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廣度
B.穩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圍
17.關于幼兒想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緒的影響,也容易受別人情緒的影響
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緒的影響,不受別人情緒的影響
C.無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實質上是自由聯想
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識水平低,是幼兒想象的典型形式
18.幼兒對科學概念掌握的特點為( )。
A.可通過日常交往掌握
B.可通過個人積累經驗掌握
C.需經過專門教學才能掌握
D.以上都對
19.我國現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認為幼兒教育應解放兒童的( )。
A.主動性
B.活動
C.興趣
D.創造力
20.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 ),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A.認識水平
B.情感體驗
C.創造思維
D.審美經驗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簡述幼兒園教育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2.幼兒的學習有哪些特點?
3.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有哪些特點?
4.簡述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1.如何認識幼小銜接工作是個長期的、整體性的工作?
2.請論述幼兒的思維與幼兒的活動之間的關系,并說明如何創設活動的環境。
四、材料分析題(共15分)
一天,一位年輕的媽媽心急如焚地來找心理醫生。心理醫生招呼她坐下,她急不可待地對 醫生說:“醫生,我的孩子4歲半了,近來表現一反常態。前幾天,有位同學來到我家,問他:‘爸爸喜歡你還是媽媽喜歡你?’他說:‘爸爸喜歡你。’弄得這位尚未結婚的朋友(女)滿臉尷尬。”“昨天在公園玩滑梯,我讓他回家,他卻說‘讓我替小狗玩一次’……唉!這孩子這么小就……真急死人啦!”心理醫生說:“不用急,不是小孩有問題,而是大人有問題,這是正常現象……”這位年輕媽媽聽后,頓時開朗了許多。
根據上面的材料,回答下面問題:
(1)年輕媽媽從緊張到開朗說明了什么?
(2)材料中反映的情況說明了孩子的什么表現?
(3)你認為醫生應對這位媽媽說些什么?
五、活動設計題(共17分)
圍繞蔬菜營養多的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解析: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是游戲。
2.【答案】D。解析:在幼兒的交往關系類型中,被拒絕型的幼兒經常精力充沛,社會交往積極性很高,有攻擊性行為。
3.【答案】B。解析:由于觀察法不需要被觀察者用言語作出反饋,適用于不具備言語表達能力的嬰兒。
4.【答案】D。解析:嬰兒注意選擇性對象的變化包括兩個方面:選擇性注意范圍的擴大,注意的事物日益增加;選擇性注意對象的復雜化,即從更多注意簡單事物發展到更多注意較復雜的事物。
5.【答案】C。解析:7~8歲是第二次出現強迫現象的高峰年齡。
6.【答案】A。解析:幼兒以無意想象為主。
7.【答案】D。解析:這不是記憶,是幼兒對一種普遍性的認識,是思維。
8.【答案】D。解析:遺傳素質為兒童語言的形成提供可能性。
9.【答案】A。解析:幼兒的動機是直接動機,與目的有一致性。
10.【答案】B。解析:這一現象出現在4個月左右。
11.【答案】B。解析:模仿能力是幼兒學習的基礎。
12.【答案】C。解析:現代社會對保育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須具備心理素質與專業素質。
13.【答案】C。解析:幼兒園社會教育的核心在于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主要內容有:親子關系、同伴關系、性別角色、親社會行為、攻擊性行為。
14.【答案】A。解析:正確的兒童觀是決定師幼關系的關鍵。
15.【答案】C。解析:現代社會初期,學前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兒童身體、情緒、智能和社會性的全面發展。
16.【答案】B。解析:從事一項活動能夠善始善終說明注意的穩定性好。
17.【答案】B。解析:幼兒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緒的影響,也易受別人情緒的影響。
18.【答案】C。解析:幼兒的思維能力不強,對科學概念如沒有專門的教育就不可能掌握。
19.【答案】D。解析:陶行知認為教育要啟發、解放幼兒的創造力。
20.【答案】D。解析: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保教結合的原則;
(2)活動中主動學習的原則;
(3)環境育人的原則;
(4)整體綜合教育的原則;
(5)教育引導發展的原則。
2.【答案要點】(1)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容易被扼殺;
(2)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一般從興趣出發;
(3)學習的無意性與內隱性;
(4)經驗與體驗作用的顯著性;
(5)語言指導下的直觀形象性;
(6)對環境的依賴性大;
(7)個別差異性顯著。
3.【答案要點】具體形象思維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來進行的思維。它是介于直覺行動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之間的一種過渡性的思維方式。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期典型的思維方式。一般認為2.5。3歲是幼兒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轉化的關鍵年齡。其主要特點是:
(1)具體形象性。幼兒的思維主要是依賴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來進行的。
(2)具有了進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中班幼兒能逐漸認識事物的屬性,開始根據事物的本質特征進行思維。但是,他們掌握的概念,往往只與具體的對象聯系在一起,與物體的感知特點和感知具體情景密切聯系,還不能反映該類對象的一般特征。
4.【答案要點】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是指教師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應遵循的基本要求。
(1)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的原則。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環境創設要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發展適宜性原則。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發展需要相適宜,并且要隨著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而對環境進行調整。
(3)幼兒參與的原則。環境創設的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合作的過程。教育者要有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意識,認識到幼兒園環境的教育性不僅蘊含于環境之中,而且蘊含于環境創設的過程中。
(4)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不僅要考慮幼兒園內環境要素,同時也要重視園外環境的各要素,兩者有機結合、協同一致地對幼兒施加影響。幼兒園需要與家庭、社區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各個方面的資源。
(5)經濟性原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幼兒園自身經濟條件,勤儉辦園,因地制宜辦園。