評論A、B老師的教育觀點,并具體談談幼兒園與家庭相互配合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五、活動設計題(17分)
圍繞我的家園這個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園大班活動方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解析:盧梭主張教育要與兒童天性的自然發展一致起來。
2.【答案】D。解析:5~6歲是幼兒學習書面語的最佳時期。
3.【答案】C。解析:保教結合是我國學前教育特有的教育原則。
4.【答案】A。解析:家庭是兒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
5.【答案】C。解析:幼兒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個方面。
6.【答案】A。解析:幼兒園一日活動是指幼兒園每天進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動。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種活動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讓一日活動發揮一致的、連貫的、整體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動之中。
7.【答案】C。解析:3歲前的兒童言語主要是情境言語、對話言語和不連貫言語。 8.【答案】A。解析:這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
9.【答案】C。解析:幼兒在5~6歲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
10.【答案】C。解析:新生兒的聽力有明顯的個別差異,可以經過訓練得到提高。
11.【答案】C。解析:兒童動作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從整體動作發展到局部動作;從上部動作發展到下部動作;從粗大動作發展到精細動作;從中央部分動作發展到邊緣部分動作:從無意動作發展到有意動作。
12.【答案】B。解析:2—4歲是幼兒學習簡單口語的最佳時期。
13.【答案】B。解析:l.5~2歲的兒童表象開始發生,從此兒童的注意開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響。
14.【答案】C。解析:嬰兒對物體的觸覺探索最早是通過口腔的活動進行的。
15.【答案】B。解析:有差別的微笑的出現,是最初社會性微笑發生的標志。
16.【答案】D。解析:幼兒美育不是專業的學習,而是發展其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17.【答案】C。解析:這是小孩的愿望性想象。
18.【答案】A。解析:兒童在幼兒園想媽媽時說“我不哭”,是兒童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意志。體現了言語的調節功能。
19.【答案】A。解析:安全的需要不屬于社會性需要。
20.【答案】B。解析:安全型依戀最有利于兒童成長。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廣義的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既包括幼兒園內部小環境,又包括幼兒園外的家庭、社會、自然、文化等大環境。
狹義的幼兒園環境是指在幼兒園中,對幼兒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物質與精神要素的總和。 (2)幼兒園環境按其性質可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大類。
廣義的物質環境是指對幼兒園教育產生影響的一切天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中物質要素的總和,包括自然風光、城市建筑、社區綠化、家庭物質條件、居室空間安排、室內裝潢設計等。狹義的物質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對幼兒發展有影響作用的各種物質要素的總和,包括園舍建筑、園內 裝飾、場所布置、設備條件、物理空間的設計與利用、各種材料的選擇與搭配等。
廣義的精神環境泛指對幼兒園教育產生影響的整個社會精神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社會 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道德、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等。狹義的精神環境指幼兒園內 對幼兒發展產生影響的一切精神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觀念與行為、幼兒園人際關 系、幼兒園文化氛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